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大國崛起是趨勢 現行秩序需調整而非另起爐灶

參考消息網4月17日報道美國《外交》雙月刊3/4月號刊發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傑克·沙利文的文章稱,至少過去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對外政策專家不斷指出,有跡象表明國際秩序正在瓦解。當前需要外交政策界就維持和加強國際秩序這一問題拿出決心和確定性的想法,而不是對特朗普造成的有害影響哀嘆不已,或對現行秩序的命運問題持隨波逐流的態度。

文章稱,早在特朗普之前,現行秩序就已顯示出其有能力適應權力性質和權力分配等方面出現的變化。三個基本因素造就了這種彈性——也表明了為什麼當前的重點應放在保護和改善現行秩序上,而非為現行秩序準備後事。

文章稱,首先,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仍在對現行秩序的各主要方面進行投資,也仍然指望美國在現行秩序運行上發揮核心作用。美國喪失主導地位並不意味著美國領導地位的終結。也就是說,美國可能無法通過發揮超群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發揮引導作用,但它仍可以調動合作以應對共同挑戰,並就重要規則建立共識。未來幾年,儘管華盛頓不會是尋求資本、資源或影響力的國家的唯一目的地,但華盛頓仍將是最重要的議程制定者。

文章認為,這種事態肯定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其他大國最終會崛起,總有一天要重新審視達成妥協的基本條件。這一天已經到來,而現在的問題是,其他國家是想另起爐灶還是隻想做些調整?蘭德公司2016年公佈的一份全面分析報告顯示,表現出徹底廢除現行國際秩序或讓其完全變樣的意願的大國寥寥無幾。雖然特朗普的當選迫使各國去考慮一個沒有美國發揮核心作用的世界,但許多國家仍然認為,特朗普總統是一種非常態,而非美國的常態。

文章稱,迄今為止特朗普在外交領域造成的系統性破壞並未達到他在競選時威脅要達到的程度。儘管特朗普一再奚落盟友搭美國的便車,但就華盛頓對歐洲和亞洲盟友的政策而言,其連續性比變化更為明顯。特朗普的顧問們確保了這一點,外部維權團體和國會監督也發揮了有益作用。

文章稱,特朗普發現,不管他怎麼蔑視基於規則的現行秩序,他都需要這種秩序。他不得不接受他本不願接受的構成現行秩序的一些要素。

調整而非另起爐灶

文章稱,除西方內部的缺陷外,現行秩序確實面臨外部的挑戰,首先是大國競爭再起。實際上,特朗普政府公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地把競爭作為一項組織原則。報告譏諷稱,往屆政府認為大國是“良性行為方和可信賴的夥伴”,還認為“競爭會讓位於和平合作”。但特朗普團隊錯誤地把這看作一個非此即彼的命題。從慣例上講,放棄戰後秩序是守成大國作出的奇怪讓步,因為戰後秩序的存在是一大競爭優勢。作為一種預測,大國競爭會在可預見的未來顛覆世界秩序絕非不可避免。要想理解箇中原因,有必要對這中俄主要的大國競爭對手加以區分。

文章稱,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確實希望削弱美國的領導地位,並削弱華盛頓的盟友的凝聚力。但中國就另當別論了。中國的國力要強得多。但不能指望中國會取代美國成為一種新秩序的核心。

文章稱,正如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指出的那樣,中國仍是一個“局部性大國”。中國的全球基本戰略一直都是充當“選擇性的利益攸關方”(借用前美國官員羅伯特·佐利克的說法,希拉里·克林頓任國務卿時對這一說法加以修改)。這一戰略的出發點有一個假設條件,即美國仍將是最後可依靠的責任承擔者。

文章稱,中國顯然會在現行秩序的運行發展過程中尋求更大的影響力。其他新興大國也會這麼做。這就需要美國和新興大國作出調整,而非另起爐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