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村民进城遇到奇人托他捎信,信扔到水面上打个旋就沉了下去

故事:村民进城遇到奇人托他捎信,信扔到水面上打个旋就沉了下去

采风奇谈:憋宝避水珠(上)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的刘大壕村有个大水塘,水塘面积差不多有半平方公里大小,每当夏季,水塘里就长满了莲花,所以当地人都叫它“莲花泡”。

据老辈人讲:这个泡子在开荒占草时就有,究竟是哪个年代形成的,谁也不知道。不过以前可比现在大得多,而且里面也不长莲花,泡子里的水都是墨绿色的,四周齐边到沿,水深不知底,终年不冻。当地人谁也不敢下去洗澡游泳,不过哪家也不必担心,因为凡是不小心落水的孩子或是大人,就像水里有弹簧,准能把你排到岸上来,所以当地人都说泡子里有神。逢年遇节都来烧香上供,求泡子里的神保佑一年里风调雨顺。说来也灵验,这里果然年年雨水调和,五谷丰登,家家户户日子都过的相安自得。

直到满清中期,这里出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使泡子变成了今天这样。说起来,在当时的泡子北面住着一个大户人家,当家的名叫张来喜。那时候,这里住的人家并不多,除了几十里之外有两个小集镇外,附近方圆几百里都没有大城,要想做稍大一点的买卖,或者买些贵重物品,就得赶上大车,走五百多里路去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这一年春节眼看快到了,张来喜带着伙计,套了三挂大车,车上装上烟、麻和各种土特产去奉天赶集卖货,顺便再买回这边短缺的东西,顺带着置办些年货。到了奉天卖完东西后,张来喜突然想起小老婆在他出门前,让给她捎回一副金耳环,于是就在城里找到了一家珠宝店。

一进门,掌柜的打里边便迎了出来。这个掌柜的五短身材,留着两撇小黑胡子,最令人注目的是,是他长了一对儿滴溜圆的小眼睛。

“这不是张大爷吗?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掌柜的这么一寒暄,可把张来喜弄糊涂了。心想:我离这可有五六百里,我根本就不认识他呀,可他怎么对我这么热乎呢?而且还知道我姓张?真是怪事!

还没等张来喜缓过劲来,那个掌柜的马上吩咐伙计看座倒茶,令厨房做饭烫酒。

张来喜稀里糊涂地被让到了后殿房,两个人落座之后,掌柜的说:“张大爷,你可能不认识我。我就自我介绍吧。我姓王,就住在你家前院儿。你忘了?小时候你掉水里还是我救你上岸的呢!”

说到这儿,张来喜终于明白了。原来他小时候的确有一次掉到了泡子里,当时就觉着有人从底下一推他就上来了。原来……原来……他姓王,看这个长相不用说,准是泡子里的王八精啊!怎么跑到这里来做买卖了?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可没敢说破,就应酬说:“哎呀,你看我这个人就是忘性大,连老邻居都不记得了。”

张来喜在这里喝了一顿酒,临走的时候,王掌柜的给挑了一副最大最好的金耳环递给了他,并求他给家里捎封信。

这一下张来喜更懵了,他要是王八精,那这信可往哪儿捎呢?

王掌柜的小声告诉他说:“你就到泡子边大声说,老王家奉天来信了,然后把信扔到水里就行了,不过可得夜深的时候去,千万别让人看见。哎!对了,我在信上已经说了,什么时候你缺钱的时候只管到我家去借!”

张来喜不解地问:“那可咋借呀?”

王掌柜告诉他,只要他到泡子边烧上三炷香,对着泡子说,老邻居,我手里缺钱了,你借给我点!只要你说个数,借多少都行,包您满意,不要利息,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还。

张来喜一一记下了。

回到家里,当天夜深,张来喜看四周没人,就站到泡子沿说:“老王家奉天来信了!”说完把信扔进了水里。

借着月光,只见那封信在水面上打个旋儿,然后就沉了下去。

俗话说:家趁万贯,也有个凑手不齐。开春种地的时候,张来喜真的缺钱花了,他一连几天犯愁,突然想起了在奉天王掌柜说的话,仍然有些半信不信,决定晚上去试试。

到了深夜,张来喜来到泡子边,烧了三炷香,又磕了一个头,对着泡子说:“老邻居,我这阵子手头紧,请你借给两个钱,不用太多,有十两银子就行!”说完,他又冲泡子磕了个头。

说来也奇怪,只见泡子里一翻花,从水里浮上一个红布包。这个布包一直漂到张来喜脚下。

张来喜伸手拿起来一看,里面果然包的是雪花白银,回家一称,正好十两。乐得他一宿没睡觉,不过这事他对谁也没说。

打这以后,张来喜缺钱就借,有时候不缺钱也借,开始是几十两,后来一借就是几百两,上千两……借多少有多少。总而言之,这泡子成了张来喜的聚金盆,张家从此财越发越大,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大富户。

更多精彩好看的故事,请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后看“专栏”,列表中找《半闲杂俎》,已更新72章了。此书首发在专栏,小说连载与专栏所属不同频道,专栏章节更新一个月后方能在此二次更新,故相对缓慢,望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