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們守候黎明丨編輯推薦年度書單

“我是編輯我推薦”是翻譯類新書的聯合推薦書單。

本活動由社科文獻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發起,邀請國內眾多知名出版機構和品牌參加,每月整理發佈一次,向讀者推介那些有料、有趣、有顏值的新書好書。

我們希望通過大家的集體努力,打造一個全新知識服務平臺,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2018坎迪爾歷史獎獲獎作品,

2017《紐約時報》值得關注圖書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守候黎明:全球化世界中的約瑟夫•康拉德

[美] 馬婭·亞桑諾夫∣著 金國∣譯

索•恩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年11月

康拉德從十六歲起以水手身份遊歷世界二十年,他後來的寫作曾啟發影響了勞倫斯、菲茨傑拉德、福克納、海明威、卡爾維諾、馬爾克斯、奈保爾、庫切等一批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老舍稱為“近代最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造者”。今天,歷史學家馬婭•亞桑諾夫則跟隨康拉德的航線和他筆下小說的情節,開啟了一場驚心動魄又發人深省的探索之旅,並以這樣一部融合了歷史、文學和旅行見聞的傳記作品,思考那些曾讓康拉德感到困惑、當下也仍然困擾著我們的世界謎題。

公號ID:thornbird2018

清代北京戲曲與市井百態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文化中的政治:戲曲表演與清都社會

[美] 郭安瑞∣著 郭安瑞 朱星威∣譯

啟微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年1月

北京是清代演劇的第一都會,吸引了南北各地眾多藝人和戲種,觀眾更是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在這樣一個戲劇商業社會,戲曲與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就顯得很多元。本書跨越社會階層、性別和文化,對清代北京城公共話語表達的重要場所做了深入淺出的研究。主要從三個角度探討戲曲與北京社會文化的關聯。一是文人看客品評藝人的“花譜”,二是戲曲的主要戲種研究,三是典型劇種的舞臺表現。戲曲在“天子腳下”討生活,自然不可避免和政治發生關係,“文化中的政治”,正是清代戲曲在清都社會的生存狀態。(綠茶推薦)

公號ID:ssapcn

人性的狡黠背後,是面對命運時的無助與彷徨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只有他知道一切

[愛爾蘭] 利茲•紐金特∣著 趙瑩∣譯

博集天卷丨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9年1月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學會承受生命的重量。

“第一次打她的時候,我期待她有更多反應……”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隨即展開。

作家奧利弗與妻子相愛多年,情投意合,生活令人豔羨。直到一天晚上,在一頓愉快的晚餐之後,奧利弗突然一拳打向妻子......

意外的家暴如同打開往昔的鑰匙,自此,所有與他有關的人悉數登場。他們口中的奧利弗各不相同,卻又有相似之處。如同拼圖一樣,奧利弗破碎的過往被一點一點拼湊起來……

博集天卷張錦涵推薦

公號ID:bjsyh2013

設計大師內田繁梳理日本戰後六十年美學潮流變遷,

探索日本設計的精神內核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日本設計六十年:1950—2010

[日] 內田繁∣著 張鈺∣譯

楚塵文化丨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9月

日本設計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作為一種文化力量,日本設計彰顯了怎樣的精神?日本設計大師內田繁以親歷者身份寫就的日本設計全書《日本設計六十年》,精選日本近六十年來重要的設計運動、設計作品、交流活動,展現日本工業界、藝術界、文藝界等通力合作,創造設計促使日本製造繁榮、使設計成為日本名片的努力和成果。不僅以出現在我們身邊的“MADE IN JAPAN”們為例,講述日本造物為何受全球歡迎的故事;還從歷史事件、社會變遷、生活方式轉變等角度介紹日本的設計歷史,引導我們思考什麼樣的設計才是讓人感到幸福的設計。

公號ID:ccbooks

貧窮,不意味著會被驅逐;

而一旦被驅逐,人就會越變越窮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美] 馬修·德斯蒙德∣著 胡訢諄 鄭煥升∣譯

