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慣了大魚大肉,不妨嘗試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從今天開始,每個週末,可以嘗試一下素食,嘗試一種有

益於身心健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飲食方式。


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吃素,是為了身體」

吃素食,不必過於追求純粹和極致,不是為了追趕潮流,更不是為了給自己貼上“素食主義者”的標籤。

吃素食,只是真的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醫學研究指出:

素食有效調節血壓,降低膽固醇,預防中風,改善動脈硬化,降低 50% 的心臟病風險。

一口素食進入肚

五臟六腑都排毒

○ 素食,給心排毒:


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養生學常說“心主苦”“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在這個冬天,吃些苦味的食物吧!犒勞一下整年下來都在默默工作、任勞任怨,早已疲憊的心。吃點萵苣、生菜、芹菜、白果、牛蒡、枸杞等等。在淡淡的苦味過後,便是清醇的回甘。

○ 素食,給腎排毒:


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冬養藏,冬宜閉藏”。這時候吃太多的肉類不利於控制情慾,更不符合“收藏”之道。而且一些重口味比如說辛辣、油炸、甜食等,也會讓身體積聚火氣。“腎臟有虛火,下巴愛冒痘。”這類朋友不妨吃點黑豆、黑芝麻等滋養腎陰之物

○ 素食,給脾排毒:


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對於脾胃功能欠佳的小夥伴來說,吃肉太多不好消化,容易積食生熱。同時肉食中的油脂較多,容易招來脾胃最大的敵人——溼氣。所以,冬日裡不妨吃點五穀類的粥品或豆漿吧,以素之味來祛溼,又健脾。

○ 素食,給肝排毒:


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加工過的肉類食品含有較多的有害毒素,會給肝臟的代謝帶來負擔。而俗話說“綠入肝”“蔬,疏也”,故多吃綠葉蔬菜,可疏肝氣、清肝火。尤其是肝鬱的小夥伴,越吃素越開心。

○ 素食,給肺排毒:


素食“冬補”,膽固醇低了,五臟變強了!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冬日吃“三白”,對肺來說是非常好的。

大白菜:清肺熱,最適合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

白蘿蔔:理氣化痰,入肺胃經。

豆腐:清熱益氣,健脾生津。

這些情況

素食更健康

○ 便秘:素食中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水分也更多,助於腸道蠕動和清理積熱。尤其適合陰虛乾燥、內熱引起的便秘症狀。

○ 易冒痘、過敏,皮膚粗糙:中醫說“肺與大腸相表裡”,通過素食來清理腸道,那對應的皮膚也會變得更滋潤,同時能改善由於肺氣不足造成的過敏問題。

○ 每天無精打采、昏昏欲睡者。

○ 短期出現的情緒管理較差:肉食生熱,吃多了熱性的東西,容易浮躁暴躁。而素食恬淡,讓人心境平和、頭腦靈敏,身體處於更好的狀態。

○ 大病初癒,特別是熱病剛好:中醫說“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意思是說在感冒剛好,或是發燒剛退的時候,避免吃肉,否則會讓病情反覆,甚至有後遺症。

○ 舌苔厚黃,大便臭:體內溼氣過重的症狀之一。

○ 上火、有口氣。

○ “三高”患者:素食更利於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雖然說吃素的好處有這麼多,但我們一直都說飲食要講究均衡性、營養性、科學性。而且......

素食再好,也有忌諱!

如果一直只吃素,不吃肉,那還是會有健康隱患的:

○ 只吃素,微量元素缺乏:

素食的鋅、鈣、鐵含量不多,而且其中的草酸會影響身體吸收鋅、鈣、鐵等微量元素。要知道,鋅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飲食中 80% 的鈣來自奶類,80% 的鐵來自肉類和蛋類。

○ 只吃素,維生素 B12 缺乏:

缺乏維生素 B12 的人,容易出現貧血、面色蒼白、乏力、氣短和頭暈等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引起手腳麻痺、肌無力、行走障礙,甚至痴呆。而維生素 B12 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例如肝臟、牛肉、豬肉、蛋類、金槍魚、牛奶等。

○ 只吃素,蛋白質缺乏:

肉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較高。若長期攝入蛋白質不足,會嚴重影響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還容易有貧血、消瘦、消化不良、記憶力衰退等問題。

○ 只吃素,容易雌激素缺乏:

女性由於脂肪攝入量過少,影響雌激素分泌減少,從而誘發很多相關的女性疾病,特別是發育期、育齡期、更年期的女性,要更加當心了。

所以,吃素的同時要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可以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合理搭配日常飲食,做到營養的均衡全面。

更多精彩資訊:微信公眾號(膳谷嘉果素食穀物營養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