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新,

寶成線

調整方案!

北寶成不再有普快列車,

成都—寶雞不再有直達列車。

近日,網上出現寶成線調整方案,如下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線列車調整方案

(一)變更運行區段3對

1.自9月15日始發站起,成都—揚州K246/7/6次運行區段改為重慶—揚州。自9月17日始發站起,揚州—成都K245/8/5次運行區段改為揚州—重慶。重慶至窯村經由襄渝,西康線運行。

2.自9月15日始發站起,太原—成都1485次運行區段改為太原—銀川,同時車次改為K1485/8次。自9月16日始發站起,成都—太原1486次運行區段改為銀川—太原,車次改為K1487/6次。列車經由太中,定銀線運行。不再經由寶成線。

3.自9月15日始發站起,佳木斯—成都K548/5次改為佳木斯—西安。改為西安終到。自9月17日起,成都—佳木斯K546/7次改為西安—佳木斯。改為西安始發。

(二)改經由6對

1.自9月15日成都開

T8次,9月16日北京西開T7次起,西安至成都間改經由西康,襄渝,達成,寧蓉線運行。車次改為T8/5/8 T7/6/7次。

2.自9月15日成都開K292/89次,9月17日上海開K290/1次起,窯村至成都間改經由西康,襄渝,達成,寧蓉線運行。

3.自9月15日成都開K1364次,9月17日北京西開K1363次起,窯村至陽平關間改經由西康,陽安,寶成線。

4.自9月15日呼和浩特東開K195次,9月16日成都開K196次起,呼和浩特東至廣元間改經由包蘭,蘭渝線運行。車次改為K195/8/5 K196/7/6次。

5.自9月15日銀川開K1615/8/5次,9月16日成都開K1616/7/6次起,銀川至廣元間改經由包蘭,寶中,天平,隴海,蘭渝線運行。

6.自9月15日蘭州開

K858/5次,9月16日成都開K856/7次起,蘭州至廣元間改經由蘭渝線運行,蘭州—成都K858/5次運行區段改為蘭州西—成都。

(三)停運1對

自9月15日西安開K165次,9月17日昆明開K166次起停運。

以上自9月15日起執行

通通停運的節奏啊?

寶成鐵路的前世今生

今年是寶成鐵路通車60週年,而最能代表寶成鐵路特徵的無疑就是電氣化,全國首條電氣化鐵路在世界鐵史上,被譽為中國人的驕傲之路。關於它,真是有講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情感。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秦嶺乃秦蜀交通之大阻,自古就有“千古魂銷蜀道難”的哀嘆。古代為通行,只好沿溪傍麓,鑿壁錘石,打孔鉗梁,架木為橋,修築棧道。儘管棧道在溝通秦嶺南北、巴山蜀水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它那險峻的路途,仍給人們留下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嗟嘆,人們多麼渴望秦蜀天塹變通途啊!

寶成線,蜀道難 難以上青天 鐵路兩側是懸崖!

寶成鐵路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溝通西北與西南地區的山嶽鐵路,也是全國首條電氣化鐵路。北起陝西省寶雞市,穿越秦嶺後,經陝西省的鳳州、略陽及四川省的江油、綿陽等市南至成都東站,途徑陝西、甘肅、四川3省,全長668千米。

1

1913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曾就修建同(大同) 成(成都)鐵路進行過多次踏勘,但因工程浩大未動工興建。

2

1936年~1948年,又經過多次勘測比較,曾選定天水至成都方案,但未動工興建。

3

1950年~1953年對天水至略陽和寶雞至略陽兩段又進一步勘測,選定寶雞至成都的方案。

4

寶成鐵路於1952年7月1日從成都端動工,1954年1月,寶雞端也開始施工,1956年7月12日兩端於甘肅黃沙河接軌。1958年1月1日正式通車,全線採用蒸汽機車牽引,正式運營。

5

從1958年6月起,寶成鐵路進行了電氣化改造工程,1960年6月建成寶雞至鳳州段工程,1967年開始進行剩餘部分改造,1975年7月1日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成為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6

