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專注中國西部旅行,一個有深度有溫度的旅行平臺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01

我的同事小澤,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從蘭州市騎行到臨夏市永靖縣,全程將近兩百公里。

雖然剛剛入冬,但西北的氣溫已經驟冷,他在只有幾度的天氣裡一路狂飆。

本想好好體驗一番快意人生,但途中車子的變速器卻意外的壞了,而且還壞在了稀無人煙的鄉村公路上。

在寒風中推車走了好幾個小時後,才在一個好心司機的幫助下獲救。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事後我問他為什麼熱衷於騎行?又冷、又累、又危險,經常會遇到突發狀況。

小澤故作深沉回答的時候,像個大腦袋詩人:以前讀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總感覺讀不太懂,但經歷了幾次騎行後,慢慢就理解的通透了。

本想問問他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但為了不加速他的自我膨脹,我還是忍住了提問。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02

遊覽過很多名山大川,過後那些美景似乎都變成了同一幅面孔,但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卻時常讓內心泛起波瀾。

前段時間去了一趟官鵝溝,一進入景區就被那裡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素有“甘肅小九寨”之稱的官鵝溝,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整個溝內幽谷縱橫,奇峰怪石不絕於眼,一路走來青山碧水相輔相成。

在觀完瀑布後,整個景區也隨即遊覽完畢。正當我準備步行返回通天門時,見到一位揹著沉重旅行包的大哥,但步履卻異常堅定從容,頗有幾分豪情,我便上前與大哥攀談。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大哥也不吝其言,大方的給我講起他的經歷來:我永遠忘不了03年那次從甘肅到拉薩的騎行。當時非常倒黴,在路上護照錢包全都丟了,只剩下一輛自行車,怎麼辦?回去還是繼續前行?但稍作思考後便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後者。

於是我一路靠“交換”前行,那個時候的還沒有很成熟的打工換宿,只能是幫施工隊施工,幫老鄉放牛,來換一頓晚餐。住過部隊的哨卡、車站,還有搭乘老鄉的車,就這麼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拉薩。

在西藏,我把當時的自行車賣了500塊錢,買了一張去阿里的車票,經歷了7天6夜,在身上只有300塊錢的情況下又開始了新疆遊。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聽完他的故事,我被他的這種勇氣所折服,佩服之餘我在想:人在落魄的時候,是完全不害怕失去的,因為已經一無所有了,又有什麼能繼續失去的呢?但轉念一想,在這段看似心酸的經歷中,卻收穫了一份最美妙的人生財富。

也許當你經歷了這樣的故事後,從此便不會畏懼風雨。

其實,旅行最重要的不只是抵達目的地,而是對人生的重新審視和思考,那些發生在旅途中的故事總是會留下濃濃的回憶,讓人如沐春風。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03

一個非常有魄力的朋友在歐洲騎行時,一天之內遇到了騎行者最可怕的三件事,壞車、迷路、下雨,實在是倒黴透頂。

不過他看到路邊有獵人在雨中打獵,就問獵人,天氣這麼糟糕為什麼還不回家。

獵人轉過身來,只回答了一句話,“晴天是好天氣,雨天就不是嗎?”

不用去考證雨中是否能打獵,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騎行的人是否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心情,並從中獲得養分來滋養生命。

人來人往,“豔遇”總是發生在路上

是啊,所有的旅行美照都不及彼時彼刻的真實體會。

什麼是風景?就是在一次次的旅行中,“豔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和不同類型的人,就是你在一個地方能看到的,對生活不同的詮釋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