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基金:做時間的朋友

公募基金從不缺精英。從20年前成立之初至今,這個行業就以其獨特的魅力,不斷地吸引著幾乎是全中國最聰明的一批又一批精英加入。但歷經一番大浪淘沙,真正能留下來,並且稱得上“傑出”二字的人,卻屈指可數。留下的這批人,每個人都得有自己的獨門“秘籍”。

“要學會做時間的朋友。”這便是獲得了金牛獎“15週年金牛傑出基金經理”——銀華基金董事總經理、A股投資總監王華的投資訣竅。

而在他擔任A股投資總監一職之後,王華更是不斷努力將整個權益投資團隊打造成一支全能戰隊。“對公募基金來說,投資管理能力是基礎,更是核心競爭力,但這個核心競爭力又建立在人才的基礎上。所以,如何建立一支有戰鬥力、比較專業化、值得委託人信任的團隊,是擺在我們面前很重要的問題。”他說。

積小勝為大勝

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再到現在的董事總經理、A股投資總監、社保投資經理等職務,雖然王華經歷了多次角色轉變,但他最愛的還是基金經理這一角色。“做投資的人,時間長了,最熱愛的還是這一件事。”他說,很懷念那段可以將全身心精力投入到研究股票、管理基金產品的時光,“在一個自己認同的氛圍中工作,專注於琢磨管理股票基金,把業績做好,並且最終真正能給持有人賺到比較好的回報”,這就是他所享受到的投資的樂趣。

王華告訴記者,通過多年的積累,他可以將自己的投資理念總結為成長股投資。“但我所指的成長股,是以業績增長為驅動的、有基本面做堅實基礎的公司。”王華說,光靠講故事、講情懷,給投資人畫了一個“大餅”的公司,雖然市場中也會有人把它們歸類為成長股,但在他看來,並不符合他的投資邏輯。“有些公司光靠炒概念,並沒有盈利的基礎,和市場情緒相關性太高。市場情緒來的時候僅僅是在拔高估值。但總市值等於PE(市盈率)乘以E(淨利潤),即使PE再高,有的公司E是零,一切也終歸要回到零;另一種情況就是公司業績出現問題,淨利潤大幅下滑,估值也會出現雙殺。”

他所認為的成長股,除了有業績作為支撐,還需要能夠穩定增長,即使在增速上有些波動,但利潤體量要能夠逐步增長,要具備可預見性。“我們要找的是可以和時間做朋友的公司。”王華說。

實際上,這一投資邏輯的形成,也是王華通過不斷積累的投資經驗總結得來的。“這一經驗來自於管理銀華富裕主題這隻基金。”王華回憶道,在管理了兩年保本基金和貨幣基金之後,他在2006年開始嘗試管理權益產品——銀華富裕主題。該產品一開始以投資消費品為主。而消費品行業公司的最大特點,便需要真正有長期積累,才能帶來很好的收益。“只要選對方向和把握準趨勢,並且長期持有,時間就是你的朋友”。

在王華管理銀華富裕主題的將近7年時間裡,任職回報高達115.00%。他表示,這期間他並沒有做太多精彩的轉換,或者有過什麼驚險的操作,但是就是把握住了對的方向,選擇標的的方法不出錯,按照行業景氣度去選擇,就一定能獲得比較理想的回報。

“其實就是積小勝為大勝”,王華說,隨著工作時間的積累,他發現這句話愈發有生命力。王華認為,不僅僅是消費品投資,整個市場在不斷變化,經歷過風險調整之後的產品收益率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在機構投資者的市場中,所承擔風險和獲得的收益率的匹配程度格外重要。從這一角度來說,便需要積小勝為大勝,首先控制住風險,再努力提高勝率。

以研究推動投資

最近幾年,銀華不斷進行制度改革。建立了員工持股計劃和增量激勵制度,前者是長效機制,後者是短期激勵。銀華基金有149位同事參與到員工持股計劃中,這是股東和公司對員工的認可;幾年前建立的增量激勵制度把基金經理和核心員工的薪酬待遇與其對公司所做的貢獻建立了更直接的聯繫,只要為公司創收,就可以從增量部分獲得收入。長短機制並舉,銀華投研團隊更為穩定,人員的穩定也提升了業績和投資風格的穩定性。從效果來看,銀華投研部門的離職率大幅下降,每年基金行業有15%到20%的離職率,現在銀華能控制在5%以下。

其次,要提高投資的勝率,考驗的其實是基金經理以及整個投資團隊的研究功底。據王華介紹,不僅是他,整個權益團隊都特別重視基本面研究,以研究為驅動進行基金投資,這也是他們最核心的競爭力。

