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款iMac 27定製版體驗:大的就一定好?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今年7月初的時候,媒體愛範兒發表了一篇iMac 2017的體驗文章,看完後筆者對其心動不已。心動的原因?在之前的的文章我曾有表露過,一是之前購買的15年乞丐款Macbook Pro內存吃緊,看到飄紅的內存提醒一陣無奈;其次,由於配置原因,這款Mac在渲染和導出視頻時異常吃力,每次導出上G的視頻時風扇就呼呼作響。

於是,筆者不時在家裡女王大人面前表露“老Mac力不從心、新iMac不錯”的隻言片語。何其精明的大人表示,“不許買iMac,自己找解決辦法”。再然後,我便買了一款8T的硬盤權當解決方案。最後,筆者買了27英寸的iMac 2017。

關於選購

在聊外觀之前,關於價格和配置筆者跟大家交代下。

為什麼不是Win筆記本,或者臺式機?這主要是因為視頻製作軟件。在全面轉向FCPX之前,筆者用的其實是PR,在實際接觸兩款軟件後個人覺得FCPX更人性化、界面更友好。同時,macOS系統的加成讓FCPX運行很穩定,接觸軟件半年多時間裡幾乎沒有崩潰和卡死。而如果換Win設備,就註定與FCPX絕緣同時還要面臨卡死、崩潰、突然死機等突發狀況。所以,打一開始筆者就撇開了入手Win這個想法。(個人愚見,歡迎大家理性探討)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圖源Youtube

為什麼是27寸而不是21寸?這個問題個人其實糾結了許久。之前接觸過一款27寸顯示器,筆者和家裡女王都覺得27寸太大,所以我提起買iMac,家裡那位就極力反對買27寸。實際上,筆者也去蘋果店裡體驗過這兩款,21寸其實夠用、顯示面積更寬,不會像13寸的RMBP那般捉襟見肘,有時候視頻素材多了還得挪來挪到處找。

至於為什麼最終選擇了27寸?一是出於顯示方面的考慮,27寸帶來的顯示面積比21寸還要大,剪視頻更方便;另一方面,筆者真心放不下5K這一大亮點,想體驗體驗大概是當今最好的一體機顯示效果。

配置方面,出於視頻製作的考慮筆者選擇了定製,具體如下:

  • 4.2GHz 四核第七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4.5GHz)

  • 8GB 2400MHz DDR4

  • 256GB 固態硬盤

  • Radeon Pro 575 圖形處理器 (配備 4GB 顯存)

  • Magic Mouse 2

  • Magic Keyboard 鍵盤 - 中文 (拼音)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這個價格是基於中配進行的定製,蘋果官網正價18928元、教育價17373元。筆者沒有趕上開學季,碰巧在貼吧找了個吧友轉讓EPP資格,遂以16089元的價格拿下(當然,給了一定的報酬)。現在想來自己也是膽大,對方有朋友在蘋果直接EPP下單,我這邊郵箱收到鏈接後就直接付款,中間給了一張訂單截圖。

外觀 | 停航母妥妥的

OK,羅嗦了一大堆,下面上正菜。

因為iMac到手已經快倆月,外包裝筆者就不再進行展示了(大家看外觀裝展示文也看煩了吧?),直接來看外觀。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儘管是2017款,但其實這款iMac依舊沿用的是三年前的設計。筆者最近在追《獵場》,這個15年拍攝的電視劇中間iMac亮相的次數不少,發現老款的iMac和現在的新款沒多大區別。言歸正傳,新款iMac依舊是全金屬+玻璃結構,中部隆起,邊緣厚度5mm。不亮屏的情況下還是很亮眼的,有著較強的科技感、設計感。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但亮屏之後,就漏了餡兒。無力吐槽,到了2017年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都在追求窄邊框的大環境下,蘋果依舊在iMac這條產品線上我行我素,這能夠“停航母”的邊框顯得格格不入。有趣的是,iPad、MacBook產品線卻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邊框縮窄。

過寬的邊框除了視覺上的難看之外,也增加了整機的體積:27寸的iMac三圍51.6*65.0釐米,重9.44千克。一句話總結,又大又沉。說到這提醒大家一下,搬它的時候請務必小心些,這款iMac不僅沉而且邊角有些過於鋒利,筆者在搬它的過程中就兩度劃傷了手指。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正面很簡潔。額頭上有一顆攝像頭,筆者開了幾次微信視頻,夠用。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iMac的連接端口都藏在機身後方,數量還算豐富:4 個 USB 插口、SD卡插槽,而此前的兩個Thunderbolt 2接口被USB-C接口所取代。這兩個USB-C接口提供Thunderbolt 2兩倍的顯示帶寬,能外接2臺4K顯示器和1臺5K顯示。另有一個千兆以太網口。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背部中下部分還隱匿了倆接口,分別是電源線接口和內存拓展插槽。後者是27寸iMac獨有,這也是我當時定製僅選擇8GB基礎版的原因,自己後續可以去首富家購買相同內存條手動加上。

