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甘肅甕福農化人

悠悠絲綢古道,巍巍祁連山下,甘肅甕福農化人滿懷著殷殷真情、在堅毅的目光中,邁著矯健的步伐、一筆一畫書寫著動人的篇章,敘寫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微笑在溫棚裡

呼呼的西北風在呼呼作響著,春天的腳步姍姍來遲,就像是一個含羞的小姑娘,不好意思見家中來的客人,躲在小屋子裡不肯出來。室外的溫度異常寒冷,溫棚裡卻是又溼又熱。得知甕福農化人員要來的音訊,民勤東壩鎮六壩村的種植戶們非常高興,好多村民已經成為甕福產品的鐵桿用戶。景天新、劉光祿、景天林等人嚐到了科學種植、合理選肥的甜頭,是新一代農民致富的帶頭人,只要甕福有普及農化知識、強化田間管理、新型肥料的施用等培訓機會他們都積極參加。


我們是甘肅甕福農化人

他們在大棚裡攀談著:經驗是漫漫積累起來的,種田就得不斷地學習。種得好,種得不好,差異很大。一個西紅柿棚有時相差就是一萬元的差異,種植不好有了嚴重的病蟲害,甚至就是絕收。

景天新非常健談,作為村裡致富的帶頭人,他多次參加省城、縣城、鄉鎮、村社組織的培訓學習,引以自豪的是他還去過全國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陝西楊凌,觀摩學習過。本來打算去蘭州辦事的他,聽說甘肅甕福的“專家”要來,他果斷地改變了行程。說起在民勤陶中園區參加了觀摩會後,回來後他就在蘿蔔上施用了甕福的新產品。事隔幾個月,說起來還是一臉的興奮和情緒高漲,“那些蘿蔔一個個就像小娃娃的腿,人見人愛,聽收購商說因為品質好,在西安、蘭州市場上很搶手”。他的民勤普通話讓站在他對面的村民開起了玩笑:話往好裡說,怎麼就陰陽怪氣的。對彼此熟悉的人來說,時常戲謔戲弄一下也是他們農忙或茶餘飯後的必修課。

對種植大棚有10年曆史的劉光祿來說,施用了甘肅甕福公司提供的套餐肥,使他受益匪淺。他說:“以前都是亂用,這個肥買點,那個肥用點,到頭來,錢花了不少,效果不咋的,今年別人給我推薦某牌子的肥料,從底肥到追肥總共算了2000多元,這樣的肥料我不敢用,一個大棚化肥的最低成本要在4000-5000元,後來我還是用了甕福的肥料。”大棚裡的西紅柿個頭均勻、掛果多、果子大,葉片厚實、結節短、莖稈從秧子的低端到枝頭一樣的粗壯。

問題突發在大棚裡

去年5月的一天,“叮鈴鈴,叮鈴鈴”一聲聲急促的響鈴聲在深夜急促地傳來,“小賀,試驗田的秧苗大量死亡,咋辦呢?”,接到電話的賀小云,再也睡不著覺了,雖然人躺在床上,心兒已經跑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武威的下雙鎮張泗村的小白瓜地,施肥方案是全盤考慮,斟酌再三制定的,經過了領導嚴格審核的,應該不會呀?實在等不到天亮了,清晨5點鐘,他就叫上區域的負責人趙述乾一起驅車趕往100多公里外武威的路上,快到大棚時,聯繫了戶主閆天明。

但誰知平時面目和善、態度和藹的老閆卻來了個大逆轉,急急趕到大棚邊卻變了臉,一口咬定要麼是肥施錯了,要麼就是量太大了。老閆放出了狠話,他種的可是高端的小白瓜,每公斤能賣10幾塊錢呢,地裡的損失全部由廠家賠償,否則就到處造輿論,甕福的肥料不好,不能用。

面對激動的老閆,小賀耐心地解釋:“閆師傅我們真不是推卸責任,這與這幾天天氣的連陰有關,你們應該要加強通風。這是田間管理上沒有跟上趟,你看在五六天前,你不是還給我打電話報告喜訊呢,說秧苗比別人家的長得壯,長得高。”老閆還是非常激動,“今天這棚裡你們也甭進去,再不要給我造成什麼病菌感染了。”小賀他們倆人心裡雖然憋屈,起了個大早,竟然連棚也沒進去,只能無功而返,按照原計劃返回永昌開展“四月八”的宣傳活動。