理想國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7月

在這本精彩卻令人心碎的作品中,德斯蒙德帶領讀者走訪了密爾沃基的貧困社區,娓娓道來八個在絕境邊緣的美國家庭的故事。讀者將直面貧窮帶來的流離失所,見證匱乏者拒絕屈從的優雅身影。這是一本關於貧窮和驅逐的啟蒙之書,也是一部呼籲行動與改變的作品。

公號ID:lixiangguo2013

事實改變之後,託尼·朱特不畏懼修正自己,

亦不畏懼站在潮流的反面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事實改變之後

[美] 託尼·朱特∣著 [美]珍妮弗·霍曼斯∣編

陶小路∣譯

三輝圖書丨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月

本書是由託尼·朱特的遺孀珍妮弗·霍曼斯整理並作序出版的朱特的最後一本文集,收錄了朱特作為一位公共知識分子所寫作的諸多重要文章。這些文章記錄了他思想的改變軌跡,也代表了他對公共生活持續的、充滿熱情的介入。無論是談論巴以衝突中人類所面臨的道德困境,還是“二戰”中對自己國家猶太人的遭遇選擇性失明的法國人,抑或他所崇敬的加繆和奧威爾,朱特都帶著一種公正的視角、清晰的道德判斷和絕佳的智識標準。他提醒我們這個時代潛藏的危機,讓我們在走進21世紀時不忘回顧20世紀的歷史,亦使我們更加接近當下世界的真相。

公號ID:sanhuibooks

一本既專業又通俗的書,

可考據研究,可休閒閱讀,

實乃學術研究、居家旅行之必備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利瑪竇書信集

[意] 利瑪竇∣著 文錚∣譯 [意]梅歐金∣校

商務印書館

2018年9月

本書收錄了利瑪竇1580年至1609年之間從印度和中國寄出的50餘封信件,幾乎包括了目前已發現的所有利瑪竇書信,其中還有兩封信是從未公開發表過的。這些信的收信人包括利瑪竇的領導、師長、朋友、家人,內容多為傳教工作的情況彙報以及個人見聞,這些信從另一個角度還原出明末耶穌會在華傳教事業從無到有的大概發展輪廓,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公號ID:cpwenjin

在戰前,他們是帝國的寵兒,

在戰後,他們卻成了惡魔的孩子,

永遠被父親的命運糾纏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納粹的孩子們

[法] 塔妮婭·克拉斯尼昂斯基∣著 徐麗松∣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2月

1940年,這群德國孩子只有4歲、5歲、10歲。他們在戰爭中備受優待,因為他們擁有身居高位的父親。這些孩子分別是納粹要員希姆萊、戈林、赫斯、法郎克、鮑曼、霍斯、施佩爾、門格勒的子女。對這些孩子來說,德國的戰敗是一場風暴,是與家人的分離,是優越生活的終結,也是親身感受希特勒主義的恐怖。《納粹的孩子們》回溯了這些孩子的經歷,記錄了他們年幼時的家庭生活與成年後的人生。1945年以前,他們是英雄的子女,之後陡然淪為劊子手的後代。他們與父親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父輩的錯誤如何影響著後代的人生?

公號ID:spph_spph

每一道食物都是一場冒險。

舌尖上的記憶,他鄉里的故鄉。

一個英國女孩充滿酸甜苦辣的川菜情緣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魚翅與花椒

[英] 扶霞·鄧洛普∣著 何雨珈∣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7月

從英國到成都,從劍橋大學到四川大學,90年代中期英國女孩扶霞來到中國,經歷了一場美食歷險記。打從一開始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那食物有多麼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第一次與四川料理相遇時的神魂顛倒、親眼目睹雞鴨被宰殺時的驚嚇、體驗千變萬化的刀工、對養生飲食的歎服、品嚐珍稀野味時內心的道德兩難……吃的東西,代表了我們做人和自我認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一個英國女孩,來了中國,啥都吃了,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公號ID:stphbooks

