分宜: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來,分宜縣明確提出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特色興縣、文化活縣”發展戰略,建設“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的宏偉目標。分宜縣文廣新局努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更大的文化作為,擔當起“文化活縣”建設的歷史重任,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方向,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各項工作亮點紛呈。

文化網絡日趨完善


分宜: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

分宜鎮鍛壓廠社區圖書閱覽室


自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先後投入近8千萬元用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縣、鄉、村三級文化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分宜縣現擁有縣級綜合性文化中心1個、大中型市民廣場4個、青少年文創中心2個、文化大舞臺2個,鄉鎮(街道)擁有綜合文化站11個、文化廣場13個、公共戲臺9個,村(社區)擁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45個、文化廣場145個,全縣公共文化場所面積達35萬平方米,形成了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今年,該縣又投入900萬元用於縣文化中心提升改造和全縣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年底將實現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在硬件設施、隊伍培養、內容建設等方面的提檔升級。

群眾文藝活動精彩紛呈


分宜: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

2017年分宜百姓春晚活動現場


近年來,該縣以“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品牌運作”的模式打造文化盛宴,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百姓春晚”、四屆“全縣少兒才藝大賽”、六屆“農民劇團進城展演”、七屆“粽葉飄香·品味端午”民俗文化活動、十二屆“元宵燈謎晚會”、十五屆“全縣少兒藝術節”等活動賽事。除了每年的10餘場“鈐之韻”品牌文化活動外,每年還要投入專項資金30多萬元引進如國際鋼琴演奏家鋼琴演奏會、全國黃梅戲名家名票演唱會、江西省京劇表演晚會、木偶劇、皮影戲等高端文藝演出。今年該縣專門組建的35支紅色文藝輕騎兵宣傳隊伍,活躍在全縣的田間地頭、廠礦社區,宣傳十九大、弘揚優秀文化,目前已開展活動144場。

非遺保護成效顯著


全縣現有博物館、紀念館3個,其中投資1200萬元的習鑿齒紀念館有望在元旦期間向公眾開放。今年在“拆三房、建三園”古建築保護鑑定工作中,該縣確定了126處古建築為保留建築。截至目前,該縣共有省級非遺項目4個、市級項目19個、縣級項目24個,每年組織優秀非遺項目參加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今年7月,分宜版畫走出國門,在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參加由東京中國文化中心、江西省文化廳、新餘市文廣新局共同主辦的《江西新餘版畫交流展》,讓世界聆聽分宜文化故事,感受分宜文化魅力。

分宜: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

《天工開物》郵票


同時,該縣還大力開展天工文化的宣傳普及工作,投資100萬元印製全苧麻紙《天工開物》古裝書籍和郵票,成功舉辦了全國宋應星人物郵票發行儀式。目前同著名作家王朝彬先生簽訂了40集《天工開物》電視劇劇本創作合同並將組織拍攝,將以天工文化為主軸,把分宜的夏布文化、龍舟文化、姻緣文化、鐵藝文化以及畫屏分宜的山山水水和璀璨的歷史名人,這一顆顆絢爛的珍珠串聯起來,成為分宜全域旅遊的一幅靚麗的風景畫。

文化產業穩中有升


截至目前,該縣已統計入庫文化企業207家,其中“三上”文化企業12家。目前,全縣基本形成了夏布技藝和夏布刺繡為主的夏布文化,LED燈具、手機攝像頭、服飾繡飾、特種工藝品為主的文化用品製造,中國洞都、鄉村旅遊為主的文化旅遊三大文化產業體系。2018年預計完成文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56.9億元,同比增長10%;文化產業主營業務增加值9.57億元, 同比增長15%,佔全縣GDP比重的3.35%。

分宜: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

分宜縣推出少兒戲曲免費培訓課程


自“文化活縣”戰略實施以來,該縣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展現了新時代新風貌,實現了新時代新跨越。縣文廣新局先後榮獲了“全國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先進集體”“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等一系列光榮稱號。該局將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奮力抒寫分宜“文化活縣”新篇章,為建設“分外宜人地 天工開物城”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