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中的“長生不老仙丹”

1965年,考古人員在南京象山發現了一座東晉大墓,墓主人是和王羲之同一家族的王彬的長女,她孤身一人埋葬在了父母的墓旁,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她終生未嫁。在她屍骨的頭部附近,有一個直徑約10釐米的圓形漆盒,裡面存放著一些紅色藥丸。專家經研究確定,這些距今1600多年前的丹藥就是東晉時期非常流行的“長生不老仙丹”。根據墓主的墓誌銘記載,該墓主死於東晉升平三年,而那正是一個非常流行吃丹藥的時代。東晉時期,有錢有勢的達官貴人都經常服用這種丹藥,而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幾乎每天都在服用這種丹藥,以求長生不老。

千年古墓中的“長生不老仙丹”

千年古墓中的“長生不老仙丹”

後來,專家將其中的3顆紅色丹藥進行了化驗,發現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其中硫的含量佔13.0%,汞的含量佔到了60.9%,這是一種毒性非常大的化合物。在中國古代,為獲得長生不老仙藥,有許多道士一生都在煉丹。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撰寫的《抱朴子•仙藥篇》中,有用雄黃、硝石、豬大腸油、松脂等煉長生丹藥的記載。雄黃中含有大量的硫,硝石是強化劑,豬大腸油和松脂含有炭。顯然,長期服用用這樣原料煉出的丹藥,不僅不能長壽,還會令人中毒死亡。可嘆缺乏知識的古人,所服用的“長生不老仙丹”,竟然是“催命折壽藥丸”!

千年古墓中的“長生不老仙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