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之关键词解读

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从2013年立项,到表决通过,前后耗时近5年时间。现在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来为大家简单解读下《电子商务法》。

《电子商务法》之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一:工商登记

在此之前,可以说只要你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在网上开一家店,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无需登记,更不用纳税,由于监管不严,导致电子商务领域乱象频发。《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后,要求所有电子商务经营者,无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一律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依法纳税。给消费者带来最直接的积极影响就是经营主体更加规范,但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福利不再,会导致价格上升,电商竞争加剧。

关键词二:刷单

刷单这一行为我们并不陌生,主要表现为:刷好评、刷销量、删除差评等,例如,有一些新开的店铺,为了尽快让网友熟知,会选择通过刷单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相关行为甚至直接催生了一个新产业,有人负责专门编辑好评,某些快递公司也随之推出空包服务从而在电商系统中留下快递数据以此回避电商平台的监管。其实在《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以前,《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修订时,已将该行为纳入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将其定性为虚假宣传。这次《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评价。

《电子商务法》之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三:风险承担

“双十一”时,你在电商平台大杀四方,不过多久,你终于收到了“战利品”,但是,好几个包裹已经破损,有些物品已经被压坏,在本法实施以前,你会去找快递公司和卖家,如果遇到良心卖家,还能用心帮你解决,如果遇到了不靠谱的卖家,恭喜你,你只能和卖家、快递公司扯皮,不仅闹心还费时。相关情形因《电子商务法》的施行将会成为历史,因《电子商务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务,并承担商品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但是,消费者另行选择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除外。通过本条文明确了运输过程中的破损风险将由卖家承担。

关键词四:契约精神

当你打开网页,翻看关注已久的宝贝时,你惊喜的发现,价格竟然是几天前的1/10,你赶紧给家人都买了一件,并立即付了款,可是,过了几天,你没收到你梦寐以求的宝贝,却收到了一通电话:“对不起先生,之前实习生标错了价格,我们已经帮你取消了该笔交易,为表示歉意,将给您一张100元的代金券”。这要发生在以前,你只能忍气吞声,但是《电子商务法》第49条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今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卖家不得擅自毁约(注:如果符合可撤销合同的情形,从其规定,例如:因重大误解导致合同撤销)。

《电子商务法》之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五:大数据杀熟

这个词也许很多小伙伴们是第一次听到,但是这种现象你们肯定经历过。 通俗来讲,就是相同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这种现象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将成为历史。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六:默认勾选

你在某平台购买了一张高铁票,但是付款后你发现付款金额比之前看到的金额贵了几十块钱,通过查询付款明细你发现,该平台悄悄的给你搭售了一张保险券。想必该情形小伙伴们并不陌生,这就是互联网平台的小伎俩—“默认勾选”。《电子商务法》第十九条规定,搭售商品或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选项。

以上通过几个关键词为大家简单解读了《电子商务法》,这部法律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觉得不过瘾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这部法律的全部条文,《电子商务法》将为各位同学的剁手之旅保驾护航。

本文作者:东奥撰稿人Louie,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