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紫砂圓壺,以簡潔的形式來表達思想,

表達美感,表達作者的個性和見地,

將作者的情感注入到形體之中,

以體現作者的藝術修為,

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

一:石瓢

“石瓢”“掇只”“匏尊”“仿鼓”等傳統壺形,在紫砂行內稱作“跌不破的形”。

從壺體看,須剛中寓柔。兩條拋物線結合,構成“石瓢”壺體:一條從口到身與底的轉折處,一條從底中心到底與身的轉折處。兩條拋物線要運用得當結合恰當,感覺剛中有柔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顧景舟制吳湖帆書江寒汀畫大石瓢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清 楊彭年制石瓢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清 楊彭年制 瞿子冶銘石瓢壺

二:如意

傳統的“如意壺”端正秀美,既古樸醇厚,又簡約時尚,是紫砂壺的一種經典壺型。

如意壺”飛起的壺把與昂起的壺嘴相對稱,形成了流暢的線條,方中帶圓的壺身顯的大氣美觀“如意”是吉祥的化身,自古就受到人們喜愛。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北京匡時2018年春季拍賣會/顧景舟 雲肩如意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仿古如意 徐漢棠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仿古如意 葛陶中

三:仿古

仿古壺,是光貨器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也是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之一,是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創。

造型無俗之匠氣,收放自如的線條,每一根都瀰漫著詩書的清香,每一處細節的變化,都妙到毫巔,以不同的節奏韻律美感,引起共鳴,令人歎為觀止。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仿古 任備安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葵仿古 陶長輝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菊蕾仿古 張偉

四:西施

千年西施,壺中美人。這“壺中美人”,說的就是紫砂壺中的西施壺。

壺身演繹著浣沙女豐滿誘人的美乳,在渾如一體的截蓋上方,紅暈點綴的乳頭,展現出少女般的至純至清,櫻桃小口是中國美女代表特徵,用其做流嘴,即形象又實用,在紫砂壺中的獨特倒把,又寓意著美人長髮飄逸的動感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馬璟輝 西施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陸彬 西施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吳靜雅 觀垚西施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西施

五:井欄

井欄壺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一詞。“井欄”一詞傳統文化中多見,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一格,陳式老架二路太極拳譜第四十一式為“回頭井欄直入”。

周身由弧線構成,線條圓融有力簡潔明快,壺身圓中有方,沉穩而不凝帶,斜斜向上的管狀流和重心略為下沉的環形把,前後呼應,再三觀之韻味無窮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清嘉慶 楊彭年制、陳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井欄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井欄 鮑志強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吳群祥制 張捷畫 吳東元裝飾 井欄

六:蓮子

蓮子壺從古至今都是紫砂壺中一款非常經典的壺型,蓮子壺家族,面貌各異,借用佛家的偈語,可謂“蓮由心生,心生萬相”

弧形蓋頂與飽滿的身形呼應,融為一體,流、把線條過渡如行雲流水,整體視覺勻稱。隨著蓮子越來越受大眾喜愛,便被工藝師隨意“打扮”,就有了現在的如意蓮子、平蓋蓮子以及牛蓋蓮子等,無論是何種造型蓮子造型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是不倒的。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當代 羅桂祥定製汪寅仙制段泥牛蓋蓮子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平蓋蓮子 唐彬傑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平蓋蓮子 李漢東

七:掇只

《宜興縣誌》中提到有一把壺,“一壺千金,幾不可得”,這就話指的就是掇只壺

造型像是把許多球狀和半球狀堆積到一起,由於掇在漢語裡有連綴堆疊的意思,因此,這種造型的壺被稱為掇只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掇只 高旭峰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掇只 範鵬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大亨掇只 吳悅

未完待續......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文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觀 |《四大發明》高愛春

鏈 接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摶 |《富貴無邊》都旭成

鏈 接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那些年我們一起盤過的圓壺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