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主

人生在世,得一完美既可無憾。作為一個皇帝,同時做到這兩點,更是難上加難。能同時完成這兩點的劉秀,卻被我們所遺忘。再成帝業,一統江山,各代史冊歷來對光武帝劉秀的評價甚佳,可是他在我們的世界裡為什麼不算出名呢?

光武帝劉秀——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主

讓我們看歷史上大紅大紫的人物都有誰。有劉邦項羽這樣的英雄人物,還有唐宗宋祖的輝煌歷史,大概正是有了這些人才讓光武帝劉秀顯得有些失色吧!在我的印象裡,劉秀大概是這樣一個人吧。用現在做比喻的話,北大的見聞學識,尊貴的皇族後裔,溫潤如玉的完美人品。對待感情專一,一直鐘意著自己少年時就愛慕的姑娘。專業技能強悍,以少勝多的,逆轉敗局經典戰役足以說明一切。

劉秀在二十七歲的時候便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了,到了稱帝之時也不過三十歲。他似乎有著一股與生俱來的魅力,不論他處在何種境況總會有一幫好兄弟追隨著他。智慧與膽識的也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劉秀,就是這樣的一位少年英才,才能讓支離破碎的大漢再一次獲得榮光。

光武帝劉秀——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主

故事發生在西漢末年,國家的狀況很是不佳,王莽靠著自己外戚的身份,奪取了江山,當上了皇帝,王莽當上皇帝之後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怨聲連連,賦稅很重,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劉秀也不閒著,他跟隨他的兄長,招納賢能之士,把恢復漢室王朝,推倒新莽政權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劉氏兄弟並沒有跟隨大流發起起義,而是靜候時機的到來。

新莽末年,天下很不太平,各地均有起義,這種潮流似乎在不斷地撥動著草莽群雄們想要建功立業的心絃。終於,劉秀的兄長耐不住寂寞了,他和南陽的諸多子弟趁著大亂起義,而劉秀卻依舊沉穩,他觀察著天下變動。

光武帝劉秀——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主

南陽起義,劉秀思前想後,考慮了很久,幾乎把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後果在算在其中。這和公元22年起義的兄長相比較,劉秀顯得更像是一位富有長遠眼光的老人,南陽起義當中也可以看出劉秀的在軍事方面的出色才能,這位後起之秀帶領他的一幫好兄弟經歷了新野宛城昆陽等戰爭,可謂是九死一生。在戰爭當中,劉秀總是沉著冷靜,所謂謀而後動,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大將的風範。

在昆陽戰爭中,當時劉秀等人的武器裝備是很差的,甚至連作為指揮者的劉秀都騎著牛上戰場。順帶一提,南陽在當時算得上是一個硬骨頭了,城高械足,起義一爆發便引起了慘烈的膠著。自從他們起義來便多次擊敗前來圍剿的官兵,可是在同年五月,昆陽城被圍,莽軍人數多達幾十萬,並且在隨軍隊伍之中還有馴獸員,虎豹等異物助戰,起義軍在此合圍之下岌岌可危。就在這危難之時,劉秀等十三人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冒險前去尋找援兵。

光武帝劉秀——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主

劉秀溫潤如玉的性格和皇族後裔的血脈在此時就發揮了重大作用,不甚費力就請來了援兵。在援兵來了之後,劉秀親自率兵衝向駐守大軍,守軍也趁勢而來,在加上當時天公作美,狂風暴雨之下,兩軍夾擊,一時間新莽的大軍土崩瓦解,劉秀也因為這次戰爭名氣大增。

劉秀雖然起義比較晚,可是畢竟時勢造英雄,他就是這個時代的主角。在河北的時候,劉秀就積糧納賢,再加上自己的好朋友鄧禹和馮異等名將的施助,他的事業這才算有點起色。剛剛開始時雖然有點兒顛沛,可是有了這些人的幫助,還是有了反轉,最終河北有了劉秀的一席之地,這其中的艱辛常人無法想象的到的。

光武帝劉秀——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主

劉秀登上了九五之位後似乎更加得心應手,上位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簡化地方機構,政治官場的風氣,對於貪汙者,給予重罰,對於清明廉潔之人,施以獎勵。不僅如此他善待有功之臣,對於那些開國功臣,只不過是收回了他們的部分兵權,封爵賞地也是一個不落。對於百姓那就更好了,試行度田制度,並且對於一些中飽私囊的官員嚴厲打擊,劉秀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總會想到老百姓,因此他也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在我看來,劉秀確確實實是一位為百姓做事的好皇帝,他身上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去學習,英勇無畏,奮起殺敵,他有一腔熱血,才會在戰場上表現的如此兇悍,他也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會對百姓如此關愛,正如標題所說,他是被遺忘的完美中興之王,那麼大家是怎麼看待這位三十歲就稱帝的偉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