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曉鬆的“曉島”,還有這些“最美”圖書館值得打卡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上週,位於北京朝陽大悅城的“曉島”圖書館開放,十分火爆。據說館內陳列了由高曉松精選推薦的圖書、黑膠唱片和電影海報,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前去打卡。

在旅遊中,參觀著名圖書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體驗項目,因為很多古老圖書館擁有悠久的歷史,還有一些現代圖書館則頗具設計感——因此,無論是歷史、建築、設計還是其中珍貴的藏書,都可以為遊人帶來難忘的體驗。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聖三一學院圖書館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圖書館,建立於1592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室圖書館,著名的“長廳”裡藏有20萬冊古老書籍,其中許多是愛爾蘭的國寶。這裡最有名的藏書當屬一部泥金裝飾手抄本《凱爾經》,用拉丁文書寫在牛皮紙上,據說是公元800年左右,由蘇格蘭西部愛奧那島上的僧侶凱爾特修士繪製。這份手稿每年都會吸引幾十萬名遊客,每天工作人員都會翻開一頁《凱爾經》作為展覽,所以,每天你能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一頁。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瑞士旅遊局供圖

而位於捷克布拉格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圖書館,則被評選為”世界最美圖書館”之一,天花穹頂繪有富麗堂皇的壁畫,也是捷克最古老的圖書館,這裡有20多萬冊藏書,5000多件手稿,還有大量的中世紀手稿、地圖、地球儀以及早期的生物學標本、海洋學標本。此外,這裡收藏的2500冊印刷術發明初年印製的書籍和古代地圖,尤為珍貴。

還有一處古老的修道院圖書館位於瑞士聖加倫,棕色木門上方懸掛著希臘文的古老題詞,意為“靈魂藥房”。洛可可式大廳的木質書櫃裡擺滿了各種古老的書籍。據說,這裡保存著17萬冊書籍,包括最古老的德語詞典、中世紀以來最古老的建築草圖、兩千卷8至12世紀古抄本以及Gallus當年手寫的數十本羊皮書等——其中有400本書齡超過千年。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之相比,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別行政區國會山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才有200多年曆史,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圖書館總面積34萬平方米,足有48個足球場那麼大,有3800名職員,書架總長度長達80多公里,還有1.28億本藏書(大約每天新增1萬本)。這裡收藏了很多稀有圖書、特色收藏、世界上最大的地圖、電影膠片和電視片等,包括100萬份跨越三個世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報紙、50萬個微縮膠片卷軸、12萬本漫畫書以及華盛頓的《第一任總統就職演講詞》、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初稿等。據說,該館還是國外收藏中文書籍最多的圖書館之一,收藏漢文書籍48萬冊,滿、藏、蒙文書籍1萬多冊。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位於挪威文納斯拉的文納斯拉圖書館則更為現代、更為前衛。設計理念來源於人類的肋骨,整個圖書館內部由27根肋骨形狀的構造支撐。該圖書館曾獲得多項設計大獎,也成為了地標性的文化中心。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實際上,國內也有很多值得“到此一遊”的圖書館,比如位於秦皇島的“最孤獨的圖書館”簡直成了網紅的打卡聖地。圖書館建在北戴河新區一處海邊的沙灘上,一棟灰色的建築孤零零地矗立在海邊,其實這裡藏書也不過萬餘冊,但從2015年開業以來,據說已有近10萬讀者慕名而來。坐在這裡,透過玻璃窗戶看潮起潮落,頗有幾分意境。

而位於天津濱海新區文化中心的天津濱海圖書館,設計也十分抓眼球,中庭以“書山有路勤為徑”打造出書山造型的氣派,中央直徑為21米的球形多功能報告廳則是“濱海之眼”的創意。圖書館開業後,曾一度以充滿科技感的“中國最美圖書館”在網上火爆。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高晓松的“晓岛”,还有这些“最美”图书馆值得打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過,除了這幾家靠“顏值”走紅的圖書館,國內最具實力的圖書館當屬位於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33號的中國國家圖書館,這可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三位。

另外,對圖書館文化有興趣的人,不妨前往寧波,參觀天一閣博物館。天一閣建於明朝中期,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毗鄰風光秀美的月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新京報記者 曲亭亦 編輯 王勝男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瑞士旅遊局供圖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