關於英國自然風景的最佳作品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活山

[英] 娜恩·謝潑德∣著 管嘯塵∣譯

文匯出版社 | 新經典文化

2018年10月

《活山》是一本收錄流水、雪花、鹿鳴的風土故事集,透露了人如何在山中安眠、觀看、傾聽、觸摸和感受,乃至於如何存在。此書寫於二戰,因“不合時宜”而蒙塵半個世紀,但在近年受到了羅伯特·麥克法倫和珍妮特·溫特森的推崇,被譽為“關於英國自然風景的最佳作品”。在那個旅行文學與非虛構寫作還未被髮明、“現實”與“詩和遠方”還未被對立和消費的年代,人的寫作和存在是如此微妙和自由,《活山》正是其中的最美好的證據。

新經典文化·九月工作室編輯鄭科鵬推薦

公號ID:Thinkingdom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真的存在過嗎?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口岸往事:

海外僑民在中國的迷夢與生活(1843—1943)

[英] 吳芳思∣著 柯卉∣譯

新星出版社

2018年5月

這是一部英國漢學權威學者努力溝通中西文化的用心之作。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由此開啟整整一百年的條約口岸歷史。作者通過大量僑民的回憶錄、筆記,描述了僑民色彩斑斕的生活,見證了這一百年裡諸多歷史事件。作者是一位對中國歷史富有同情心的英國人,嫻熟中文,能熟練駕馭中美文獻資料,因此,本書填補了中國學者因語言材料所限,難以一窺海外僑民在中國多重景象的空白。

公號ID:newstarpress

一個壯觀的人類故事,

一本勇敢揭示以色列民族靈魂的震撼之作!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以色列:一個民族的重生

[以色列] 丹尼爾·戈迪斯∣著 王戎∣譯

宋立宏∣校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

以色列是一個小國,但建國以來一直吸引著世界的注意,既受到許多人青睞,也常常成為抨擊的對象。

為什麼國際社會如此關注以色列這樣一個小國?

為什麼以色列人在眾多關鍵問題上存在如此嚴重的分歧?

為什麼以色列會做出這些決策?它的未來將會怎樣?

戈迪斯帶我們重溫以色列歷史中的一個個里程碑式事件,向我們介紹一位位憑藉滿腔熱血和強大靈魂在關鍵時刻改變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他既向我們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為一個文化、經濟和軍事強國的,也指出了這個國家犯下的錯誤,追溯了其在國際上長期受到孤立的根源,解釋了為什麼這個在地球上最受憎恨的國家同時也是最受喜愛的國家之一。

公號ID:zjrmcbs

全球矚目的史蒂芬·平克重磅新作,

比爾·蓋茨最喜愛的一本書!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當下的啟蒙

[美] 史蒂芬· 平克∣著 侯新智 歐陽明亮 魏薇∣譯

湛廬文化丨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 1月

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對當前世界進行了全景式的評述,讓讀者瞭解人類狀況的真相、人類面臨怎樣的挑戰,以及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通過75幅震撼的圖表,平克論證人類的壽命、健康、食物、和平、知識、幸福等都呈向上趨勢,這種趨勢不僅限於西方,而是遍及全世界。這是啟蒙運動的禮物——理性、科學和人文主義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當下的啟蒙》憑藉智識深度和優雅文筆證明:人類進步的故事,是富有英雄色彩的,是光榮的,是令人振奮的。這個故事屬於全部人類,屬於任何兼具理性和生存慾望的有情眾生。雖然我們永遠不會擁有一個完美的世界,尋找一個完美的世界也是危險的舉動,但是,如果繼續運用知識來促進人類的繁榮,即將取得的進步則是無限的。

公號ID:cheerspublishing

兩屆普利策獎得主用細膩、

溫情的筆觸帶我們回望人類飛行先驅的光榮逐夢之旅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萊特兄弟

[美] 戴維·麥卡洛∣著 任燁∣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1月

飛機發明者展翅翱翔的尋夢之旅。本書的文筆細膩流暢,得益於作者麥卡洛深厚的歷史功底以及嚴謹的研究態度,本書非常好地還原了萊特兄弟在追逐飛行夢想過程中的艱難險阻與科技進步,閱讀此書,可以重溫那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黃金時代,重新審視人類進步的初心,獲取勇氣與力量。在這本扣人心絃的書中,歷史學者戴維·麥卡洛利用萊特家族大量的文獻材料,包括個人日記、筆記本和1000多封私人家庭書信,從人性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美國故事。

