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路燈,沒行人,七旬老太被撞後過世……交警依靠一塊塑料碎片破了案

村道旁,七旬老太被撞倒在地,送醫途中不幸死亡,而肇事者卻逃之夭夭。因事發夜晚,地處偏僻,沒有路燈,也沒有目擊者,奉化交警在接下來的五天五夜裡上演了一出《刑事偵緝檔案》,僅憑遺留在現場的半塊拳頭大小的塑料碎片,最終破獲這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逃逸案,為逝者討回了公道。

現場昏暗,無目擊者,僅找到遺留的塑料碎片

事情要從1月14日說起,當晚6點36分,奉化交警尚田中隊接到報案稱,在尚田鎮沙棟頭村附近有一老太倒在路邊,身上斑斑血跡,昏迷不醒。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進行勘查。

事故發生地處於尚嶺線9km+745m處,道路兩旁無路燈,能見度十分微弱。只見一老太斜躺在路邊,一動不動,頭部處有一灘血跡,雙手擦傷,左腳鞋底有明顯的向前滑行痕跡。

沒路燈,沒行人,七旬老太被撞後過世……交警依靠一塊塑料碎片破了案

在她周圍,碎小的塑料殘片散落一地,經民警現場分析確認,殘片屬於電動自行車外殼碎片。綜上線索,基本斷定這是一起電動自行車肇事逃逸案。不幸的是,老太在送醫途中停止了呼吸。

現場除了碎片別無其他,可奉化有30萬輛電動自行車,要揪出肇事車輛談何容易?大隊迅速抽調事故民警成立專案組,分析案情,介入偵破。

由於案發地處偏僻,民警尋訪多時,都未能找到目擊者,而在監控排查中,也只在一個路口處發現受害人經過的身影。僅有的線索為偵破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民警決定再次前往現場,看看是否還能尋到其他遺漏的線索。

現場,民警在事發路段旁的一排水溝處發現一塊半個拳頭大小的塑料碎片,從材質上來看,與當時老太身邊發現的碎料殘片幾近相同。

沒路燈,沒行人,七旬老太被撞後過世……交警依靠一塊塑料碎片破了案

多日調查尋訪,這塊碎片成了破案的突破口

這塊碎片也成了案件的突破口,民警帶著它找到附近幾家電動自行車行詢問對比,又前往奉化周邊的生產廠家進行調查。根據一位老闆提供的信息,民警還聯繫到其他城市的供貨廠家。終於,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

台州溫嶺一家生產廠家確認這塊碎片就是自己廠裡某一型號車輛前殼內架上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條線索為民警確認了肇事車輛的具體車型。這個廠家還熱心地寄來了該碎片車架骨模板,為辦案提供了更直接的幫助。

於是,民警再次排查事發路段過往的電動自行車,鎖定其中幾輛外觀相似的車輛,並迅速走訪附近幾個村莊進行大規模的排查。可走訪下來,還是沒有發現疑似嫌疑的車輛出現,案情似乎又陷入了中斷。

既然附近村莊沒有嫌疑車輛的影子,那會不會是周邊其他更遠一點的村莊呢?

沒路燈,沒行人,七旬老太被撞後過世……交警依靠一塊塑料碎片破了案

這個猜想無疑是加大了排查難度,但辦案民警絲毫不敢鬆懈,繼續反覆查看周邊其他路段的監控視頻,終於有所發現。在案發前,一輛該型號的電動自行車經常出現在距離案發現場相對較遠的村莊,可案發後再也沒見過蹤影。

上週五晚上7點,民警根據監控線索順藤摸瓜,在尚田鎮廣渡村鮑村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應某。在應某家中,民警找到了他的電動自行車,並對比其與現場採集的殘片,兩者缺口正好吻合。面對這鐵一般的事實,應某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沒路燈,沒行人,七旬老太被撞後過世……交警依靠一塊塑料碎片破了案

據應某交代,事發當天傍晚5點45分,他駕駛電動自行車從家裡出發,打算前往尚田鎮場上村辦事。“晚上6點多時,天比較黑了,而且車速也有點快,當我發現這個老太時,剎車已經來不及了,一頭撞了過去。”他說,當時心裡很慌,下車查看發現四周並無其他人,再看看自己的電動自行車,似乎沒有缺損的情況,於是就迅速逃離了現場。因為害怕漏出破綻,這輛車之後就放在家裡不敢再開。

被逮捕後,應某坦白,他知道這麼做是違法的,但當時想到的是女兒還小,父母年事已高,就只顧著逃了。卻萬萬沒料到,奉化交警僅僅是憑著一塊掉落在現場的塑料件就能追蹤上門。如今,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嚴懲,後悔也晚了。

寧波晚報記者 陳燁 通訊員 何淵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