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谷、粑烂儿、菜豆腐——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

今天周末,说点轻松话题。

前段时间,有位读者让我写点生活内容。我也希望写生活内容,不用看书,不用查资料,只是我的生活太单调,上班、下班,两点一线;读书,写作,别无爱好。原先养着我家京巴李太白的时候,还可以写点萌宠日记,可惜那时候萌宠日记没兴起来,兴起来的时候,它已经丢了。不能提我家李白,提起来心痛。

说点跟吃有关的话题吧。

前两天,我跟一位同事拼车上班,她问我看过她的朋友圈没有,得知我没看,她叮嘱我一定看看,她在朋友圈发了几幅大地瓜照片。

事情是这样——

春天的时候,她小姑家有一只地瓜发了芽,切成十几块,找了点闲地种上。前两天她们回家上坟,顺便去把地瓜刨出来。铲去干枯的蔓子一看,我的个天,每颗地瓜都结了一窝地瓜,其中一颗结了八只大地瓜,最大的两只地瓜比人脸都大。

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谁想到那一小块地瓜结了这么一大窝地瓜。

虽说过大的地瓜不一定好吃,但是管它呢,先高兴着再说。

然后我们说到地瓜梗、地瓜叶。

扒谷、粑烂儿、菜豆腐——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

她说,她大姑的婆婆经常摘地瓜叶给她们,地瓜梗炒了吃,地瓜叶切细蒸粑烂,没想到很好吃。

是吗?我说,只知道地瓜叶可以炒着吃,没想到可以蒸粑烂儿。

我们感叹,原先这是喂猪的东西,现在竟然人抢着吃。

顺着这个话题说到菜豆腐,说到扒谷。我说,这几样东西真是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物尽其用,科学合理,穷日子逼出来的生活智慧。

扒谷

扒谷、粑烂儿、菜豆腐——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

“扒谷”这种食物是我寿光所独有,出了寿光,再没听说哪里有扒谷,纵然有,也是吾乡传过去的。

“扒谷”这名称不知怎么来的,跟“谷”一点关系没有。它的原料只有两种,绿豆和菠菜。绿豆泡发,菠菜切碎,放在石磨上磨为浆末,开水下锅,上屉蒸熟,OK!

绿豆和波菜用其它方式打碎也可以。

蒸熟以后团成团子或切成条块保存。

扒谷、粑烂儿、菜豆腐——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

这是半成品,吃的时候要炒食。

炒法很简单:

锅中倒油,油热,放五花肉片或丁,炒至微焦,放葱姜八角,炒香,倒水。水开后放盐、扒谷和粉条(可先泡过),扒谷掰小块。火不宜太急,尽量少翻动。待粉条变软,水差不多熬尽时,加入切成小段的韭菜或香菜。翻匀,出锅,OK!

扒谷、粑烂儿、菜豆腐——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

传说扒谷起源于齐桓公时。民间传说齐桓公落难途经寿光,见一老妇提篮经过。齐桓公腹饥难忍,老妇施舍她一种绿色的窝头状食物,齐桓公食之甚美,念念不忘。

这当然是胡乱附会,齐桓公的时候菠菜还没传入中国,做扒谷的基本原料都没有,哪来的扒谷?

扒谷应该是无意之间试验出来的。吾地虽为菜乡,在大棚蔬菜种植以前,冬春两季蔬菜并不多,不过白菜、萝卜、波菜几种,应该是有人推磨磨豆腐或磨面,突发奇想,把绿豆与菠菜混在一起想看看磨出来是什么东西,甚至可能是孩子的恶作剧,把绿豆和菠菜放到磨上磨,家里人不舍得扔了,蒸熟了吃。蒸熟不好吃,只好用油盐炒了吃,意外发现味道不错,遂成一特色食物。

我认为是这样。

粑烂儿

很久这个词不知怎么写。后来无意间读到一篇文章,提到一种食品粑烂儿。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写。粑是一种米制品,粑烂儿散散的,外观上好像粑烂了的样子,这个名称很妥帖。只是我们这里从来没有“粑”这种食物,不知怎么会想到粑烂儿,应该是个外来词。

吾地很多人家传说来自于山西省洪洞县老槐树底下,说不定这个名词是从山西带过来的。也许是从湖北带过来的名词,明初大移民的时候,吾地也有些移民来自湖北。

扒谷、粑烂儿、菜豆腐——生活困难时代的伟大发明

上图的榆钱饭在吾地是粑烂儿之一种。粑烂儿原材料广泛,主要是春天的花或菜,荠菜、面条菜、白蒿、槐花、榆钱……洗净了,撒点盐,揉一揉,撒上面粉,上锅蒸熟,OK!