公號ID:citicpub

關於加繆的首部傳記,公認的經典之作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加繆傳

[美] 赫伯特·R. 洛特曼∣著

肖雲上 陳良明 錢培鑫 等∣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

2018年1月

本書是關於阿爾貝•加繆的首部傳記,也是公認的經典,被譽為“加繆傳記中極受歡迎的一部”。法語原著初版於1978年,近四十年來多次再版,已被譯成十幾種文字。長期旅居巴黎的美國傳記作家赫伯特•R. 洛特曼採用英美人撰寫傳記的嚴謹方法,努力貼近加繆的生活,向讀者揭示了一個在阿爾及利亞貧民區長大,經歷長期的貧窮、無盡的苦難,卻通過不懈的努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的成長曆程、創作歷程、生活歷程和心路歷程。

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書系營銷編輯甘歡歡推薦

公號ID:njupress

世界最著名古典學者之一集50多年工作成果寫成的打破傳統敘述的羅馬通史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羅馬元老院與人民

[英]瑪麗·比爾德∣著 王晨∣譯

後浪丨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8年11月

作為一個經歷了王制、共和制、帝制三種政體並持續存在超過千年的國家,古羅馬的歷史始終吸引著世人的思考和研究。作者選取羅馬的政治樞紐“羅馬元老院與人民”(SPQR)為切入點,充滿熱情地向讀者講述了羅馬的故事。不僅探討了羅馬如何從意大利中部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村落成長為疆域橫跨三大洲的帝國,還揭示了羅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取得的成就的。作者始終同時從外部視角和內部視角描述羅馬歷史的各個階段。同時,書中還滲透著強烈的現實關懷。

公號ID:hinabook

多位諾獎作家的創作標杆,

約瑟夫•羅特小說中譯本首次集結出版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羅特小說集

[奧地利]約瑟夫•羅特∣著 吳慎 劉煒 等∣譯

上海兩江人文藝術工作室|灕江出版社

2018年10月

羅特對哈布斯堡王朝時期德奧文化與歷史的反思極具深度與水準,他的系列小說通過普通人的起伏人生講述奧匈帝國沒落時期的歷史,折射了西方文明在近現代轉折時期的種種問題和困境,有著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羅特小說集》收入了約瑟夫•羅特不同創作時期的主要作品,可以讓讀者從總體上把握羅特的創作之路和寫作特點。當20世紀發生的一切成為歷史後,我們重讀羅特筆下的故事,則能對那個時代、那場戰爭災難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應能更好地理解羅特作品中人文精神和人文傳統所載有的價值和意義。

公號ID:liangjiangwuyu

福柯晚期講座集第二本,拜德雅持續增量中!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自我解釋學的起源:

福柯1980年在達特茅斯學院的演講(平裝)

