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農資行業可能掀起風暴

◎ 文劉春雄

2019年,農資行業可能掀起風暴


01

2019年,農資行業可能掀起風暴

有人可能會說,農資行業已經進入了“零增長”、“負增長”,何來風暴?

有人還會說,自2016年農資進入“空窗期”,老方法失效,新方法無效,用什麼掀起風暴?

有人預言,農資零售店會消失。我留言:不要高估了現在,不要低估也未來。當你預言將消失時,它還活著;當你覺得它會一直活著時,它卻真可能一夜之間消失。

農事服務,正在成為農資的流量入口。植保飛防的集中爆發,可能比我們想象的來得快。

農資營銷體系,作為一個獨立的體系,用不了幾年,真的可能不存在了。這並不意味著農資行業的消失,而是成為其它行業的附屬品。

大膽預言:2019年,農資互聯網營銷將掀起風暴;2020年,農事服務將掀起風暴。

有人拒絕顛覆。你要知道,預言顛覆時,只是提醒你;真的顛覆時,沒人提醒。

顛覆說多了,就如同“狼來了”。喊多了,你反而不信了;不信了,反而真來了。

這是一個無法用語言準確界定的新時代,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你可以不信,我將拭目以待!

02

2019年,農資行業可能掀起風暴


農資新營銷,是互聯網為主要營銷工具的營銷體系。

說到互聯網,可能有人馬上想到電商。新營銷與電商無關,是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營銷轉型,正如傳統零售利用互聯網轉型被稱為新零售一樣。

2018年12月,強烈感受到農資新營銷馬上要掀起風暴。

首先,互聯網紅利2019年延伸到農村。2016年之前,互聯網紅利在大都市新生代;2017年,互聯網紅利在小鎮青年;2018年,互聯網紅利在城市大媽(如社區電商,大媽、家庭婦女用小程序買菜);2019年,互聯網紅利將延伸到農村。這是互聯網滲透規律決定的。

其次,12月中旬我參加了一次新農寶組織的會議,想不到在2個月時間內有100多個農資廠家對他們基於互聯網的營銷系統感興趣。

任何營銷體系,如果沒有廠家率先應用,大家都在等待、觀望,即使落後,也是落後得心安理得。一旦有人領跑,馬上就會有人跟跑,然後集中爆發。

我判斷2019年是農資新營銷元年,並不意味著有大家都在實踐新營銷,而是實踐新營銷的企業能夠享受紅利,實現快速增長。

03

要搞清楚農資新營銷,先要搞清什麼是新營銷。先來點務虛,再談務實。否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理解新營銷,要搞清兩個關鍵詞:三度空間、三位一體。

先說三度空間。農資行業剛經歷過深度分銷。深度分銷主要是線下渠道,線下渠道是一維空間。

互聯網帶來了另外兩維空間,一個維度是社群,如微信、QQ;另一個維度是網絡空間,如視頻直播。於是,現在營銷有了三度空間,線下渠道+社群+網絡空間。

每個維度都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商業模式。線下渠道模式是深度分銷,社群模式是微商(現在稱為社交電商),網絡空間模式是電商。這三種模式仍然是單維空間。

新營銷,就是把三度空間都利用起來,形成線下渠道、社群和網絡空間的三維驅動。

因為是三維驅動,所以新營銷比傳統的線下渠道厲害,比微商厲害,比電商厲害。

04

再說三位一體。營銷要解決三個問題,即認知、交易、關係。

認知,就是為什麼要買;交易,就是銷售、成交;關係,就是信任背書。三者是相互轉化的。

認知,要麼靠傳播解決,比如廣告;要麼靠口碑解決。互聯網時代,線下渠道、社群和網絡空間,都能夠高效傳播,所以認知效率最高。認知的效率就決定了營銷的效率。

農資營銷,因為農民分散,因為種植作物區域差別大,因為病蟲害爆發期不同,認知和交易的效率很低。

互聯網打通了三度空間,三度空間都能夠形成認知,也都有交易功能,也能建立關係。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認知、交易、關係三位一體。比如,線下渠道有強關係,強關係通過社群能夠實現“強互動”,通過網絡直播還能傳播更廣。

