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1978:我們的四十年,一個家庭的變遷

生於1978:我們的四十年,一個家庭的變遷

1978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在父親的心裡應該用“雙喜臨門”來準確形容。他一手抱著剛出生的女兒,一手顫抖著拆開了錄取通知書——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通知書。

母親說,我的出生,是全家的幸運轉折,高考的第二年,我們重回未名湖畔;1978,也真的是神奇的一年,幾個月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了每個人一個新的起點。

1978-1988

父親和母親無法預知,”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新的詞彙,會在未來四十年來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父親繼續讀他的聖賢書,母親呢,繼續納她的鞋底,數著糧票熬稀飯。外婆給月子裡的母親殺了一隻雞,熬了一鍋濃香的湯,其他人下飯的還是白菜豆腐和醋溜豆芽。

生於1978:我們的四十年,一個家庭的變遷

我的童年在一個四四方方的北方小縣城度過,1978到1988的這10年,我的記憶裡塞滿了美食,有穀場上烤得焦香的麥穗和知了,有廣場上濃香撲鼻的牛肉丸子湯,也有過年才能看到的炸春捲和肉餡餃子,更有燕園食堂又軟又糯、剛出爐熱騰騰的開花饅頭。母親在縣城最好的小學教語文,那琅琅的讀書聲裡催著我一天天長大,1歲多,我開始口齒不清地背古詩“處處蚊子咬”。父親畢業後留在北大工作了幾年,暑假裡,我總是纏著他教我用英文數數和問好,在校園裡,見到外國留學生,就勇敢地迎上去打招呼。對知識的渴望,讓我成了全家的“開心果”。

那是風起雲湧的10年,是改革開放悄悄改變我們的10年。

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這傳統的三大件似乎不再時髦了。舅舅結婚時,沒過門的舅媽非改要新三大件——電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母親收藏糧票的愛好果斷改成了集郵。每年暑假,我們不再去北京了,改成了回上海祖母家,去時,要帶上20斤北方大米擠火車,回家時,行李袋換成了從南京路淘來的的確良襯衫和真絲連衣裙。

父親回到省城,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出國出差時,帶回來一件特別的方盒子,我查了兩天英漢字典,發現了它有個學名叫“微波爐”。

我呢,和所有的同學一樣,迷上了新愛好武俠電視劇,從《霍元甲》到《射鵰英雄傳》,每晚不見不散。

1988年,小姨考入了電視大學,分享當年的高考作文,同學們千篇一律地寫下了這樣的開頭:“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

我們都在變,被時間改變,更被時代改變。

1988-1998

變化加劇了,有的人無所適從,有的人卻如魚得水。

母親開始每晚跟我搶電視機,為了一部萬人空巷的新劇《渴望》。小姨帶我去她同學家看起了錄像,《一剪梅》、《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港劇不僅男帥女靚,連歌曲都好聽到爆啊。

生於1978:我們的四十年,一個家庭的變遷

同桌悄悄跟我說,你怎麼還只聽單田芳呢?然後塞給我一盒磁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小虎隊、鄭智化、孟庭葦、伊能靜、王菲……

小姨從圖書館借來一大堆書,她看完,我接著翻閱,三毛、瓊瑤、岑凱倫、汪國真……

父親那幾年生以上來往的朋友幾乎都是南方的,暑假裡總帶我去深圳喝早茶、吃西餐,還鼓勵小姨到深圳打工,讓我想起了《情滿珠江》和《外來妹》。

1997年,香港迴歸之際,我入手了人生中第一部臺式電腦。那一年的春晚,那英和王菲的《1998》讓我熱淚盈眶,原來,一個更好的年代來臨了。

1998-2008

我從省城來到了北京。

北京,有我美好的大學時光,有我畢業後從零開始的打拼,那時候最得意的行為就是能在繞三環的300路公交車上找到一個座位,最失落的是採訪對象一次又一次把我拒之門外。

那時候北京是我們心目中的驕傲——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2000年奧運會申請失敗,熬到那一刻等來的失望。當然,我同樣記得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那年非典,被隔離好久的畢業生們沒有忘記擊掌明志,歡聲鼎沸。

生於1978:我們的四十年,一個家庭的變遷

2000年,一種叫做“千年蟲”的恐慌蔓延在如日中天的互聯網行業,那一年學校門口的飛宇網吧人滿為患,有一些種子在慢慢發芽。

2003年,和同學們一樣,我因為一念之差拒絕了敞開大門的騰訊和百度,選擇了一家國企,只為一個庸俗到底的原因——“北京戶口”。

2007年我毅然離開了傳統媒體行業,投身互聯網。此前,我已經在榕樹下、新浪博客等網絡門戶上寫了幾年的專欄。當時被轉載最多的一篇是寫父親母親在聯眾上玩拖拉機的,《老爸老媽和高科技》。

1999年參加工作的師兄師姐趕上了分房的末班車,而我們只能自力更生,剛畢業的我們看著樓盤,心底就一個字:“貴!”可是,當年果斷買房的同學們,提起這事兒,恐怕做夢都會笑。

因為,從2008年到2018年,還沒來得及定居北京的,幾乎沒有機會了。

房價和戶口,如兩道分水嶺,把後來者牢牢攔在門外。

呼嘯而來的高鐵,把北上廣深和二三線城市連接在一起,過年回家不再擔心票的問題了,學子們也紛紛開始在“留京”和“回鄉”之間糾結徘徊。

生於1978:我們的四十年,一個家庭的變遷

十幾年前採訪北大陳剛老師時提到的“第五媒體”不再是大膽設想,預言成真,“帶著體溫的移動互聯網”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還改變了各個產業。

2018……

生活在繼續。即將來臨的人工智能,會在下一個十年間,如何重塑這千變萬化的世界呢?

四十年,我生命的全部,歷史長河裡只是一個瞬間。生逢其時,每個人都該感謝時代分享的紅利,若無東風,我們怎麼可能是今天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