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2019年1月21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暨中乳協第六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來自全國乳製品生產企業及與乳業相關企業、主流媒體的代表200餘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主持。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吳秋林代表協會做工作報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國際乳品聯合會(IDF)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宋昆岡作《2018年乳製品行業質量報告》。工信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市場稽查專員畢玉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馬福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經司農業處李東副處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標準處處長郝明虹出席會議並講話。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春喜、上海花冠營養乳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曉民分別代表企業做了發言。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金獎來了,獲獎的乳企都有誰?


01 行業穩定發展

2018年,從政策端來看,有關於乳業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傳出。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明確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意見》全面部署了加快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工作。

經國務院同意,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提振乳製品消費信心,不斷提升乳製品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

眾所周知,在黨中央、國務院關懷下,在有關政府部委直接監督指導下,我國乳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狠抓質量安全監管、技術進步、生產發展和品牌建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但產品質量安全依然不能鬆懈,提升乳製品品質競爭力,提高乳製品美譽度依然是行業工作的重點。

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乳製品質量安全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繼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廣大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任度進一步提升。

宋昆岡介紹說,2018年1—11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本級)共抽檢乳製品9次、1365批,合格1364批,合格率99.9%,不合格批次1個批次。不合格原因是,某企業生產的純牛奶脂肪實測值為2.57g/100g,達不到標準規定值。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局共抽檢乳製品34304批,合格34213,不合格91批,合格率99.8%。

2018年1—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本級)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10次、2546批,合格2540批次,合格率99.8%,不合格6個批次。不合格原因,3家企業的產品核苷酸實測值與標籤標識值不符合標準規定。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局共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7446批,不合格16批,合格率99.8%。

2018年度,國家監督抽檢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都是屬於偶發性的質量問題,不具有系統性、普遍性或區域性的安全風險。分析這些不合格發生的原因,既不是工藝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對標準理解不準確所造成的問題。

02 質量金獎同時揭曉

會議還對在2018年度嬰幼兒配方乳粉主流品牌質量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28家企業進行了表彰。獲得“質量金獎”品牌如下: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領冠品牌)

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星飛帆品牌)

明一國際營養品集團有限公司(明一品牌)

聖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聖元品牌)

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有限公司(陽光寶寶品牌)

君樂寶乳業集團(君樂寶品牌)

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貝因美品牌)

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完達山品牌)

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澳優品牌)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能恩®品牌)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元品牌)

上海花冠營養乳品有限公司(貝智康品牌)

上海晨冠乳業有限公司(聰爾壯品牌)

甘肅燎原乳業集團(亞歸品牌)

上海紐貝滋營養乳品有限公司(紐貝滋品牌)

雅士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雅士利、瑞哺恩、多美滋品牌)

美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廬品牌)

陝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美羚品牌)

大慶乳品廠有限責任公司(大慶品牌)

黑龍江省光明松鶴乳品有限責任公司(光明品牌)

西安百躍羊乳集團 (百躍·益貝比品牌)

多加多乳業(天津)有限公司(安格奇諾品牌)

陝西美力源乳業集團有限公司(愛優素品牌)

湖南歐比佳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歐素力品牌)

歐能達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參賽的(歐能達、思麥爾品牌)

獲得“質量優秀獎”品牌如下:

哈爾濱太子樂乳業有限公司(太子樂品牌)

美可高特羊乳有限公司(美可高特品牌)

黑龍江龍丹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龍丹)

在諸多參會企業中,伊利集團憑藉多年來對品質的堅守再次榮獲“質量金獎”。這次大獎的獲得源於消費者對伊利品質的信賴。在此次大會上,伊利提出 “消費者共建品質戰略”,進一步完善基於消費者需求的品質評價改善體系。伊利基於此戰略,根據消費者所提供的反饋信息,不斷改善產品細節,與消費者共建伊利品質。

一直以來,伊利將品質視為生命,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發佈的《2018全球品牌足跡報告》顯示,伊利是中國消費者選擇最多的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

“伊利即品質”作為企業信條已深入每位伊利人的內心,融入伊利的每個環節。

長期以來,伊利通過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集團——事業部——工廠”三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嚴苛把關乳製品品質。同時,伊利設置了覆蓋80多個檢驗單元,1200多項的檢驗項目,率先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的每一個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關鍵點的監測、分析、把控、預防。在2018年11月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伊利與必維、天祥、利樂、康美、杜邦等32家全球知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助力中國乳製品品質提升。