寶成鐵路複線從1993年開始建設,於1999年12月26日完工。全線分為成都至廣元段和廣元至陽平關段,緩解了西南鐵路運輸的緊張狀況,大大增加了其運輸能力。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寶雞至廣元段)幾乎全部處於山區,由寶雞出發後就需要先後跨越秦嶺、巴山和劍門山。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自寶雞站向南,跨過渭河,經過27千米的展線群爬升680米通過秦嶺隧道,到秦嶺站後沿嘉陵江而下,經過甘肅省後穿過大巴山區,到廣元站繼續向西南,過劍門山進入四川盆地,經過綿陽德陽兩市到達成都市。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秦嶺主峰海拔1399米,同寶雞的高度差是680米。崇山峻嶺,河谷狹窄,工程相當艱鉅。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為了克服地理環境的限制,鐵路進入秦嶺山區後沿清姜河盤旋迂迴,在任家灣和楊家灣之間的線路以每一千米提升30米的大坡度急速爬升,最大坡度甚至達到了每一千米提升37米。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過楊家灣站後形成三個馬蹄形(U字型)和一個麻花型(8字型),迂迴盤旋爬行,行程27公里,這就是世界鐵路上著名的“觀音山展線”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所以,在觀音山站就可以看到三層鐵路重疊的場面。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列車在經過“觀音山展線”上坡時,需要使用三輛電力機車前拉後推才能使列車駛上秦嶺站。而火車在下坡時則必須一路剎車。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在青石崖山頂,一眼望去,層巒疊翠,風光無限!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電氣化鐵路的建成,拉開了中國鐵路現代化建設的序幕,從此,電氣化鐵路伴隨著祖國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步伐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短短二十餘年間,就成為繼俄羅斯、德國、日本等國之後第九個擁有一萬公里電氣化鐵路的國家,這一成就的取得,與寶成鐵路鍛鍊、培養了一大批建設骨幹分不開的。 它是全國鐵路網的骨架,在世界鐵路建設史上,

寶成鐵路被譽為中國人的驕傲

解讀新中國第一條蜀道難鐵路——寶成鐵路

寶成鐵路之永不褪色的記憶

這些老物件見證著寶成鐵路的歷史,銘刻著老寶成人的記憶,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變遷……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三臺電池信號燈表面的繡跡,銘刻著它在寶成鐵路上的歷史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兩臺老式對講機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人民畫報》1956年第八期(7月12日寶成鐵路黃沙河接軌通車)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1952年7月1日,慶祝成渝鐵路通車,毛澤東主席題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馮法祀先生1957創作的素描作品《寶成鐵路建設工地》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著名作家杜鵬程書寫下飽含著血與火般炙熱情感的散文《夜走靈官峽》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中國首批電力機車女司機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之秦嶺最美小慢車

有這麼一趟綠皮小火車,6063/6064次列車,更是山裡人生活的指望。這趟車,人稱“秦嶺小慢車”,是寶雞南線行駛在鐵軌上的公家車。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雞至廣元的6063/4次綠皮小慢車,幾經車次變更,在寶成線上也駛過了一個甲子的歲月。它行經陝、甘、川三省,單程運行350千米,最高時速不超過70公里/小時,往返運行近24個小時。沿途除停靠在12306能查到的13個客運站外,還在楊家灣、觀音山、油房溝等通勤站停。“38個車站,逢站必停!”

央視《新聞30分》:秦嶺小慢車:山民們的出行車

由於這趟列車經停的車站大多為貧困鄉縣,特別是略陽、寧強、兩當更是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讓當地的老鄉們出行更加便利,鐵路部門一直以來始終堅持惠民政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最低票價僅為1元,最高寶雞至廣元21.5元,票價延續至今。因為列車站站停、票價低,沿線老鄉們趕集、採購、上學、探親都離不開它。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一位背了三十多斤蔥、200多個土雞蛋的老鄉楊正波正是乘坐此趟車,準備到廣元去賣,他說一個雞蛋在廣元要多賣兩毛錢。這次花了4元車費,如果坐公共汽車要花35元錢,不划算還沒有直達車。老鄉們說,春節前正是賣山貨的好時機,山裡交通不便,就靠這趟綠皮小慢車打開了出山路多掙點錢。每年常坐這趟小慢車,能節省上千元的路費。

在今年第68個“六一”兒童節時,在寶雞至廣元6063次列車上舉辦了“書香伴你上學路——穿越秦嶺的火車圖書館”主題公益活動,為山區的孩子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作為秦嶺山中的“公益慢火車”,自2017年年底,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就對6063次列車進行了重點打造。列車專門設立了“通學車廂”,為孩子們訂做加大加寬的小桌板,方便學生在車上學習使用。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6063次列車行經陝西、甘肅、四川三省,沿途停靠白水江、兩當、略陽、陽平關等38個車站。因學校相對集中在縣城,每週都有上千名山區的孩子,乘坐這趟列車到分佈在沿線的十多所學校上學。6063次列車每天都會準時在站臺上等候孩子們的到來,這趟車也因此成為了孩子們心中的“

放心校車”,撐起了他們的求學夢。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這條路走了60年,在寶成鐵路這條路上出現了無數人的身影,鋼鐵意志般的寶成人、永不退縮的搶險英雄、堅守一線的鐵路人......你,你們——值得我們銘記。

寶成鐵路終成歷史,綿陽人永不褪色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