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最經典的10句名言:字字璣珠,句句如金!

說到《二十四史》,稍有文學常識的人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他記載的事件,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史的內容包羅萬象,非常豐富,記載了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在內的各方面事蹟。且每一朝代史書的編寫,都是當時極具文學影響力的人擔任。所以這些史書裡,不僅文辭華美,字句之見也是蘊含著很多道理,發人深省!

《二十四史》,最經典的10句名言:字字璣珠,句句如金!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聰明人考慮千次,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者考慮千次,總會有一次收穫。做任何事情,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2、君子立身,雖雲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 ——《隋書·文帝紀》

在社會上立足,需要完美的修養和品行,但誠與孝是最重要的。沒有誠信的能力,會大打折扣;而孝心,更是人之為人的根本。

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傳》

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和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二十四史》,最經典的10句名言:字字璣珠,句句如金!

4、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你度過難關,這樣的朋友值得信賴,不能忘記。和你攜手共過患難,經過風風雨雨磨難的妻子是最為珍貴的,不能拋棄。

5、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正所謂,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一旦觸及真正的利益,人的本質就會顯露無遺。

6、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晉書·帝紀·第一章》

一杯清水滴入一滴汙水會變汙濁,一杯汙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而變清澈。長久積善,知者甚少;做了一次壞事,四面八方都會知道。所以說,謹言慎行。

《二十四史》,最經典的10句名言:字字璣珠,句句如金!

7、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漢書·項籍傳》

先出擊就能制服敵人,隨後應戰只會被控制。誰能很快地掌握主動權,誰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

8、奢侈之費,甚於天災。 ——《晉書·傅玄傳》

奢侈所浪費的財務,要比天災還要嚴重。人一生的福報是有限的,透支了,早晚要還回去。惜食惜衣皆惜福,修孫修子在修身。

9、明者,見危於無形;智者,見禍於未萌。——《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鍾會傳》

明智的人,在危險還沒形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災禍還未發生時就會有所覺察—。而要想變的明智、充滿智慧,就需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的修煉。

《二十四史》,最經典的10句名言:字字璣珠,句句如金!

1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站在深潭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家去結網。夢想再美好,不付諸行動,也只是空想。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凝結為一句句至理名言。物轉星移,滄海桑田,這些經典名句依舊熠熠生輝,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品悟。

讀者們,關於“二十四史”的智慧名言,大家還有什麼見解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