伊利深受消費者喜愛,還得益於其多年來不斷升級的服務品質。

近年來,伊利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升級服務品質,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伊利整合500多萬銷售終端、10億級消費者和數量龐大合作伙伴提供的信息,實時利用大數據洞察消費者深層次需求。2015年,伊利發佈了中國首個“母嬰生態圈”戰略。利用“互聯網+”思維,伊利打通線上和線下平臺資源。通過抓取和分析母嬰人群的大數據信息,充分利用伊利中國母乳研究數據庫,伊利能夠判斷其主要的營養需求,從而為中國寶寶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伊利還搭建了大數據雷達平臺,全方位掃描、抓取、分析消費者存留於互聯網線上線下各類場景下的海量數據。通過大數據等工具的應用,伊利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的多層次需求,藉此打造的創新產品俘獲消費者芳心。

伊利對品質的執著堅守,受到參會評委的廣泛認可。與會專家認為,伊利為更多中國乳企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標杆,是助力中國乳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伊利集團副總裁劉春喜在本次大會上表示,伊利期望與中國乳業同仁一道,繼續秉持“品質匠心”,共同打造中國乳業卓越品質,以高品質的好乳品,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助力,為新時代添彩。

03 2018年乳製品行業質量報告

宋昆岡

2018年度是我國乳製品行業穩定發展的一年,乳製品生產、消費取得了較好成績。特別是,產品質量安全取得了巨大進展,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繼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廣大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任度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去年的下半年以來,伴隨著國際市場的活躍,國內乳製品市場出現了平穩發展的好形勢。

一、2018年度行業總體形勢

(一)乳製品生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月報),2018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乳製品企業589家(上年610家),主營業務收入3085.5億元,同比增長10.02%(去年為6.94%),利潤總額220.6億元,同比增長4.71%(去年為-1.03%),銷售收入利潤率為7.2%(去年為6.8%)。乳製品產量2394.8萬噸,同比增長3.60%(去年為3.91%),其中液體乳產量2228.9萬噸,同比增長3.45%(去年為4.16%),乳粉產量87.8萬噸,同比增長-0.90%(去年為-2.35%),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約87萬噸,同比增長7%。2018年,乳製品產量前5位的省區有:河北、內蒙古、山東、黑龍江、陝西,總產量佔全國的43.6%。其中河北、黑龍江、山東、陝西4個省區處於正增長,黑龍江增長最高是15.99%;產量處於負增長的省區市有11個(上年為12個),內蒙古是負增長-4.65%。

2018年11月底,全行業產成品存貨總額87.90億元(上年同期為86.75億元),同比增長6.93%(去年同期為7.19%)。產成品存貨總額佔銷售總收入的2.85%(去年同期為2.6%),應為正常庫存量。2018年11月底,全行業利潤總額220.62億元,同比增長4.71%(去年同期-1.03%);虧損企業虧損額為42.73億元(去年同期為25.72億元),同比增長56.46%(去年同期56.25%)。行業虧損額與利潤總額的比值為1:5.2(去年同期1:8.8)。這就意味著部分企業經濟效益下降。

(二)乳製品進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8年1—11月,共進口各種乳製品257.58萬噸,金額97.9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30%和14.64%,進口乳製品總貨值佔國內乳製品工業銷售總收入的25.85%。其中:乳粉進口數量為74.00萬噸,金額22.4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91%和9.01%;液體乳進口量為60.18萬噸,金額8.2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09%和4.77%;嬰幼兒乳粉進口量30.15萬噸,金額44.3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88%和21.66%;乳清粉進口量51.28萬噸,金額5.80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28%和-5.41%。乳清粉的主要用途是生產嬰幼兒乳粉,進口量增加標誌著嬰幼兒乳粉產量增長,估計去年1—11月份國內嬰幼兒乳粉產量約87萬噸左右。

二、乳製品質量狀況

2018年,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嚴格監管下,在行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乳製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產品質量繼續保持了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已經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一)國家監督抽檢情況

2018年1—11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本級)共抽檢乳製品9次、1365批,合格1364批,合格率99.9%,不合格批次1個批次。不合格原因是,某企業生產的純牛奶脂肪實測值為2.57g/100g,達不到標準規定值。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局共抽檢乳製品34304批,合格34213,不合格91批,合格率99.8%。

