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不一定越好,凡事適可而止

越多不一定越好,要適可而止

不少人追求多,什麼都是越多越好,認為只要多就有優勢。殊不知,有些事物確實是越多越好,有些事物並不是越多越好,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下面就分享一個寓言故事,探討一下是否越多越好。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它還快,心裡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腳多,當然跑得快。‘’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面前,任憑它自由取用。

螟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體上貼,從頭一直貼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貼了,它才依依不捨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身是腳的自己,心中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樣地飛出去了!”

但是,等它一開始要跑步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制這些腳。這些腳劈里啪啦地各走各的除非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致互相絆跌而順利地往前走。

這樣一來,蜈蚣反而走得比以前慢得多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所擁有的東西不是越多越好。凡事都有一定的限度範圍,缺少固然有其不足,但若超過了最大的允許範圍,便有可能難以調節控制,反而成為拖累,適得其反。

人們學習知識是越多越好,但有時也不盡然,要看什麼時候學習什麼知識。比如高中學生,按說什麼都可以學習,但由於考學的任務重,時間短,與考學無關的知識不應該涉獵。我有一個學生,整天沉迷於武俠小說等獵奇類的小說中,總想著自己成為無所不能之人,或者發筆橫財,結果學習成績不斷下滑,家長都感覺要放棄了。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也是有限的,可是知識是無限的,只要把自己奮鬥目標的知識學好就行,不要學習蜈蚣想當然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