既当饭,又当菜。

过去粮食收成少,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妙的是野菜开始在田间出现,槐花、榆钱也长出来,俗话说,瓜菜半年粮。这就开始用野菜当粮了。

菜豆腐

菜豆腐,又叫小豆腐,可以一年吃四季。原材料比粑烂儿还灵活,地里的野菜:荠菜、面条菜、曲曲菜、苦菜、青青菜;园中的蔬菜叶子:白菜叶、萝卜缨、莴苣叶、芹菜叶、苘蒿叶;田里的地瓜叶。一切可食的嫩叶都可以用来嚓豆腐。

“嚓”这个字我不知怎么写,是小火慢炖的意思,比如插粘粥儿。我怀疑是锅里的粥发出咕咕嚓嚓的声音,故得名。

这是题外话。

菜豆腐做法也不难:锅中烧水,放入洗净切碎的菜叶,在菜叶上面放上几把黄豆面(磨碎的黄豆也可),切忌不可翻动,以免豆面翻到锅底,糊锅底。熬得水快要干的时候把菜叶和豆面翻匀,出锅,OK!

菜豆腐不仅原材料灵活,吃法更灵活。

可以当饭吃。出了锅一人一碗,像吃米饭一样。

可以当菜吃。锅中放点油,炒点葱花,放入菜豆腐翻炒,加几滴香油。如果要更精细,可以炒点肉丁或海米、虾仁。

可以当馅料。调上葱花、油、肉丁包包子。

我还见一种吃法是用煎饼包上菜豆腐做馅,在油里煎,这是菜豆腐的一种比较高档吃法。

扒谷、粑烂儿、菜豆腐,一样比一样原材料廉价,一样比一样搭配上更科学合理。

漫长的冬天就萝卜白菜几样菜,吃腻了也没得换,豆腐吃不起,扒谷比豆腐容易得到。现在种绿豆的少,过去多数人家都会在田间地头种上几垄绿豆,菠菜更不缺,扒谷的出现,丰富了单调冬天的食物。

粑烂儿的原料更廉价。过去粮食产量低,很多人家熬到春天就要断粮,麦熟还有几个月,只能吃糠咽菜糊弄肚子。粑烂儿的好处是不用油,不用肉,不用蛋,盐也可以不用,软而清香,还挺好吃。

菜豆腐堪称废物利用的典范。白菜帮子、萝卜缨、择掉的芹菜叶,地瓜的嫩叶,配上黄豆面,可蒸可炒,当菜当饭,又有蛋白质,又有维生素,营养全面。富人吃了减肥,穷人吃了救命,真是一种让人叫绝的食物。

我们吃的食物之中这么科学营养不浪费的真不多!

可惜的是,吾乡不是什么通衢大道,也没有什么商贾达宦,没发展起精致饮食。外地人炫耀他们特色美食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想不起来。

大多数寿光家里来了远客时都会发愁:招待人家什么呢?扒谷、粑烂儿、菜豆腐,这些东西不是百姓饭桌上的食物,不能用来待客啊!

写在后面:

双11到了,祝各位购物节快乐!

下周我开始发些红楼文章,大多是以前在小密圈写的,与现实关联比较紧密,写作过程中,我自己都觉得收获颇多。

还有朋友催我“历史上真实的宫斗”系列,扔了几年怎么还不写完。我争取尽快写完。当然也很快不了。

很久以来我想八个大卦,把近代名人之间的瓜葛关系八出来。近来名人几乎来自于各地原先的名门望族,他们之中有些丝丝缕缕的关联,几乎一个人可以把所有人牵出来。这个任务艰巨,现在还顾不过来,等我有时间八这个卦吧。

感谢各位,欢迎继续关注!

——————END—————

夜何其:生于齐鲁大地,长于渤海之滨,资深红迷,重度历史爱好者,能写一手文章,也能谈各种古今中外秘闻八卦。主业读书,副业写作。欢迎关注她的公众号。听她讲书中事,人间事。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