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頂級玩傢俱樂部,原來既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

2018年5月,在歷經周折後,貝恩資本聯合海力士收購東芝存儲芯片部門,現代集團+SK集團旗下的海力士一躍成為芯片行業最耀眼的明星企業。

在禁運風險之下,中國整機企業辛辛苦苦建立的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供應鏈,可能一文不值。也許,他們不知道的是,當下芯片領域最牛逼的玩家,芯片長在自留地外,居然都還是裁判員。

芯片誕生在自留地

在歐美,芯片產業的發展壯大,大部分都是內生性引起的。無論是通用,摩托羅拉,蘋果,朗訊,還是西門子,飛利浦,東芝,索尼,三菱,日立,夏普等。正是由於自身芯片部門的強大和核心技術的突圍,這些企業逐漸成為了世界級企業。

2017年,三星終結了英特爾25年的霸主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同時,它還“幹掉”蘋果,成為全球最賺錢的企業。

最逆天的,它幾乎控制著全球手機產業鏈命脈。手機三大件CPU、存儲芯片和液晶面板,後兩項它是全球第一,芯片代工則是全球第四。

全球芯片頂級玩傢俱樂部,原來既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

三星半導體

然而,隨著芯片企業的壯大發展,一部分整機企業陷入了困惑,到底該不該剝離芯片部門和整機部門呢?在資本的慫恿下,摩托羅拉,西門子,飛利浦,朗訊,惠普,日立,三菱等逐漸將芯片部門剝離出來,成立獨立的公司進行發展。如今,這些芯片公司大部分物是人非,完全沒有了整機企業的一點魂魄。

全球芯片頂級玩傢俱樂部,原來既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

消失的飛思卡爾半導體

而另外一部分企業,如三星,現代,索尼,華為海思等,堅持兩手抓,一部分芯片自己用,一部分芯片友商用,反而奏響出了華麗篇章。

電子企業的芯片夢

得芯片者得天下,蘋果和高通,甚至Imagination,Dialogic等小角色的斤斤計較,無不彰顯芯片創新的戰略重要性。我們先來看一張表,一部分整機企業的芯片前世今生。

全球芯片頂級玩傢俱樂部,原來既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

全球芯片頂級玩傢俱樂部,原來既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

整機企業與芯片部門走勢

三星,現代,東芝,索尼,蘋果,通用,華為等綠色標識的,他們的芯片部門都還攢在自己手裡。所以,在三星集團的默默支持下,三星半導體成為了全球芯片王者,索尼成為了CMOS全球龍頭,華為海思成為了中國最牛逼的芯片企業。

據悉,華為每年都投入十分之一的營業收入給海思研發技術。投入大,獲得的收益也大,現在的海思芯片已經成為華為旗下最有競爭力的子公司之一,可以說海思芯片的研發進度完全決定了華為手機的走勢。而手握海思芯片的華為,也才有了跟蘋果、三星等公司叫板的底氣。

中興孵化國民技術上市,後來出售了所有股份,賺到現金的同時,也流失了一部分核心技術和創新時間。而且,一旦創新被資本牽著鼻子走,不可預知性就會被放大,成長阻力也會加大。

裁判員和運動員

有人說,芯片攢在自己手裡,很難發展壯大,自己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別人基本上不會使用。那我想問一句,三星,海力士,東芝、索尼的存儲芯片,CMOS,MOS,MLCC等元器件,全世界哪一家企業敢不用啊?

其實,不用者謬論,要麼是自身芯片實力不夠強大,要麼是自身心理素質不夠強大。白貓黑貓,能夠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啊!我們的先賢鄧小平已經很好的詮釋了這句真理。

格力,海爾,創維,比亞迪等,也在積極運作,聯合各方勢力發展芯片技術,為自己整機產品所用。這是最好的試驗田和孵化器,為什麼不用呢?沒有華為的堅持,麒麟處理器就是一坨屎,有了麒麟處理器,華為除了自用,購買高通芯片的成本也會下降不少。至少,你還可以作為談判壓價的籌碼,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國家的激勵

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國產芯片發展艱難,要麼是自身沒有芯片研發儲備和實力,要麼是國產芯入不了法眼,試錯成本高,這樣很容易進入死衚衕。

全球芯片頂級玩傢俱樂部,原來既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

整機企業的中國芯

再好的市場經濟,也需要國家助力,要充分發揮大型整機企業資金充沛優勢,以應用為牽引,鼓勵國內大型整機企業採取成立芯片子公司或研發部門的方式,整合國內資源,加強與海外企業合作,完善企業供應鏈,培育產品系列齊全、產品性能滿足需求、成本性能優勢突出、全球領先的大型整機芯片企業。

要充分發揮國內整機應用大市場、大需求的優勢,鼓勵整機應用企業投資芯片設計企業,或與國內芯片企業合資成立研發中心,以資本為紐帶加強整機與芯片實現聯動,推動國產整機芯片技術和應用水平提升,讓國產芯片有實驗的基地和成長的平臺。

硬件企業的底層技術創新永遠要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志在天下的英雄們。看起來熱鬧的應用創新,還是在人家的地盤玩,等到哪一天掀桌子的時候,你就知道裁判員的犀利和毒辣了!至少,美國人就是這麼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