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人造雞肉”走上餐桌並非夢想

世界糧食日:“人造雞肉”走上餐桌並非夢想

當第38個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全世界正面臨一場危機:人類日益增長對肉類的需要和供應不足的矛盾。

美國食品公司JUST的科學家在舊金山提供一個解決方案:讓雞毛變成雞!BBC記者先品為快,已經嚐了它的味道。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什麼新思維。1931年,英國著名的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就提出養這種雞想法。

1931年正是丘吉爾政治生涯的低谷,作為前財政大臣都沒能受邀參加英國新政府組閣。也許這到給了他思考人類未來大問題的機會。

那一年丘吉爾表示,人類行為非常荒謬:好不容易養只雞,但只吃雞胸脯和雞翅,把其它部分都扔了。

他預測,有一天,人類不再會做這種蠢事,而能在合適的條件下專門培育他們想吃的那部分。(這樣就會避免浪費時間去養雞頭雞屁股等。)

丘吉爾的理想似乎終於在87年後被美國科學家實現了。

並非素雞

美國科學家在舊金山的一個農場裡展示用雞的羽毛培育出來的雞塊。

提到雞塊,你一定會想到麥當勞等快餐店裡的炸雞塊,小巧,無骨,"味道好極了"。對,就是你在廣告裡常看到的那種。

這種雞塊,吃起來完全是雞肉的味道,而且新鮮可口,據說它的源頭就是舊金山實驗室附近的一個農場上咯咯叫著滿地跑著的雞群。

這種雞肉也絕非我們所熟知的素雞,也絕非現在在超市裡越來越受歡迎的各種替代肉類的大豆肉。

世界糧食日:“人造雞肉”走上餐桌並非夢想

快速生長

這可是真正的肉,但是從動物細胞培育生長出來的肉,並且它被描述通過培養、合成,體外等等科學方式在實驗室生長出來的肉。

這種人造雞肉“很乾淨”,看不到讓人害怕的鮮血,今後做雞肉菜餚也不用殺雞了。

科學家們在一個小的生物反應器中用兩天時間即可培育出一隻雞塊。

這個過程需要使用一種蛋白質來促進細胞成倍繁殖,並在雞肉生長的時候,就像蓋房子一樣提供某種類型的支架,使得這種雞肉成型。

無需宰殺

JUST公司的總裁特里克對BBC記者表示,這種雞肉到了2018年年底就可以出現在一些餐廳的菜單上了。

特里克說:"我們用植物製作雞蛋,冰淇淋或黃油,我們現在用肉做出肉來。而且你不需要宰殺動物"。

品嚐了這種炸雞塊的BBC記者說,味道令人印象深刻:雞皮很脆,肉的味道鮮美,雖然肉嚼起來的感覺比麥當勞或肯塔基的炸雞塊稍微軟點。

特里克和其他一些企業家表示,他們造出人造雞,也希望停止宰殺動物,保護環境。

他們表示,在保護地球環境的同時,這樣可以解決全世界人口越來越多但肉不夠吃的問題。他們特別指出,他們做出的這種肉沒有用轉基因技術,雞肉生長也無需抗生素。

保護地球

聯合國表示,為了吃肉飼養動物是全球變暖和空氣和水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傳統的畜牧業努力提高效率和環保能力,但許多人懷疑傳統畜牧業是否能夠跟上全球對蛋白質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美國加州的一個領先的細胞肉類公司的科學家瓦拉提博士說,我們每年屠宰700億隻動物,為70億人提供食物。

他說,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脫貧,全球對肉類的需求翻了一倍。到2050年,人類將無法養活足夠的牛和雞來滿足90億人的胃口。

他說:"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從這些動物細胞中種植任何肉類,家禽或海鮮。"

亞歐市場

細胞農業的先驅是荷蘭科學家珀斯特。他在2013年做出了全球第一個實驗室造出的漢堡包,售價30萬美元(228,000英鎊)。

但珀斯特估計,如果他開始大規模生產他的漢堡,他可以將每個成本降低到10美元左右。

即使JUST已經能生產足夠多的雞塊來賣,但不太可能會賣給美國的餐館。因為美國政府尚未決定怎麼對這個進行立法、訂規矩。美國的大多數食物都受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監管。

特里克表示正在和亞洲與歐洲的一些國家商談出口等事項。

世界糧食日:“人造雞肉”走上餐桌並非夢想

這項技術還吸引到了美國一些傳統養殖肉類處理加工公司的投資,有些人認為這將是未來的趨勢。

在美國從密蘇里州延伸到阿肯色州的山區的一個農場裡,BBC記者就此採訪了正在喂牛的比利·布魯斯,詢問他的看法。

布魯斯說:"我認為這種產品需要相應標記 ,這是實驗室生產的蛋白質。"

他補充說: "當我想到肉時,我想到了我背後的牛群,它們是活著的,會呼吸的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