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件事,安倍“求”了普京25次……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到訪俄羅斯,希望此行在推進日俄和平條約談判方面有所突破。不過,從安倍22日與普京會談的進展來看,俄羅斯在領土問題上態度依然強硬。

安倍滿懷希望去俄羅斯討要島嶼,結果撲了個空。



為這件事,安倍“求”了普京25次……


1

為“要島”安倍25次見普京



日本和俄羅斯迄今沒有締結和平條約,國後島、色丹島、擇捉島和齒舞諸島領土爭端是主要原因。日本稱這四個島嶼為“北方四島”,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

這些爭議島嶼位於日本北海道以北、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以南即千島群島南部。這些島嶼二戰前屬於日本,二戰後被蘇聯佔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繼承國實際控制這些島嶼。

在日本戰後歷任首相中,安倍想解決“領土問題”願望最強烈。他把寶押在與普京個人交往上,算上22日的會談,已經就索要領土與普京見了25次面。

去年11月,普京與安倍在新加坡會晤,商定依據1956年簽署的《日蘇共同宣言》加快日俄締結和平條約談判進程。《日蘇共同宣言》提到,簽訂和平條約後,蘇聯向日方移交色丹島和齒舞諸島。

為這件事,安倍“求”了普京25次……


當時這被認為是日方的重大讓步,因為先前日本政府一直堅持一併交還包括國後和擇捉兩島的四島。

不過,俄方隨後提醒日方,宣言並未指出移交依據和島嶼移交後的主權歸屬。以宣言為依據討論領土爭端,不意味著俄方將“自動”移交爭議島嶼。

俄方認為日本在歷史認識上存在問題。俄方的立場是,根據二戰結果,南千島群島屬於蘇聯,俄對其主權不容置疑。日本方面應無條件全面承認二戰結果,包括俄對南千島群島的主權。

14日,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為安倍訪問“打前站”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談。拉夫羅夫在會後承認,雙方存在“重大分歧”,他在會談中告訴日方,第一步是日本要全面承認二戰結果,包括俄在南千島群島上的主權。

拉夫羅夫說,各島嶼屬於俄領土一事沒有討論的餘地……無法接受日本國內法將之稱為“北方領土”。

2

四大因素決定俄不會讓步



俄羅斯不可能在與日本的領土爭端中做任何讓步,可以從四個方面分析原因:

1、四島戰略地位重要。

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週報網站日前刊文稱,千島群島包含56塊島嶼,像一條鎖鏈將鄂霍次克海與太平洋分隔開來。對這個群島的掌控使俄羅斯可以將鄂霍次克海豐富的自然資源視作本國財富。

這些島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如果在其上部署強大的武器和監測系統,就能在爆發戰爭的情況下控制太平洋北部。

如果四島交給日本,俄羅斯將失去什麼?

其一,兩個對俄羅斯有戰略意義的海峽——葉卡捷琳娜海峽和弗里斯深水海峽都將落入日本及其盟友之手;


其二,日本方面將可以對俄羅斯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的邊界提出質疑,併為美國海軍長驅直入打開通路,這對俄羅斯在太平洋上構築的防禦體系造成毀滅性打擊。


為這件事,安倍“求”了普京25次……


2、俄國內反對聲音強烈。

俄羅斯媒體一項調查顯示,76%的人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日本移交齒舞諸島和色丹島。

安倍訪俄前夕,數百名民眾20日在莫斯科舉行集會,反對俄羅斯就爭議島嶼向日本讓步。

3、日美同盟是“一根刺”。

《日美安保條約》長期以來成為阻礙俄日爭議領土談判的一根刺。依據條約所含基地條款,美方可以要求在日方任何地點設立基地。

俄政府對“日本唯美國馬首是瞻”的看法根深蒂固。普京在去年12月的年度記者會上表示,在考慮簽署和平條約時,安全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俄軍事專家穆拉霍夫斯基認為,討論將南千島群島兩座島嶼移交給日本可能性的前提,不僅應該是美國不在其上部署軍事基地,而且還包括整個日本都沒有美軍基地。只要美國在日本設有軍事基地,原則上就無法磋商移交問題。

為這件事,安倍“求”了普京25次……


4、俄擔心引起連鎖反應。

俄分析人士擔心,將南千島群島轉交給日本就相當於打開潘多拉盒子。把齒舞諸島和色丹島移交日本後,隨後他們就會來要擇捉島和國後島。

而且這將開創一個危險先例。俄若屈服於別國的一個領土訴求,將立即面臨涉及從加里寧格勒到卡累利阿、從與波羅的海國家接壤邊界到整個遠東的一個個領土訴求。

3

雙方談判實則各有打算



那麼,俄羅斯不可能向日本移交島嶼,為什麼還要跟日本談呢?

俄有意改善與日本關係,但意願沒有強烈到因此放棄自己的核心領土主權。

實際上,俄根本沒有放棄南千島群島的意思。俄一直加強在南千島群島的軍事實力,增加駐軍並重新開放之前關閉的軍事基地。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說法,俄已經在擇捉島和國後島部署3500名軍人。

俄還多次在千島群島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作為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安倍應該明白,日本要想取得四島的所有權,迫使俄把吃到嘴裡的東西吐出來,可謂難於上青天。

為這件事,安倍“求”了普京25次……


有分析人士認為,烏克蘭危機後俄與西方關係惡化,俄想通過與日本的談判分化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吸引日本投資。

俄《政治雜誌》主編彼得·阿科波夫分析說,對於普京來說,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一事並不是俄性命攸關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將與日本的關係轉變為戰略伙伴關係符合俄國家利益。

從日本方面來看,與俄羅斯簽署和平條約一直是安倍希望留下的政治遺產之一。

去年9月連任自民黨總裁後,安倍加快了對俄外交步伐,一改日方長期堅持的要求俄方歸還全部四島才能與之簽署和平條約的立場,與普京達成以《日蘇共同宣言》為基礎加快和平條約談判的共識。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方學教研室主任斯特列利佐夫認為,安倍上臺後,日方已軟化了立場,放棄歸還所有四島的強硬要求。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在安倍任內解決,則很可能將錯失達成協議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