屏幕 | 幸福的小煩惱

前面說到,27寸5K的屏幕是筆者選擇這款iMac的重要原因,但實際用下來喜憂參半。

相比上一代,新款的iMac亮度提升了43%,最高達到500尼特。這個亮度是完全夠用的,平時我甚至只調到80%左右的亮度,除非白天外界光太強烈的時候。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顯示屏分辨率為5120 x 2880,像素密度達到218ppi,儘管比我之前的13寸MacBook Pro要低一些,但是人眼面對27英寸的距離是遠遠大於MacBook Pro,所以“遠看”起來也非常的清晰、細膩,這是iMac屏幕留給我最深刻的地方。至於蘋果官方所說的P3廣色域、支持10億色彩,在默認桌面圖片下的確能感知一二,iMac圖片暗處細節更多、色彩更豐富。

上面提到的都是喜,下面該說憂了。

5K屏幕呢,確實給用戶帶來了極致的細節和出色的觀感,但這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的圖片分辨率要足夠高、視頻分辨率要足夠高,否則點開了全屏看圖片和視頻其實反而是一種折磨。舉個例子,筆者把一張2K分辨率的圖片放進PS裡,感覺還不錯、挺清晰的。但是當我在桌面用圖片瀏覽器打開全屏展示,圖片卻模糊了起來。還有,現階段國內主流視頻基本只提供1080p片源,看視頻筆者基本只開著小窗,不敢點開全屏觀看。

原因在於,屏幕分辨率太高,如果圖片/視頻分辨率過低的話,像素不夠用不能實現點對點播放,所以最終呈現的效果模糊,迫使你提高眼鏡對照片和視頻的要求。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幸福的煩惱”吧。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除此之外,27寸天然的優勢在於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同樣是FCPX、Lr等軟件界面,操作起來更順暢、便捷,不需要像之前13寸的RMBP那般挪來挪去,iMac一屏就能顯示完(尤其是在Lr中)。但,日常瀏覽網頁就有點浪費了,通常左右兩邊有著巨大的留白。而如果雙開軟件(比如一般瀏覽網頁一邊打字)就不存在這種情況,還能提升工作效率。

性能 | 野蠻性能,靦腆功耗?

這次iMac的CPU也同步升級到了Intel最新的第7代酷睿處理器,核心代號「Kaby Lake」。樓主這臺是4.2GHz 四核第七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 (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4.5GHz),搭配農企的Radeon Pro 575 圖形處理器 (配備 4GB 顯存)。

筆者用Geekbench和Disk Speed Test分別測試了CPU性能和讀寫性能,具體的數值如下所示: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現實情況是,FCPX剪視頻很順暢,給視頻加轉場、特效基本不需要等待。另外,導出視頻的時間也縮減了不少。除此之外,日常使用很流暢很順滑。哦對了,硬盤讀寫性能再跟大家交代下,出於省錢和容量考慮筆者一度打算選擇1Tb FD版,但在瀏覽了不少網友的評論之後放棄,遂選擇了256GB SSD。

應該說這塊硬盤的讀取速度相較我之前的RMBP感覺都挺快,iMac有處理器的加成打開FCPX並載入資源還要迅速些,拷貝大型文件或者圖片,雖說不是轉瞬即至,但轉身瀏覽一會兒網頁就聽懂“Duang”的一聲提醒我傳輸完成,所以整體速度讓我挺滿意。

其他

其他方面,似乎沒有什麼太多可說的。

內存。最近開啟PS、LR、FCPX、Chrome等軟件後,Clean My Mac提醒我內存飄紅,因此加內存很有必要,8GB確實不夠看。另,據說內存要降價...

系統。沒有升級最新的High Sierra,因為之前RMBP升級之後LR老是閃退,所以到手10.12.6一直用到現在。系統本身沒太多可說了,在公司Win和Mac之間切換沒有什麼不適(鼠標上下滑除外...),用下來Mac的穩定性是我最滿意的,辦公有了Office三件套基本夠用。只是,市面上部分軟件/遊戲只提供Mac,這讓我有些無奈。比如吃雞,我就只能看朋友玩。打算裝一個虛擬機,以備不時之需。

2017款iMac 27定制版体验:大的就一定好?

△最後,超級心水的iMac Pro鎮樓(圖源95toMac)

其他...暫時沒想到,有想了解的朋友在評論裡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