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爭取在2022年實現全省大企業大集團100強“零的突破”

四川新聞網巴中1月23日訊(記者 李桃)為實現巴中民營經濟在規模總量、發展質量和綜合實力等方面新突破,加快建設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奮力走出秦巴山區脫貧攻堅綠色發展新路子提供強力支撐。1月20日,中共巴中市委、市政府同意並下發了關於印發《巴中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

在落實決策部署上,要做到全面落實中央“6個方面”和省委省政府“20條”政策措施,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在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上,要對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本土民營企業新增投資與招商引資企業一視同仁,依法享有同等發展機會、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在降低民營企業成本上,要全面落實國家有關稅收政策,全面執行涉企收費、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證金、社保繳納等相關優惠政策,主要包括降低用地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用電成本、降低用氣成本和降低物流成本;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上,要做到在保證市本級財政投入基礎上,充分發揮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基金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優先投資本土初創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和潛在“獨角獸”企業,對屬地註冊符合本市產業發展規劃的優質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各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企業應急週轉專項資金,幫助企業減輕轉、續貸壓力,維護企業徵信。

同時,《巴中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十條措施》還提到要大力培育產業龍頭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分檔分類培育發展,建立重點企業培育庫。通過持續推進“四百計劃”,爭取在2022年底前,實現全省大企業大集團100強、全省服務業企業50強兩個“零的突破”。而在支持民營企業創新創業上,則要引導民營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研發機構圍繞四大特色農業、四大新型工業、四大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可在產業發展基金、融資擔保及風險補償等優先扶持和重點支持。並且要不斷提升“巴中產”“巴中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積極搭建平臺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並按照《關於實施“巴山優才計劃”的意見》兌現激勵政策。

此外,提升民營企業管理水平、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和加強民營經濟工作組織領導也是此次《巴中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十條措施》提到的要點。通過這些舉措的實施,不僅有助於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民營企業財產權、創新權、自主經營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得到依法保護,最終可促進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