例如,本人2018年初,3人做線下直播,動員了100個群同時做“圖文轉播”,就能夠影響4萬多人,然後通過視頻直播,形成了301萬人在線。

如果說電商是對線下渠道的否定的話,新營銷則更加依託於線下渠道的強關係,通過線下渠道進入三度空間。

05

2019年,農資行業可能掀起風暴


最後說說怎麼實踐新營銷。

新營銷實踐,仍然離不開線下渠道。因為線下渠道有強關係,強關係是信任背書。

過去農資深度分銷也利用線下強關係,但效率很低。比如召開農民會,一天最多動員20-30戶農戶,效率很低。而且召開農民會後,就失聯了,沒有形成持續的“關係”。

現在農民都有了手機,每個人都有朋友圈。利用微信讓門店老闆動員農民,或者讓農民動員農民,效率就高多了。

如果利用微信小程序,搞視頻直播,傳播效果會更好。過去開一次現場會,要動員很長時間。現在,現場會可以在現場開,也可以召開視頻現場會。比如,新農寶的“蜜蜂TV”就是基於微信的視頻系統,對農民傳播植保知識,或者開農民會,效率就高多了。

農資新營銷,下列幾個環節至關重要。

第一,效果體驗。農資最終要通過效果說話,互聯網能放大效果,也能放大負面影響。說服農民最有效的辦法,仍然是線下體驗。所以,試驗田、示範田仍然不可少。

第二,利用零售店的線下強關係。農資新營銷不是“去中間化”,不搞革命,反而要利用農資零售店的線下強關係。在農資銷售中,零售店的角色仍然非常重要,因為他們長期與農民打交道,與農民有“關係”。“關係”是農民的安全感,是長期經營的結果。

第三,把店主與農民的強關係延伸至社群。微信朋友圈的數量線下的5-10倍,是線下關係的延伸和放大。

第四,利用多個社群發起傳播,實現交叉覆蓋。對社群的利用有兩種狀態:一是微商,讓人討厭;二是單點傳播,沒有影響力。社群傳播的影響力,一定是多群發起,形成交叉覆蓋,引爆傳播。我們的實踐已經驗證,在一個60萬人的縣,10天內的傳播參與人次可以達到40萬人。

第五,利用視頻實現無邊界傳播。視頻直播平臺可以賦能,增加傳播流量,這就是進入了網絡空間。

第六,如果應用得當,可以利用拼多多的拼團原理。拼團的原理就是“用戶拉用戶”,用戶裂變。

第七,線上或線下成交。2018年,小程序在商業普及。小程序不同於電商,可以是零售店成效的工具。小程序讓農資零售店也可以玩O2O。

06

從上面的環節看,新營銷大致有下列幾個關鍵點。

一是連接農戶。這是互聯網的強項。傳統營銷只能間接與農民打交道,只有互聯網能與農戶發生普遍的聯繫。

二是農戶在線。連接農戶,怎麼向農民傳遞信息?要持續提供內容。提供內容,當然不能是過去的廣告形式。所以,內容生產成為企業重要職能。

三是農民體驗與信任。現在的體驗形式要有“參與感、娛樂感、儀式感”,一位老總說:凡是不能引起共鳴共振的體驗都是假體驗;凡是不能讓用戶分享的體驗都是不好的體驗;凡是不能形成傳播的活動都可以不參與。

快消品行業新營銷,已經有相當多成功案例。農資新營銷,已經有人在做,比如綠業元。只不過多數人“看不懂”。因為“看不懂”,所以效果奇好。

2018年下半年,我發現一些農資企業已經在覺醒,已經認識到農資新營銷的價值。因此,我判斷2019年可能是農資新營銷的元年。

在深度分銷失去新鮮感,成本高企的時候,農資新營銷能夠短期內解決農資營銷的效率問題。因為打通三度空間,實現三維驅動的效率,遠超單維驅動。

我還有一個判斷:農資新營銷一旦為行業所接受,可能爆發特別快,紅利期可能只有兩三年。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賽尚)成立於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2007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品牌崛起,特別專注於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消時樂,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等助力消時樂一年實現0-3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傑出營銷案例”獎。賽尚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意、策劃機構。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於傳統智業公司和單純的品牌設計公司。賽尚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消費洞察、場景創建、品牌創意(基於逆向創意,轉化公共認知為品牌認知) 、品牌命名(可註冊、可傳播) 、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型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 、互動傳播(基於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的設計、策劃內容生產、傳播造勢為品牌賦能) 、場景化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 、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終端快速爆量、實現規模化複製) 、戰略產品孵化(助力有思想企業家、有潛力品牌、產品早日躍升一線) 。

賽尚服務客戶均為一線和快速增長準一線品牌。賽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消時樂、統一企業、中沃實業、樂天、福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