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誠然,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作為長期活躍在電力行業一線的設計團隊——中國能建旗下的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他們在班組建設方法、生產經營、科技創新、管理提升、精神文明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喜獲2018年度“中國能建先進班組”榮譽稱號。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呢?2019年1月21日,讓我們走近這個團隊,聽聽他們的故事。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日常工作照


活水源頭:創新的“排頭兵”

宋朝理學大師朱熹曾有一句名言“為有源頭活水來”,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來,即要求一個企業不斷創新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送電土建室作為活躍在一線的“排頭兵”,始終將創新作為班組發展的理念,成為“活水”的重要“源頭”。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也是之後“一帶一路”宏偉構想的第一站。

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敏銳的抓住時代潮流,浩浩蕩蕩的進軍海外產業。

“我們搶得了先機,在國內較早大規模開展海外輸電線路工程,這與我們提早佈局,加強創新,做好技術儲備密不可分。”提到幾年前的往事,第一個擔任國外工程主設人、並快速成長為班組帶頭人的白強仍然很興奮。在無工程經驗、無資料可參考、無現成程序可用的情況下,送電土建室不畏困難、刻苦鑽研,傾盡全力把國內外標準“啃了個遍”;自己動手,一行一行寫代碼,成了工程師中的兼職“程序員”。

在這種開拓精神的引領下,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送電產業遍地開花,南美第一個“特高壓”、巴基斯坦第一個“±660直流”、非洲第一個跨國“±500直流”、埃及第一個“雙回尼羅河大跨越”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那個時候我們都把出國做飛機叫做‘打飛的’”,曾經歷大部分國外工程的工程師徐彬深有感觸。2018年1月,送電土建室在國內首次對海外業主開展全英文的系統培訓,向外傳播我國的設計理念和標準,為全方位的“走出去”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國外工程是我們的一張‘名片’,但我們還有好多‘品牌’。”送電土建室將“QC”、專有技術、專利、論文及標準規範都打造成了他們的特色品牌;與此同時,他們還始終關注行業熱點和勤於總結技術創新成果,積極申報科技項目進行攻關,各項成果和獎項在公司內始終處於名列前茅,打造了一支敢於探索、積極向上的隊伍。 “我們的秘訣是始終鼓勵創新,並一直傳承下來。”科室技術大咖曾二賢無比自豪地總結道。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風洞試驗照片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日常培訓照


服務至上:搶險的“攻堅隊”

近年來,送電土建室將服務至上的理念融入到各項工作中,特別是在急難險重工程中充分協作配合,發揮團隊能量,積極為業主排憂解難,獲得了業主的一致好評。

“叮鈴鈴……”,2018年1月26日凌晨2點,“是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的兄弟嗎,暴雪中線路受損停電了,需要你們今天上午提出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這關係到湖北省大部分地區的用電安全,拜託!”電話中是業主焦急的聲音。

聽到“停電”兩個字,素有“搶險王”之稱的白強立馬驚醒,在請示上級後,立即啟動了科室應急機制,成立了搶險小分隊。團隊成員柯嘉、馮德奎等馬上到位,協調各相關部門緊急查找相關資料,並據此開展計算分析,提出多選方案,班組內有經驗的老同志也參與會診。破曉時分,一份滿載著心血的報告按時交到業主手中。

同時,搶險隊員不顧風雪,即刻趕往現場,配合業主將搶險方案落到實處,利用專業知識和時間賽跑。短短几天的時間,因暴雪而受損的輸電線路全部恢復送電,大家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烈火淬鍊方顯真金本色”,靠著不畏艱難的精神,近年來,送電土建室在洪水、颱風及暴風雪等導致的急難險重工程中,出色完成了各項艱鉅的任務。正如業主後來在感謝信中所表達的:“這個團隊‘急業主之所急,想業主之所想’,敢打硬仗、會打硬仗,他們不愧為一支‘攻堅隊’”。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海外工程照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海外工程照

同力協契:管理的“三板斧”

送電土建室作為一支欣欣向榮的班組,始終迸發著蓬勃的激情與和諧的氛圍。作為班組長的科室主任馮衡在管理上有著“三板斧”,能夠凝心聚力,讓團隊充滿生機。

“首先是做到‘管理無死角,工作均有依’。”一摞摞白皮書,是科室的結晶。在公司各項制度的基礎上,送電土建室全員參與制定了各項科室管理細則,並採納各種有益意見,不斷滾動更新;制定了制度,就嚴格執行,賞罰分明,讓團隊成員感覺到公正公平。

“接下來就是信息化手段,這個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可有用了!”科室建立了微型的績效管理平臺,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賬號填入自己工作狀態和工作量,系統能夠考慮質量和工期,自動統計工時。“這個系統清晰公正,能夠極大的激發成員們的工作熱情,在電網工程公司所有科室都推廣應用了;不僅如此,我們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根據使用需求不斷改進平臺,逐步發展為具備出差管理、工時分類統計、人員分類統計、工程數據庫管理、數據導出等功能的‘全能王’;平臺中不斷豐富的工程信息、指標信息等數據,成為知識管理規劃的重要環節。”曾親自開發該平臺的馮衡如數家珍。

“讓黨建工作圍繞中心、服務中心是我們的第三‘板斧’。”兼顧黨建和生產的班組帶頭人之一李強打開了手機,裡面存著眾多團隊在一起的照片,有主設人PPT彙報活動,有各類安全競賽、質量競賽、黨團知識競賽等;有密集有力的知識培訓;更少不了不定期開展的攝影、羽毛球、籃球、游泳等活動;還有班組微信公眾號的截圖。“通過各類活動,使得團隊猶如一個大家庭,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參加籃球比賽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這個團隊始終擰成一股繩,力往一處使,在輸電線路行業樹立了一面榜樣的旗幟。在未來的生產經營中,他們必將繼續保持這股勢頭,續寫更加美好的篇章。(記者熊源、通訊員徐彬)

擦亮一帶一路的質量名片——記中南電力電網工程公司送電土建室

獲得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