2018年1—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本級)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10次、2546批,合格2540批次,合格率99.8%,不合格6個批次。不合格原因,3家企業的產品核苷酸實測值與標籤標識值不符合標準規定。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地方局共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7446批,不合格16批,合格率99.8%。

2018年度,國家監督抽檢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都是屬於偶發性的質量問題,不具有系統性、普遍性或區域性的安全風險。分析這些不合格發生的原因,既不是工藝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對標準理解不準確所造成的問題。

(二)嬰幼兒配方粉企業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情況

2018年度共計檢查31家企業,包括了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大型知名企業和小型企業,有牛乳粉企業,也有羊乳粉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1、部分生產場所、設備設施未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2、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3、部分項目檢驗能力不足。被檢查企業,除個別企業問題較多外,大部分企業情況良好,有7家企業基本無問題,一般是存在問題3—5項,但還是有一家企業存在問題多達12項。

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不合格的原因,不是生產規範體系制度建立與設置出了問題,而是對體系、制度、規範的執行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尊重,執行不認真、不到位,有的可以說是在應付事。雖然這些企業的產品並沒有因此出現不合格,但存在著質量安全風險隱患。體系制度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必須認真、準確、不折、不扣的執行。我不認為這是企業領導的縱容,而是具體執行人員的不認真,或者是有意而為之。這反映的是,企業職工隊伍的素質和管理責任不到位問題,反映的是企業管理的執行力問題。

(三)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註冊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工作已基本完成,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已是嚴格按照註冊配方生產的。但是,實施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問題就不斷的顯現。如原料的供應問題,乳鐵蛋白斷貨、羊乳清貨源不能保證的問題,一些微量成分供貨渠道不暢、價格虛高問題,變更配方時間長、程序繁瑣,對生產和市場供應產生影響。建議企業對已註冊的配方做一次全面評估,適當進行變更調整。

(四)嬰幼兒乳粉主流品牌質量大賽情況

2018年,參加嬰幼兒乳粉主流品牌質量大賽共有31個品牌, 分別是:銀橋、聰爾壯、太子樂、美力源、歐能達、美可高特、多美滋、澳優、思麥爾、明一、紐貝滋、貝因美、花冠、百躍、美廬、大慶愛美樂、君樂寶、燎原、美羚、多加多、伊利、蒙牛、聖元、雀巢、歐比佳、三元、雅士利、光明、飛鶴、完達山、龍丹。2018年2~12月份共抽檢1段、2段及3段產品337批次,樣品量近1350個,抽檢合格率100%。

檢測指標與去年相比,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調整,必須營養成分除了蛋白質、脂肪指標外,重點監測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成分;增加了氯黴素、苄青黴素等獸藥殘留的檢測;增加了氯酸鹽、高氯酸兩項風險指標監測,從監測結果看,主流品牌嬰幼兒乳粉質量穩定、可靠、優秀。但從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要求來分析,個別產品仍存在著美中不足之處。如,某些樣品的個別維生素指標實測值接近了標準值的上限或下限,與參賽產品實測值曲線偏離較大,存在不合格風險。發現的問題:

1、有一個樣品的“氯”指標低於標準的下限值,國家標準規定氯為12—38mg/100kj,實測值<12mg/100kj。經企業查找原因,懷疑可能是原料有毛病。另據,各地近期抽檢結果也發現,個別產品中氯元素含量低,建議各企業重視。

2、可選擇成分DHA。根據GB10765、10767規定,DHA佔脂肪酸總量≤0.5%,沒有規定下限;但,GB13432—2013《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問答已明確:嬰兒配方食品中DHA佔脂肪酸總量≥0.2%,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DHA佔脂肪酸總量≥0.3%。本年度共抽檢樣品84批次,其中達不到最低值的45個批次產品,佔54%。

3、風險指標氯酸鹽監測。目前,國際上沒有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氯酸鹽的限量規定。2015年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評估報告制訂的氯酸鹽每日可耐受攝入量(TDI)為3µg/kg·bw/d。如,對於一個體重為7kg的嬰兒,按平均每日攝入120g嬰幼兒配方乳粉折算,則乳粉中氯酸鹽含量應不超過175μg/kg。

