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大戰,劉秀是怎麼滅掉四十二萬敵軍的?

昆陽大戰是決定王莽王朝歷史走向的最關鍵戰役!

在此戰中,主攻方王莽軍的兵力高達四十二萬之眾,而防守方的兵力則不足兩萬。雙方實力的懸殊,就好像土豪人民幣玩家對決一個剛學完新手教程的菜鳥,結局似乎不會比金州勇士打紐約尼克斯更有懸念。

然而,讓可憐的王莽跌破眼鏡的是,他砸到前方的所有籌碼竟然讓自己的兩個寶貝愛將王邑、王尋輸了個精光。

此戰之後,王莽王朝便一蹶不振,快速走向了滅亡。

昆陽大戰,劉秀是怎麼滅掉四十二萬敵軍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能夠讓防守方以不足兩萬之兵滅掉王莽的四十二萬大軍?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防守方擁有那個時代的MVP領兵者——劉秀。而劉秀最初手中的牌甚至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爛。

當王莽欽點的主將王邑、王尋領著大軍向昆陽城逼近時,城中守軍兵力只有八、九千,而且分別歸屬於幾個不同派系,並沒有統一的指揮。眼看強敵快要到來,幾個派系老大的本能反應是拍屁股走人,各自回各自的小城,去看各自的老婆孩子。

關鍵時刻,劉秀向大家出了一道選擇題:昆陽城是這一帶防禦指數最高的城池。大家是集中力量在昆陽城堅守更有勝算呢?還是各自分散兵力,去守幾個更小的城池更有勝算?

大家正準備展開辯論時,王邑、王尋如黑雲一般無邊無際的大軍,已經像《指環王》中的半獸人軍團一般,兵臨城下了。

這下子完蛋了,跑都沒法跑了!早已被嚇的面色慘白的幾個大佬不得不求助當時看上去好像還比較鎮定的劉秀,看有啥辦法?

劉秀的方案很簡單:幾個大佬在城中堅守,他本人出城去尋找外援,然後集中兵力攻打王邑、王尋兵團。

在僅帶著十二人衝出重圍後,劉秀先後到郾、定陵等幾個地方去徵集援兵。而這些分屬不同派系的守軍最初也只想保住自己手中的財物,並不願隨劉秀去昆陽趟這淌渾水。

此時,劉秀再次向這幫兄弟使出了選擇題絕招:是昆陽城破,大家被人家一鍋端呢?還是齊心協力救下昆陽城,去繳獲更多的戰利品? 最終,劉秀的話又打動了數千友軍隨他趕赴戰場。

昆陽大戰,劉秀是怎麼滅掉四十二萬敵軍的?

但讓劉秀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四處求援的時候,昆陽城中的大佬們已經宣佈投降了。不是不努力,實在是頂不住了。

而更讓劉秀沒想到的是,王邑、王尋竟然拒絕了昆陽城的投降請求。沒錯,王邑、王尋想要的不是投降,而是屠城!

如此一來,昆陽城中的大佬們頓時傻眼了:沒想到,對方居然來真的!

如果守城是死,開城也是死,倒不如豁出去了!

在守軍懷必死之心的堅持下,昆陽城始終沒被攻破。 因為久攻不下,攻方士兵倒開始有了挫敗感。

昆陽大戰,劉秀是怎麼滅掉四十二萬敵軍的?

​​

也就在兩軍僵持之際,劉秀領著數千援軍來到了昆陽城外。儘管有了點餘糧,但與王邑、王尋的四十餘萬大軍相比,劉秀手中仍不寬裕。因此,現在還不能直接交戰,得先玩一玩心理。

首先是對敵人玩心理。敵人現在是什麼心態?是久攻不下之後的挫敗感。針對對方心態,劉秀泡製了一份起義軍在其他地方大勝官兵的假情報,並故意洩露給王邑、王尋的士兵,以便加劇對方的挫敗感。

然後是對自己人玩心理。自己人現在什麼心態?是面對強敵時本能的恐懼感!為了緩解己方的恐懼情緒,劉秀故意先找一些小股官兵打一些小仗,而且每次自己都衝在最前面。一連串的小勝仗下來,雖然並沒有殲滅多少敵人,但自己人的情緒卻高漲起來。

眼見時機成熟,劉秀便藉著一天颳起狂風,下起傾盆暴雨的時機,親自率領三千敢死隊,向王邑、王尋的中軍帳發起了衝擊。

看著劉秀的軍隊衝進大陣,王邑、王尋卻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所有軍隊保持鎮定,大家不得亂動。

結果,劉秀的敢死隊藉著狂風暴雨的掩護,很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王邑、王尋的中軍帳沖垮了。王尋本人死於亂軍之中,王邑則是拔腿就往長安方向逃命。

在整個過程中,中軍帳外的王莽軍隊都非常聽話,一直都沒動。

與此同時,在昆陽城中憋屈許久的幾個派系大佬也都領兵殺了出來。因為首領一死一跑,又面臨狂風暴雨的恐怖天氣,四十二萬大軍頃刻間便崩盤了!

昆陽大戰,劉秀是怎麼滅掉四十二萬敵軍的?

從整個戰役的走勢看,劉秀能夠贏得昆陽大戰還是有不少僥倖成分:如果王邑、王尋及早接受昆陽城中的投降,這場大戰就不會發生。如果劉秀衝擊中軍帳時,王邑、王尋沒有下那道奇怪的命令,大戰的勝負同樣難料。甚至在更早的時候,還有人向王邑、王尋建議,說根本就沒必要在昆陽這樣城防堅固的城池下浪費時間,而應該直接去攻義軍更重要的要害。如果王邑、王尋採納其建議,可能又是一番情景。

這些變數都是劉秀無法控制的,也即所謂的成事在天。

但在能夠控制的事情上,劉秀幾乎已經做到了完美:首先,當官兵來臨時,他始終保持著鎮定,得出了集中力量堅守昆陽勝算更高的結論。接著,他用做選擇題的方式穩住了城內守軍,並從城外召到了援軍,組織、壯大了己方力量。在發動最後的攻擊之前,他玩起了心理戰,既鼓舞了自己人士氣,又加劇了敵人的挫敗感。在發動致命攻擊時,他選擇了一個狂風暴雨的天氣,這樣更容易製造混亂。

誠如NBA的MVP勒布朗詹姆斯所說的那樣:你只能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把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做到完美,把不能控制的事情交給上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