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反磁力城市:“大城市病”的药方,用错了也致命!

「剖析」反磁力城市:“大城市病”的药方,用错了也致命!

城市由人组成,人会生病,城市也一样会生病。

近年来,社会各界围绕“城市病”的讨论不少,一个流行的观点是,当城市人口增加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房价、污染和拥堵等“城市病”,因而在政策上常常会形成以控制人口数量来治病的思路。

但是,在空间均衡的状态下,发展与人口数量往往是不可分割对立的两方:一个城市的建设需要劳动力,为了留住劳动力,需要创造宜居环境;一个环境宜居、经济发达的城市必然对于劳动力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人口一旦暴涨,超出了城市的承受范围,又会破坏城市的和谐氛围。对于此,许多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制度成本,但这样一来,不仅社会和谐的目标难以实现,还牺牲了平等和公正。

大城市病要怎么治?这还要从城市病的根源开始说起。

“怪你太过美丽”

「剖析」反磁力城市:“大城市病”的药方,用错了也致命!

城市就好像是个巨大的“磁场”,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生存资源,靠近山川河流等优越自然资源的村镇容易吸引周边的人口聚集,发展为大城镇。如今,城市的吸引力包括了更多方面,从基础的城市建设,到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一个完善的城市城市会向外放射出强烈的磁力,吸引着周围众多的人力与资源。一旦被吸引到城市里来,便会被磁化,从而与城市原本拥有的人才与资源一起放射出更强烈的磁力。久而久之,城市规模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都是超大规模的城市的原因。

然而,大城市病的产生正是因为城市过于“诱人”。对比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建设、资源增长速度较慢,因此一旦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原本的平衡格局被打破,就会出现大城市病,病征包括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教育医疗资源紧张等,进而影响城市人的心理,“逃离北上广”正是这一负反馈的体现。

城市不发展不建设当然不行,建设得“太美好”又会有各种问题,如何解决大城市病呢?

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成本

「剖析」反磁力城市:“大城市病”的药方,用错了也致命!

说到底,城市的人口数量必须与规模、资源数相匹配。当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时,就需要有一个新的聚集区来消化新增长的人口,进而发展为新的城市。这就是“反磁力城市”,也是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积极发展建设“飞地园区”、“新城”的原因。但为何这些园区和新城的发展多年来一直都不成规模,无法起到纾解中心城市压力的作用呢?一个重要而常常被忽视的因素是,市场经济机制下人的行为意愿。

「剖析」反磁力城市:“大城市病”的药方,用错了也致命!

以上海为例,上海是即为典型的单一中心结构城市,截止到2017年底,上海中心城区中,虹口、黄浦、静安三个区的人口密度值在3万人/平方公里上下,其中虹口区更是达到了3.6万人/平方公里。与此同时,郊区的人口密度大多在3000人/平方以下,其中崇明仅592人/平方公里。曾有机构对上海中心城区即外环线以内的区及宝山、闵行和浦东新区的外环线以内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8%的被调查者不愿去新城居住,这其中有75.7%的人认为新城与市中心的交通联系不便,其它的6个被提及的重要原因分别是新城购物不方便、远离亲友、子女教育设施不理想、文娱设施不足、医疗条件差和就业机会少。直白地说,空间距离增加了新城居民获取服务和信息的成本。

中邺观点:先“反磁力”才能是“城市”

「剖析」反磁力城市:“大城市病”的药方,用错了也致命!

回过头来看“飞地园区”和“新城”,大部分都在远离中心城市、配套未完善、资源较贫瘠的地方,由区政府开发、市级机关分头管理。行政上的不统一导致新城和主城之间缺乏政策合力:市民们常常会看到郊区的某个区域为定义为“新城”,但工业、大学、高等级医疗机构乃至经济适用房的郊迁,都没有很好地考虑向重点新城倾斜。

有的城市甚至选择了多个区域作为新城的发展地点,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聚焦,导致资源过于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放大效应。诸如此类的案例见得多了,“新城”在人们心中更多地变成了一个政策概念,而不是一个全新的宜居地。

“反磁力城市”的前提是“反磁力”,也就是新城必须具有抵抗中心城市磁力的能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让新城的各项功能齐全,并且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尤其在某些经济较发达、产业较密集的城市发展的新城,需要有为周边的经济体服务的能力。具体到行动上,就是针对性地对新区增加投入、推进体制创新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使其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环境更美好,吸引更多的人到新区就业和居住,吸纳各种要素向这里聚集,让“新城”成为真正的宜居宜产的城市,而不是只是政策导向下的摇摇欲坠的风向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