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2019年伊始,繼國內邁博斯和奕安濟世宣佈合併後,BMS以740億美元收購Biotech公司Celgene的新聞短短兩小時引爆醫藥圈,這是繼近年拜耳/孟山都(545 — 635億美元)、武田/夏爾之後(620億美元)的醫藥併購史上又一個大手筆,總金額僅次於1999年Pfizer/Warner-Lambert的併購交易。感謝維基百科對醫藥史上重大併購交易的詳細收錄,使得我們能夠輕鬆發現:併購年年有,今年特別大。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醫藥行業重要大額併購交易(按總金額排序)

Source:wikipedia

BMS/Celgene的併購將極大增強其在腫瘤,免疫,炎症心血管方面的實力。據IgeaHub統計,2017年全球腫瘤市場大約1210億美元,有望在2020年達到1730億美元。BMS及Celgene都是腫瘤領域2017年全球Top10中靠前的公司,憑藉BMS的明星產品Opdivo(2018年前三季度銷售額49.31億美元)與Celgene的重磅炸彈Revlimid(2018年前三季度銷售額71.36億美元),此次聯姻有望奠定新公司在腫瘤領域NO.1的地位。同時在免疫、炎症及心血管領域的市場實力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2017年腫瘤領域年收入Top10公司排行榜

Source:The Complete List and Analysis of the Bes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for Oncology in 2017

強強聯合背後是面對仿製藥進攻的心酸。隨著時間推移,製藥公司的“專利懸崖”將不可避免地使得這些藥物的年收入下滑,據McKinsey統計預測,Top 25的製藥公司在2018-2020的專利到期帶來的收入風險總額約為850億美元。對於BMS來說,2017年已經有兩款HIV藥物專利到期,而在此之前,Plavix的到期已經讓BMS倍感壓力,該產品年銷售額近60億美元,佔美國市場年收入近一半。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Source:What’s behind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s M&A push

為了應對內部創新不足,大藥企通過併購來增強創新能力在近些年表現得尤為突出。根據McKinsey的一項研究表明,非來自大藥企的創新藥年銷售額已經從2001年的25%上升至2016年的50%,表明創新越來越多來自大藥企外部。眾所周知,藥物研發不僅高風險,並且需要大量長期的資金投入以及成熟的管理經驗,這些都是大公司的特點,而較小的生物技術公司的特點是能夠提供創新產品或技術。在這種生態環境下,當生物技術公司的產品能夠互補或者提升既有領域佔有率時,那麼併購就順其自然發生了。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Source:What’s behind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s M&A push

根據公開信息,通過此次併購,BMS將受益於Celgene豐富的產品線,包括兩款CAR-T產品(與Bluebird Bio 合作的bb2121及來自JUNO有望銷售額達30億美元的JCAR017)。BMS在公告中提及,新公司未來將擁有年收入超10億美元的9個產品,同時擁有預計近期推出的6款潛在營收超150億美元的新藥,其中包括TYK2、ozanimod、 luspatercept、liso-cel(JCAR017)、bb2121 、fedratinib等極具潛力的藥物。此外,新公司還將得到近50個早期階段的在研產品。

回顧BMS及Celgene歷史,在併購方面雙方均不是新手。據Mergr統計,BMS在1997-2018年間共進行過25次收購及出售,涉及17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的併購在近5年完成。作為CAR-T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Celgene的併購戰績絲毫不遜於BMS,進入千禧年以來越發瘋狂,除此次併購外還進行了12次主要併購。

BMS聯姻Celgene:看姻緣的前世今生


BMS及Celgene主要併購及出售歷史

Source:wikipedia

Celgene是一個重要的潛力股,Keith Speights曾撰文預測2018年Pfizer應該收購Celgene,並且提及Pfizer可能會收購BMS,不過沒想到最後的牽手的時候發現和Pfizer沒有關係。但是我們依然有許多理由相信此次併購對BMS是一件好事。

首先,併購Celgene將有利於BMS的銷售額增長。雖然去年被寄予厚望的Ozanimod上市遭FDA拒絕,但是其血液瘤產品 Revlimid 和Pomalyst 仍然保持堅挺勢頭,並且內部在研產品有多個潛在重磅炸彈。有機構預計2020年Celgene年收入至少能達到190億美元,自收購的三年內能提供給新公司90億美元的淨利潤。

第二,併購Celgene將有利於BMS拓展到新的領域並且強化在腫瘤領域市場佔有率。憑藉Opdivo 及Yervoy,BMS在PD-1 與 CTLA4 抑制劑領域擁有堅實的地位,而細胞療法一直BMS關注並希望能夠與利用它與免疫療法互補的領域。而Celgene通過一系列併購合作,內部擁有眾多的極具潛力的產品,很好地契合了BMS的戰略。

總得來說,BMS與Celgene的併購如果能夠圓滿完成後續整合事務將有助於提升雙方在醫藥行業的實力,尤其在全球研發投資回報率連年走低的形勢下。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Takeda收購Shire後所面對的鉅額財務危機及許多1+1小於1的前車之鑑,這次醫藥併購史上少有的聯姻只是序幕的拉開,“婚後”開不開心還需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Bristol-Myers Squibb and Celgene

2. The Complete List and Analysis of the Bes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for Oncology in 2017

3. Bristol-Myers scores first big deal of 2019 with $74B buyout of oncology bigwig Celgene

4. What’s behind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s M&A push

5. Bristol-Myers Squibb to Acquire Celgene to Create a Premier Innovative Biopharma Company

6. Pfizer (NYSE:PFE) should buy Celgene (NASDAQ:CELG) in 2018.

7. Wikipedia

8. IgeaHub

9. Merg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