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播·傾聽內蒙古」草原七日談——遇見

7月17日,中國廣播聯盟走轉改大型採訪活動——“傾聽內蒙古”在首府呼和浩特啟動。內蒙古臺推出系列報道《草原七日談》,和聽眾朋友分享各路記者的採訪收穫。今天的主題詞是《遇見》,當全國各地記者遇見草原,他們會發現什麼呢?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現在您聽到的是內蒙古馬頭琴傳承人莫德樂圖演奏的《讚歌》一曲,悠揚的樂曲從馬尾編制的琴絃上拉出,讓人有種置身大草原的奇妙感覺。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17號,承載著青城的歷史印跡,我們第一路採訪團一行九人來到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盛魁文創園,這裡由30多個各具蒙古民族風情的博物館集納而成,將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市場接軌做到極致。在馬頭琴博物館裡,我們從這一古老的樂器身上的演變歷程,看到了當地文化的交融、傳承與創新。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馬頭琴博物館執行館長李磊:我們館裡經常做一些沙龍,把這個通過視頻通過微信傳播出去,讓大家更多的瞭解它,從開始我們建館初期就是遊客零星的,逐漸的人特別多了。

在大盛魁文創園裡,有一家仿真工藝品店,這裡的一件蒙古包還原版工藝品造型系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正在編制縮小版蒙古包的第五代仿真微型工藝傳承人齊田倉介紹說,這是他用非遺技術真實的再現當地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目前,他已走進多家高校等地去傳授這項技能,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齊田倉:必須根據我們的市場同步走,另外還必須有民族特色。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黨組成員胡少戡:目前大家看到我們這個產業園業態擺佈幾乎涵蓋了我們本地區的各項專業的有特點的傳出人和製造和展示。這個綜合體裡引進了優質的資源,從孩子開始,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從產業的角度講,培養潛在的消費者!

(湖北之聲記者馬豔、彭睿)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茵茵綠色,皚皚山峰,天高雲淡,一望無垠。伴隨著一路耳熟能詳的蒙古族民歌,輝騰錫勒草原盡收眼底,映入記者眼簾的,是飽滿的綠色、眾多的服務設施,還有天南海北操著各種口音的大批遊客。

“這邊有它的特點,像朱自清說的那樣“一碧千里而閉目茫茫”,還是很美的,很舒服。”

“挺爽的,很好玩,坐了小火車,坐了畜力車,覺著風景好風景美,期待更美。”

7月的草原是最美的季節,也是鮮花最多的時節,在大草原上,能坐著小火車慢慢淌過綠草甸,乘著高空纜車緩緩滑過青草地,那是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事情。新疆有著名的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但坐火車乘纜車在草原上觀光還是第一次,別有一番韻味。輝騰錫勒黃花溝草原旅遊區副總經理範志剛告訴記者,這幾年,景區投入大量資金改造,效果明顯,全域旅遊呈現井噴式增長。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新疆臺記者景磊採訪照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範志剛:增加了體驗的項目,從原來1.5公里延伸到16公里,把地質公園、白樺林、草原、風車打造到一個景區裡面。第二新增了相會敖包的演出,今年從目前來看增長了40%人流量。

(新疆臺記者景磊)

敕勒川這一區域自古以來便是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交融、共生的地帶,遊牧與農耕兩種文明在這裡交織、融匯,誕生了燦爛的文化。可以說在農業發展方面,內蒙古自治區既有得天獨厚的傳統優勢,同時又面臨著產能單一、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的現實難題。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位於包頭市九原區的打圪壩新村,以前就是“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2013年9月,當地政府聯合農民合作社共同打造了信步閒庭採摘園,讓老百姓的收入跟著翻了幾番。園區負責人介紹說:“以前經營大田時候,收入少,大約在人均一萬元左右,現在加入了我們這個合作社收入可以達到兩萬元左右”。如今,這個集觀光、採摘、餐飲、休閒於一體的多功能示範區,不但讓村民們脫貧致富,還讓“生產在家,服務在社”的模式深入人心。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當地村民竇寶中:以前沒加入這個模式之前,咱們就是種大田,收入也就是個萬兒八千,自從咱們加入合作社,起碼能分紅, 咱們又從城外面引進的火龍果啊這些,都給咱們帶來經濟效益,再一個有富餘勞動力我們還可以來這兒打工,年底還能分紅,幾項的收入你加起來看提高了多少!所以說都是黨的政策好,對農村的扶持力度也大”。

「爱播·倾听内蒙古」草原七日谈——遇见

改革奮進在路上,轉型發展沒有中場休息,美麗鄉村的鉅變,正是內蒙古自治區改革發展的最好見證。

四川臺記者孫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