2008年前後,在業內多家公司都在裁員時,銀華基金卻擴充了研究部隊伍。“我們現在有好多研究員、基金經理都是在那個時候進入公司的,現在滿十年的研究員有很多。”王華表示,整個公司的工作氛圍很好,投研團隊之間可以自由溝通,協作融洽。

雖然整個團隊的氛圍、投研狀態都還不錯,但王華認為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改善。最核心的問題在於怎樣通過各項機制的設立,真正做到用研究推動投資,這是他正在不斷研究的課題。

王華舉例說,幾乎在所有的基金公司內部當前的投研合作,都侷限在個股層面。行業研究員向基金經理推薦個股,基金經理買入該股,就形成了一次投研互動。但是實際上,王華認為,作為資產管理行業,必須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比如在研究員推薦個股時,也應考慮基金經理所管理產品的行業配置是否會產生變化。“現在的聯動相對仍比較鬆散。”他表示。

針對這一問題,王華的解決方案是對投資決策流程、體系進行科學化的改善。首先要解決的是基金經理的“自畫像”問題,也就是投資風格問題。他認為,在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的市場中,他們更需要了解基金經理的風格。每一個基金經理都要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取得成績的。需要通過多維度刻畫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來進行聚類分析。王華認為,在基金經理的配置上,便可以有參考價值。風格一致或者互補的基金經理都可以分為一組,能夠更好地互幫互助,促進投資。“現在基金行業的頭部現象特別明顯,如果基金經理不突出,規模很難做大。只有投資風格確定並保持穩定,才能讓機構投資者來認同你。”王華說。

另外,基金經理的“自畫像”能夠幫助基金經理進行自我定位,客觀認識自己的能力邊界。“沒有人是超人,不要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去跑馬拉松。”王華說。

其次則是到底如何界定投委會的管理邊界。王華認為,投委會的職責主要有兩項。其一是管控風險,不用太在意基金經理的短期業績,出現短期不可控業績風險除外。而除了投資風險,還有合規風險、道德風險等也應該要管理。其二,王華表示,投委會最應該管理的是基金經理的風格。每個基金經理都要有成型的風格,投委會需要監測基金經理的風格是否飄移,是否在容忍度範圍之內。“風格飄移容易導致業績不可控。只有風格維持住了,業績才能可控;也更便於客戶在合適的時候購買相應風格的產品。”

另外,王華表示,在投研的流程上,也在考慮不斷規範。“如何真正做到投資決策的規範化,這是很大的課題。”他表示,隨著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關注公司的投資決策流程是否規範。規範的投資流程才能夠保證優秀的業績可以不斷重複。“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不斷地完善。”王華說。

時刻迎接新挑戰

在採訪過程中,王華多次強調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他和團隊必須不斷進步。

其中之一便是未來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機構投資者會越來越多,未來將是機構的市場。”他表示。為了應對這一變化,除了上述提到的解決基金經理“自畫像”和規範投資決策流程之外,在市場營銷層面,王華認為要對客戶進行更加細緻的分類,深度挖掘客戶的需求。“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他說。

另外,當前Fintech時代已經來臨,資管行業正在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機器學習等AI技術已嘗試應用於行業,金融投研和人工智能即將迎來深度融合,金融智能化成為大勢所趨。王華表示,他深刻感受到,基金公司當前在IT上的投資不足,未來基金公司真的有可能轉變為技術公司,尤其是AI領域突出的公司。據他介紹,當前整個投研團隊都開始組織學習AI編程語言。

“我們很有危機感。”王華說,AI能給行業帶來很大的震盪。它的優勢在於信息的整理以及後期機器學習。基金經理現在要學習的,是瞭解他們有哪些想法可以通過軟件來實現。比如可以利用編程完成每週的權益市場週報,寫一個比較詳細的情況總結,並提取數據;或者可以通過爬蟲技術篩選公告的關鍵字,提高工作效率。“這代表的是行業的發展方向,我們要確保自己不被時代落下。”王華說。

另外一個大環境的變化,則和國內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有關。A股全球化的趨勢愈發明晰。王華表示,以中國的經濟體量,A股在全球財富中的配置比例還是偏低。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拿到了境內的投資牌照,競爭也將愈發激烈。要引入國際化先進的管理流程和理念,改造我們的投資決策流程。而外資的挑戰則在於把他們的國際化流程本土化。但我們終歸要進行資產全球配置,如果還侷限在人民幣資產市場,管理方法就無法達到科學化的水平。“雖然現在外資的進入還沒有看到顛覆性的效果,但是我們時刻要做好準備。”王華說。

本文源自中證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