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小暑期間,還會迎來三伏天。“桑拿天”即將來襲,悶熱當頭,你準備好了嗎?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小暑節氣

小暑(LesserHeat),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曆每年7月7日或8日時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小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一候溫風至:

指小暑日後,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二候蟋蟀居宇:

蟋蟀居宇指,五日後,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鷹始鷙是指,再過五日,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小暑習俗

小暑以遲睡早起為宜:

這是小暑養生的注意事項之一,不可馬虎大意。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定時起睡最好,可保護生物鐘不受影響。小暑時節,應該遵循定時起睡的原則。雖然個體差異很大,但大多數人可能是這樣:晚上10點-11點就寢,早上5點半-6點半起床;午飯後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此外,三餐及鍛鍊、用腦、休閒的時間均應明確。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小暑衣著勿赤膊:

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在夏天光著上身乘涼,認為赤膊涼爽。其實未必如此。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因為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皮膚蒸發,還和皮膚輻射有關。當外界溫度超過37℃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來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來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使人感到更加悶熱。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儘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貼心提示:炎熱的氣候,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所以千萬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哦。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飲食宜清淡不宜油膩,多喝些消暑湯或粥,也可適當多吃西瓜、黃瓜、冬瓜和綠豆等清涼消暑食品。

小暑時節溫度將逐漸攀升,但暑多夾溼,特別是南方氣候更為潮溼悶熱,溼熱交蒸易侵襲機體,人們容易覺得肢體困重,食慾下降,情緒煩躁,機體的免疫功能較為低下,如果起居、飲食不注意養生,就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痤瘡、口腔潰瘍、便秘、血壓升高、心悸等。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表示,小暑飲食宜衛生清淡、調養心脾,可以用雞骨草、葛根、荷葉等食材煲湯。

雞骨草:

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入心、肺、肝、胃、腎經。具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在春夏潮溼季節常用來煲湯作食療,以根粗、莖葉全者為佳。

●雞骨草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300克,雞骨草30克,蜜棗15克,食鹽適量。

製作步驟:豬瘦肉洗淨,切塊,飛水。雞骨草浸泡1小時,洗淨;蜜棗洗淨。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後改用慢火煲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此款湯水具有解毒利溼、清熱降火、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效;特別適合消化系統及泌尿系統疾病患者飲用。虛寒體質者不宜食用。

葛根:

性涼,味甘、辛,入脾經,胃經。具有解肌生津、透疹、退熱、昇陽止瀉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粉葛丙酮提取物有使體溫恢復正常的作用,對多種發熱有效,所以常用於發熱口渴、心煩不安等病症的食療。

●葛根綠豆脊骨湯

原料:豬脊骨500克,葛根300克,綠豆50克,蜜棗15克,食鹽適量。

製作步驟:豬脊骨洗淨,斬件,飛水。粉葛去皮,洗淨切塊;綠豆浸泡1小時,洗淨;蜜棗洗淨。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後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此款湯水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醒酒除煩之功效;特別適宜口乾口苦、溼熱洩瀉、菸酒過多、皮膚瘡毒者飲用。

荷葉:

荷葉味苦澀,性平,歸肝、脾、胃、心經。有清暑利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用於煲湯,荷葉鮮品的清熱解暑功效好過幹品。

●蓮蓬荷葉煲雞湯

小暑到——趕走暑溼 這些藥材用起來

原料:老光雞1只,蓮蓬30克,荷葉20克,紅棗15克,食鹽適量。

製作步驟:老光雞洗淨,斬件。蓮蓬、荷葉浸泡1小時,洗淨;紅棗去核,洗淨。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煮沸後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後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此款湯水具有消暑利溼、健脾昇陽、散瘀止血之功效;特別適宜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損傷淤血者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