[法]米歇爾•福柯∣著 潘培慶∣譯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拜德雅·人文叢書

2018年8月

本書收錄了米歇爾•福柯於1980年11月17日和24日在達特茅斯學院所作的兩次演講:“真相和主體性”與“基督教和坦白”。

此外,兩篇與這些演講同時的文字也收錄其中。

第一篇根據同年10月23日在伯克利分校所舉行的公開討論會整理而成,福柯在討論會上談及了坦白、自我技術等話題,並回答了相關提問。

第二篇來自邁克爾•貝斯於同年11月3日對福柯的採訪。

公號ID:paideia2015

德國電影新浪潮靈魂人物赫爾佐格唯一自傳性書籍,

全面回顧傳奇電影生涯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陸上行舟:赫爾佐格談電影

[德]維爾納•赫爾佐格 [英]保羅•克羅寧∣著

黃淵∣譯

雅眾文化丨上海三聯書店

2018年12月

《陸上行舟:赫爾佐格談電影》是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從影四十多年來唯一一部自傳性書籍,在本書中赫爾佐格全面回顧了自己的電影生涯,其中涵蓋了《阿基爾:上帝的憤怒》《陸上行舟》《卡斯帕•豪澤之謎》《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等代表作品的臺前幕後,以及他為拍攝這些作品而深入荒漠、雨林、高山等蠻荒之地進行的冒險與探索。赫爾佐格在這本書中給予觀眾的除了藝術上的啟示以外,還有超越電影與藝術的人生洞見。它關乎勇氣、真實與意志力,而這正是赫爾佐格那些“瘋狂行徑”背後的實質。

公號ID:epbookschina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布羅茨基、

“當代小說之王”納博科夫盛讚推薦!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愚人學校

[加]薩沙·索科洛夫∣著 [俄]卡琳娜·波波娃∣插圖

宋雲森∣譯

鹿書deerbook |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8年10月

《愚人學校》是一部打破了時間、空間以及線性思維方式的俄國後現代文學經典著作。它“就像是喬伊斯在俄國寫下了《尤利西斯》的最後一章”,整本書是從一個精神分裂的少年囈語開始的,他不斷地拾起散亂的回憶,而另一個自己則不斷地糾正他的回憶。因此情節是不重要的,少年的另一個自我一旦出現,那些事實都遭到了否定。主人公沒有線性時間認知的這個設定非常有意思,因為時間不重要了;死人可以和活著的人交流,所以生死也不重要;整本書的敘述者是個精神分裂的傻子,所以智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呢?是純真的情感,還有語言密度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和感受。

公號ID:deer-book

美國普利策詩歌獎得主史蒂文斯最全面的詩文集,

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馬永波精心譯作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我可以觸摸的事物:史蒂文斯詩文錄

[美]華萊士•史蒂文斯∣著 馬永波∣譯

商務印書館丨成都分館

2018年8月

本書由詩歌、文論、隨筆、筆記、日記與書信五部分,以及作者年表組成。“隨筆”包括作者答媒體問和受獎詞等來自第一歷史現場的資料,作者的詩學觀點得以集中呈現。“筆記”含箴言、札記及若干素材,雖是隻言片語但展現了極強的藝術性。“書信”主要收錄了作者的日記,及寫給妻子艾爾西和卡洛斯•威廉斯等詩人的重要信件,給讀者提供了另一條瞭解史蒂文斯的途徑。書籍設計別具匠心,書名附於凹凸的盲文之上,詩意可感可觸。

商務印書館成都分館總編叢曉眉推薦

公號ID:swysgchengdu

為中國讀者提供一條探究美國文化基因、

進而理解美國立國之本的研究通路

2018,我们守候黎明丨编辑推荐年度书单

阿爾比恩的種子:美國文化的源與流

[美]大衛•哈克特•費舍爾∣著 王劍鷹∣譯

新民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7月

本書從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一個重大問題,即美國自由體系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作者認為,1629—1775年英國向北美的四波移民潮深刻地改變了北美大陸。這四種文化在英屬北美紮下根基,最終成為英屬北美自願社會的基石。從文化意義上講,大多數美國人都是阿爾比恩的種子,無論他們的祖先是誰。本書對北美的民俗各元素進行了詳細考證,從宗教、地域、語言、建築、群居模式等多個方面釐清了美國文化的源流,闡發了美國早期四種文化傳統所內含的理念、互動融合的過程及其深遠影響。

新民說品牌總經理劉春榮推薦

公號ID:xinminshuo

本期內容由索·恩、社科文獻、博集天卷、楚塵文化、理想國、三輝圖書、商務印書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新經典文化、新星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廬文化、中信出版集團、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後浪、上海兩江人文藝術工作室、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雅眾文化、鹿書deerbook、商務印書館·成都分館、新民說聯合發佈。

歡迎更多出版品牌加入我們的薦書活動。如有意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文化中的政治》《守候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