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快來看一下你在京劇中是什麼“臉色”

人生如戲,快來看一下你在京劇中是什麼“臉色”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 百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這首耳熟能詳的京歌《說唱臉譜》,運用京劇和流行歌曲結合的方式,借鑑於京劇唱腔和旋律,把中國傳統戲曲元素巧妙的融入歌曲之中,整首歌聽起來朗朗上口、妙不可言,深受人們喜愛。今天來跟大家講一講中國另外一種傳統藝術——臉譜

人生如戲,快來看一下你在京劇中是什麼“臉色”

臉譜,是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通俗一點講臉譜就是戲曲中某些角色臉上圖案,用來表現人物性格特徵。臉譜分為四種:生、旦、淨、醜。“生角”、“旦角”面部妝容簡單,略微施脂抹粉,叫作“俊扮”、“潔面”。而“淨角”與“丑角”面部繪畫複雜,特別是淨角,都是重施油彩,圖案非常複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淨的面部繪畫。而“丑角”,因扮演戲劇角色,會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人生如戲,快來看一下你在京劇中是什麼“臉色”

不同顏色的臉譜,象徵著不同人物性格。紅色臉,象徵忠義、耿直、血性,代表人物“三國戲”裡的關羽。黑色臉,象徵嚴肅、不苟言笑、中性,代表人物“包公戲”裡的包拯,又象徵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三國戲”裡的張飛,“水滸戲”裡的李逵。白色臉多象徵奸詐多疑、兇狠、含貶義,如:“三國戲”裡的曹操、《打嚴嵩》中的嚴蒿,秦檜。藍色臉,象徵性格剛直,桀驁不馴,如《連環套》裡的竇爾墩。

人生如戲,快來看一下你在京劇中是什麼“臉色”

臉譜具有美與醜的矛盾統一、角色的性格關係的密切的特點。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迷朋友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範圍非常廣泛,被世界公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識之一。臉譜藝術來源於舞臺,在一些大型建築物、傳統餐館、藝術展覽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這些都遠遠超出了舞臺應用範圍,足可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同時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人生如戲,快來看一下你在京劇中是什麼“臉色”

臉譜藝術,起源於中國戲曲。從戲劇的角度來講,它是性格化的;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它是圖案式的;從文化角度來說,它是深有內涵的。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臉譜藝術以中國文化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現著中國文化特有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