沒想到的是,就在瓜果成熟的季節,老閆用快遞郵寄過來幾個小白瓜給小賀,電話裡說:他的小白瓜上市早、品相好,價格每公斤比別人高几毛錢,鄰居們都羨慕得很,還說了些道歉和感嘆的話。小賀把瓜讓部門的人嚐了嚐,都說確實比市場上的好吃多了。

農化戰線上的後備軍 

甘肅甕福農化戰線上的賀小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90後作了個實實在在的榜樣。作為學化工的他,剛調入市場營銷部從事農化服務工作時,他茫然失措,不知從何處先下手。短暫的迷茫和彷徨後,他拿出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向書本學習、向身邊的師哥師姐請教。自費買來了專業書籍,並利用網絡的便利,跟著課件學習,投入了熱情,注入了年青人特有的不甘人後、積極進取的幹勁。抓住一切機會在下田地時向農業技術人員、農戶詢問發現的問題,尋求答案。

他和其它營銷人員一樣跑田間,跑市場,一年下來,他的工資收入較低,他沒有任何怨言,認為現在是打基礎的時候,首先想辦法讓自個兒學知識、長才能,積累經驗,讓自己值錢。由於農化服務的人員驟然減少,他肩上的擔子頓時沉重了許多。各個區域試驗田的配肥方案、跟蹤試驗田採集數據、組織營銷人員學習、新項目的申報等工作。那段時間他覺得有點喘不過氣,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驅使,他和自己展開了一場拼搏和較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間不夠用,利用晚上的時間加班幹,有時索性也放棄了週六週日的休息時間。公司七號渣場,定為試驗田後,他著手置換土地,設置壟高壟寬,按照事先預定的方案精準施肥,他全程參與了作物的發芽、成熟、收割,切實感受了豐收的喜悅。平凡永遠是人生的常態,在日復一日的錘鍊和學習中,他加強溝通,突出服務功能,成為了不可小覷的中堅力量。農民們評價他:認真、仔細、好學、全面。

他的願望是,假如有時間能夠經常到地裡跟農技人員學習積累一些有關種植、田間管理、農藥知識,有機會到專業的課堂上系統地學習該多好啊!


我們是甘肅甕福農化人


貼心服務 聚積人氣 建美麗鄉村 

田間地頭有個事,農化人員不管是在沙塵的瀰漫中、炎陽高照下,還是在大雨滂沱中,在主任工程師楊瑞山的帶領下,他們總會以專業的技術指導田間管理,解決問題。有時候到了田地裡,東家請、西家叫,邀請到自己的地裡去看看。每一家都相隔著好幾畝地,走下來,也是很長的一段距離。雖然張大叔、李大嫂,王大媽、趙大爺家的地裡都去過了,實在有點不想邁步了,但是,被農民肯定認可,那種感覺真的好。那種莫大的鼓舞,猶如給農化人員身上注入了雞血,他們覺得渾身都是勁兒,多麼累也願意去地裡看看,有時,只能責怪自己分身無術。

在農民大學的課堂上,授課的農化員看到了他們眼中對知識的渴求和深深的期盼,那是讓農化人前行的動力和不竭的源泉。甕福農化人不僅給鄉村帶來了新技術,更帶來了新的種植理念和思路。他們全力打造自己,學習在路上,成長在路上,服務在路上,成為一支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把適合農民需求的新技術、新理念帶到村裡,面對面、手把手地傳授給農戶,讓農民走上致富路,建設美麗鄉村是他們的心願。

農化人堅信:貼心式的服務贏得了越來越多農民朋友的信認和依賴。誠信是金,你首先要讓別人信任你,只有別人信任你了,他才會要你的產品,接受你的服務。沒有信任,就沒有交易。讓農民覺得你產品可靠,人更可靠,產品重要、人品重要、技術重要、態度更重要,一定要讓鄉親們省心省事省錢,用善良、真誠、知識、親和力贏得更多人心。

“甕福服務”正在成為一張響亮的名片,深入到河西大地鄉村角落,嵌入到老百姓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