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中國古代的文人,可能給現代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儒雅的書生形象。他們手持書卷,對酒當歌,慨嘆人生幾何。他們訪遍名山大川,橫看成嶺側成峰。他們湖心亭賞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即便是落魄的詩人也自有一番傲骨,他們零落成泥碾作塵,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就是詩人的情懷。不僅如此,他們所傳播的正能量更是感染了無數的後代,他們好多詩句鼓勵著現在處於困境中的人們。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雖不處於同一時代,但是歷史卻總是驚人的相似,困擾著人們的事情往往大同小異。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裡提一下蘇軾的詞《定風波》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狽, 餘獨不覺。 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瀟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詞或文章,總是可以給人們無限啟發。蘇軾是一個瀟灑的詩人,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蘇軾卻不覺。並不是不覺,而是詩人樂觀的心態,帶我們欣賞詩人的人生感悟。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即使暴風雨如何猛烈又怎樣,只要不去理會,繼續前進;即便是竹杖芒鞋,也自有一番滿足。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每每讀到此句,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值得恐懼和擔憂的了。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蓑煙雨,避免不了,何不坦然面對。畢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生,本來就沒有過不去坎坷。多麼困難的事情,都如暴風雨一樣,即便來勢洶洶,但也有結束的時候。每每讀到《岳陽樓記》時也有如此感觸。“若夫淫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日星隱曜, 山嶽潛形; 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 則有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感覺范仲淹寥寥幾筆,將悲觀的心情描繪到了極致。初讀此段內容,感到內心。無比壓抑。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登斯樓也,或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或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外界只是因素,喜憂卻在內心。 即便杜甫自經喪亂少睡眠, 卻依然憧憬著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這就是詩人的情懷,無論自己身處怎樣的情景,卻總能以一種超脫的眼光看待世界 ,眾人眼中看到的是暴風雨,詩人的眼裡看到的是暴風雨後的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