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前段時間,一個交警官微發佈的兩張照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照片中,是一輛自行車在機動車道逆行,直接撞扁了一輛白色轎車的前保險槓。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很多網友都驚訝一輛汽車竟然比不過一輛自行車,太不堪一擊了。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其實,懂車或者對物理學的能量傳遞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並不是車輛脆弱,而是對行人的一種保護:

工程師稱之為“潰縮吸能”技術。即在發生碰撞時,車輛通過潰縮吸收碰撞能量,減少對行人或者對發生碰撞的另一方的傷害程度。(想不通的同學可以想象撞牆與撞豆腐的區別,豆腐可以看作是具有潰縮吸能技術的哦)

換個角度講,假如上圖的卡羅拉沒有應用潰縮吸能技術的話,碰撞瞬間對於騎自行車的人的傷害就不可預估了,起碼不會完好無損。當然,保護行人是做到了,車的維修費卻相應的提高了不少。雖然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但是想想還是人命更重要也就釋然了。

而上圖中的這輛車,就是全球銷量第一的豐田卡羅拉

它從1966年問世以來,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歷史,走過了十二代的變遷,終於成為汽車史上的一個神話。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01


1966年,被很多人稱為“家庭轎車時代”的開端。

那一年,日產和豐田面向平民市場,先後推出了兩款價格低廉的家庭轎車:陽光Sunny(Datsun 1000),和卡羅拉Coralla。

當時,同類型的其他車型,比如斯巴魯1000和陽光等,排量都在1.0L。

為了提高競爭力,豐田將卡羅拉的排量由設計之初的1.0L升級到了1.1L,還開創性地採用了地排擋設計,來取代當時流行的懷擋。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這種1.1L直列4缸SOHC發動機,搭配落地式4速MT的動力組合,讓第一代卡羅拉具備了較為順暢的換擋反應,實現最大馬力60ps,峰值扭矩3800rpm。

也讓它在上市後的第三年,就成了日本銷量第一的車系。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直到1970年換代,卡羅拉車型得以全面擴張。

比如1972年推出的高端運動版車型Levin雷凌(注意:它和我們今天熟知的卡羅拉同門師弟雷凌,並沒有太大關係)

它搭載了用於拉力賽跑車Celica的1.6L DOHC 2T-G發動機,徹底將卡羅拉體內的運動元素爆發出來。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於是,1974年面世的第三代卡羅拉,搖身一變,以肌肉車的模樣闖入北美市場,並大獲成功,開啟了豐田在美國市場的黃金時代。

第三代卡羅拉不僅引入了更高等級的安全性配置和舒適性配置,還解決了石油危機下的油耗問題和排放問題。

這讓全世界第一次認可了卡羅拉這一車型所代表的技術和實力,也讓日本正式成為全球矚目的汽車大國。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02

由於第三代卡羅拉在空氣動力學上嚐到了甜頭,於1975年開始研發的第四代卡羅拉更加看重空氣動力性能。

其研發團隊進行了400多個小時的風洞試驗,保證車輛的風阻係數0.35cd,才最終完成了量產車的設計。

第四代卡羅拉在1979年推出,4年後實現1000萬臺的產量記錄。此前,在日本單一車型達到此規模的,也只有福特T型車、大眾甲殼蟲、高爾夫這樣的國外品牌。

這意味著卡羅拉不僅成為千萬臺俱樂部的一員,也成了全球屈指可數的殿堂級車型。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而第四代卡羅拉,也是最後一代採用單一後驅形式的車型。

從第五代開始,卡羅拉根據定位的不同,分別研發了前驅、後驅,以及四驅車型。

這種驅動結構上的轉變,極大地降低了設備的投資費用,促使第五代卡羅拉成為同級中普及度最高,也是最受歡迎的車型。

在第五代車型中,誕生了一款全球車迷心中無法替代的漂移神車——AE86。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它是卡羅拉系列後驅車型的末裔,在日本老一輩成名的賽車手中,大部分都使用過豐田AE86開展賽車生涯的歷史,其中的領軍人物就是土屋圭市。

1984年,土屋圭市開著AE86參加本土A級賽事,並創出六連勝的紀錄。

從此以後,土屋圭市被稱為日本漂移之神,而卡羅拉也走上了神壇,大家將AE86追捧為“秋名山神車”。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說到這兒,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經想到了,它就是《頭文字D》中男主藤原拓海駕駛的那輛送豆腐的車。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如果有熟悉《頭文字D》的朋友,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在漫畫/電影中,男主有個路人甲好友。

他為了和拓海組成CP,不小心買了一部和86外觀相差無幾,但發動機動力卻低很多的AE85,以至於他因為車速太慢,成了圈子內的笑柄。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這裡,AE86是卡羅拉系列的跑車版車型,而AE85則是卡羅拉運動版——雷凌系列的車型,但由於AE85並不走性能路線,因此,這兩款車在發動機和懸掛上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別看如今的卡羅拉是人畜無害的溫順轎車,曾經它也是賽車界的靈魂選手。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03

