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它成為素食者!意味著什麼?

少吃肉≠不吃肉有的媽媽喜好走極端,哪怕不吃肉的益處有一百樣,那就給小孩兒吃全素,這也是錯誤的。肉類美國婦女家庭健康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吃肉類食物較多,不但攝取熱量過量,同時也會攝取更多的膽固醇。近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美國落下帷幕。在這個“抬眼望去滿是汽車手機機器人“的活動上,有這麼一個有趣的場面。期間,有一家公司居然把媒體發佈會的場所定在了MandalayBay大酒店的烤肉店裡並烤起了牛肉餅。其實等到吃到這個牛肉餅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個不是真的肉,而是“素肉”。製作這個“素肉”的公司也就是美國公司“不可能的食物”(Impossible Foods)。

吃它成為素食者!意味著什麼?

這家公司以前也在市場上推出一種不使用肉類的漢堡“不可能漢堡”(Impossible Burger),引發熱議。它的外表就像普通的漢堡,咬下去還會漸漸滲出肉汁。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該漢堡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飯館發售,價錢為18美元起。該公司於2011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布朗建立。他探討“肉味從何而來”,發現其決定因素是含有鐵成份的“血紅素”(Haem)分子,並經過基因重組從大豆的根部提煉該分子。因此,公司研製開發的肉餅,有牛肉的滋味和口感。該食物已在香港推出,接下來可能登陸新加坡。

當地公司Life3 Biotech也研製開發出無肉產品,比如由不同的植物蛋白質如豆類、菇類等構成的“益口”(Veego);帶有海鮮食材彈牙口感的Seago;可撒在飯、面上的調味料,有助降低升糖指數的Springo等。這些食材過去幾年都在新加坡食物廠商聯合會(SFMA)的“食物創新獎”(Food Innovation Product Award)上獲獎。“不可能食物”公司創辦人布朗對記者說:“我們期望經過‘人造肉’的方法,用植物取代動物,既滿足肉食愛好者的口感需求,保證營養豐富平衡,同時降低食物產業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能耗,增進全世界食物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吃它成為素食者!意味著什麼?

據布朗介紹,肉類之所以具有一種特殊的“肉香”,是因為肉類中含有一種叫血紅素的分子,這是影響香味和口感的關鍵。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技術從植物中提煉併發酵成一種大豆血紅蛋白,這與人類平常食用和吸收的血紅素成份一致。因此,含這種大豆血紅蛋白的素肉口感和真肉一樣,完全能滿足嗅覺和味蕾的需求。

據瞭解,這種以植物為原料的技術可以生產幾近全部類型的素肉,包括“人造”牛肉、豬肉、雞肉和魚肉,和奶酪、酸奶、牛奶和奶油等。

事實上,自多年前研究人員最先相干研究以來,“人造肉”這一觀點已引發越來越多重視。國際家畜研究所研究人員桑頓認為,亞洲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肉製品需求量將來可能增加一倍,而“人造肉”可幫助減緩肉製品的供需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