本年度共對214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了氯酸鹽的風險監測。其中33批次產品未檢出(實測值為<15.0μg/kg);181批次產品實測值>15.0μg/kg(定量限),檢出氯酸鹽,檢出率84.6%。其中:有31批次產品實測值高於175μg/kg,佔抽檢樣品的14.5%。

氯酸鹽可能來源:(1)擠奶廠和生產企業使用的含氯清潔劑;(2)生產過程中廣泛使用的清潔劑——氫氧化鈉溶液,在氫氧化鈉的生產過程中會伴隨產生氯酸鹽;(3)生產用水使用含氯消毒劑並在生產過程中帶入產品。

4、風險指標高氯酸鹽監測。

2011年,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的高氯酸鹽暫定每日最大耐受攝入量(PMTDI)為10μg/kg·bw/d;2014年10月,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提出的高氯酸鹽每日可耐受攝入量(TDI)為0.3μg/kg·bw/d。按一個7kg的嬰兒每日攝入120g嬰幼兒配方乳粉計算,依據JECFA高氯酸鹽PMTDI值,則乳粉中高氯酸鹽含量應不超過583μg/kg;依據EFSA發佈的TDI值計算,則乳粉中高氯酸鹽含量應不超過17.5μg/kg,

本年度共對214個批次產品進行了高氯酸鹽的風險監測。其中108批次產品未檢出(實測值為<7.5μg/kg;106批次產品實測值>7.5μg/kg(定量限),檢出高氯酸鹽,最高為302μg/kg,檢出率49.5%。如按JECFA限量值衡量沒有產品超過;如按EFSA限量值衡量則超過。

高氯酸鹽來源可能有以下3個方面:(1)原料和飲用水受環境汙染帶入;(2)動物飼料中殘留進入;(3)包材帶入。

5、對獸藥氯黴素、苄青黴素檢測,均未檢出。

6、對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檢測均符合規定要求。

三、2019年度質量工作重點

隨著消費者信心的恢復,乳製品市場將會出現一個穩定發展的好勢態,我們要抓住時機,乘勢而上,要繼續抓好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競爭力,提升產品美譽度,打造中國乳品品牌,在2019年度行業發展取得好成績。

(一)全面、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

根據2018年國家對重點企業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所發現的問題,2019年各企業要全面、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抓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抓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執行。各企業要建立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定期檢查評估制度,設立質量安全規範體系“檢查專員”崗位,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保證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得到全面、認真貫徹執行。

2019年,協會將繼續幫助企業開展質量安全生產規範體系協查工作,不僅是嬰幼兒配方粉企業,也包括其他乳製品生產企業。2018年,協會開展的體系協查工作效果非常明顯,凡經過協會協查的企業,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正式檢查中,基本沒有發現重大缺陷和問題。明年還將繼續幫助企業開展體系協查,範圍將擴大到所有乳製品生產企業,有需求的企業可及早與協會聯繫,提出申請。

(二)大力提升、改善產品的感官質量

經過這些年來的整改、努力,乳製品的理化、衛生指標已經穩定

在一個較好水平上,各企業要本著精益求精、繼續提升之外,要把產品質量提升的側重點放在感官質量指標上,提升改善產品的滋氣味、衝調性、溶解度、新鮮度等方面。這包括改進工藝,提升原輔料的品質等方面。改進工藝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可由專業人士進行分析解讀。現就原輔材料方面提出如下建議供參考:

1、提倡溼法工藝,以生鮮乳為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

2、生鮮乳從擠奶到加工,嬰幼兒配方乳粉應控制在6小時以內,菌落總數3萬個/ml以下;其它乳製品應控制在12小時之內,菌落總數5萬個/ml以下。

3、生產嬰幼兒乳粉所用的基粉,從生產日期到使用日期,應控制在3個月以內;生產其它乳製品所用的原料乳粉,從生產日期到保質期結束,乳粉類產品應不少於5個月,液態乳製品應不少於3個月。

(三)繼續開展嬰幼兒乳粉質量競賽活動

2019年,協會將繼續開展主流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競賽活動,年終優勝者將獲得表彰。今年乳品質量競賽,增加滅菌純牛乳、殺菌發酵乳產品。希望各個企業積極參與,及早提出申請。

同志們,2019年將是我國乳業穩定發展的又一年,我們將迎來“利好”的形勢,讓我們團結一致不內鬥,抓好質量,搞好生產,做好銷售,爭取每一個企業都取得優異業績。謝謝。

2019年1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