到了1987年誕生的第六代,後輪驅動在卡羅拉身上完全成為歷史。

豐田將卡羅拉的發展重心,放在了提高車型配置水平,舒適度、可靠度和耐用性上。

所以,第六代卡羅拉也被稱為“最舒適”的一代。接下來的第七代、第八代卡羅拉,在細節上延用了類似的發展軌跡。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從第八代開始,卡羅拉開始採用輕量化設計,同時從結構上提升車體剛性,從而大幅度提升了整車的被動安全。

到了第九代卡羅拉上市,也就是2000年,卡羅拉結束了轎跑雷凌的開發,實用性、經濟性成了它的主打方向。

雖然外界一度很難接受這種中庸的風格設定,但卡羅拉的銷量卻一直堅挺。它於1997年,成功將大眾甲殼蟲從世界總銷量的冠軍寶座上拉下來,並取而代之。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從第九代開始,卡羅拉摒棄了上幾代車的平臺,採用了全新平臺,並優化了懸掛系統,給卡羅拉帶去了更輕鬆的駕駛感,和更好的燃油效率。

同時,它搭載的全新轉向助力系統,也為卡羅拉帶來了一大票女性客戶群體。

更重要的是,這一代卡羅拉開始在國內投產,只不過引進時它被命名為“花冠”,直到升級到第十代時,又改回了“卡羅拉”這個名字。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發展到第十一代,卡羅拉在全球出現了三個版本:日版、美版和歐版。其中,歐版車型成了一汽豐田卡羅拉,而美版車型則成了廣汽豐田雷凌。

這才是卡羅拉和雷凌真正的同宗關係。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04

作為豐田的戰略車型,卡羅拉已經發展到了第十二代。

或許我們在國內的街頭,只見過三廂版四門卡羅拉,但事實上,卡羅拉早已衍生出轎車、轎跑、旅行車、貨車、皮卡、輕型越野車等數種車型。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車型,也不管是哪一代的卡羅拉,都堅守了自己經濟實惠耐用實用的特色。

也因此,卡羅拉成了全球緊湊型車的典範,是同級別三廂轎車中買來最不可能出錯的一款車。

以日系三俠和德系雙驕的對比來看,在空間維度上,卡羅拉、思域、軒逸、朗逸和速騰,基本打成平手。

但相對來說,朗逸和速騰的儲物空間更大更平整,而卡羅拉在後排空間上更佔優勢。

它恰當的椅背角度,加上合適的座椅柔軟度和寬度,讓卡羅拉的後排乘客擁有更為舒適的乘坐體驗。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從內飾及配置上來看,這五款A級三廂轎車中,軒逸的配置更為豐富,且做工檔次感最好,而卡羅拉,卻是同等價位上配置最低,工藝感最差的。

從靜密性來看,朗逸的隔音效果最好,而日系三款車都不盡如人意。

朗逸和速騰的主銷車型都是1.6L自吸車型。從絕對動力輸出來看,日系三款均優於德系兩款,軒逸在變速響應方面最快,但動力性上卻弱於卡羅拉和思域。

從油耗來看,豐田主推的卡羅拉2018款1.2T S-CVT系列,實測平均油耗最低。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再拿卡羅拉和孿生兄弟雷凌相比,無論是尺寸,還是配置,無論是核心硬件,還是動力總成,兩者的區別都不大。

不過,雷凌的終端優惠價較低,而卡羅拉在人性化的細節上,考慮得更為周到。

難怪卡羅拉能在2018年中國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CACSI)評比中,獲得細分市場合資品牌第一名。


這臺撞不過自行車的汽車,竟然是全球轎車銷量冠軍!



總而言之,卡羅拉可能不是各方面最優的,但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短板,絕對能滿足日常出行和通勤的需求。

用網友的話說,“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優點,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缺點”。

開它出去,可能不會幫你吸引眼球,但也不會讓你丟臉;想跟朋友聊聊這車,彷彿沒什麼可說的,但想要黑它,又黑不出什麼花樣。

真要提及關於這車的吐槽,可能最多的就是“除了加玻璃水之外根本沒有開過前蓋”,或者是“想換車卻找不到任何理由”。

或許正是這種特點,讓卡羅拉存在感低,卻足以征服4600多萬的消費者。

05

豪車、超跑,很多人都向往,但畢竟還是少數人的玩物。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動力強勁、內飾奢華、操控精準,都不如問題少、油耗低、可靠耐用來得有誘惑力。

而卡羅拉恰好做到了這一點,並做得很出色。

所以各位老鐵,如果你有15萬預算,你是喜歡平平無奇的卡羅拉,還是懟天懟地的思域,或是其他更有特色的車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