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一塊屏幕,給山村的孩子帶去了一道微光。

而故事的背後,或許還有更多值得我們思考。

客觀的去看待不同角度下的不同觀點,

或許才是對當事者來說更好的態度。


這段時間,相信很多人都被中青報那篇爆文《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刷屏了,同時微博上,“88人看直播上清華北大”也一同登上了熱搜。

故事並不複雜: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課、作業、考試。有的學校出了省狀元,有的本科升學率漲了幾倍、十幾倍。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文中這樣描述在名校與貧困中學間的這塊屏幕:

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裡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


初初讀過文章,小喬忍不住好幾次淚目:

我們看到了“父母在福建給人殺魚,當爹的手指早就累成了殘疾,伸不直”的山村家庭;看到了“至今沒出過縣城的高三女生,聽到屏幕對面成都七中的孩子聊起英國美國,無奈的說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複雜心情;更看到了不被看好的祿勸中學“低進高出,我們從不放棄”和“為理想和尊嚴而戰”的鮮紅標語。

讀完之後,我們一面思索著教育的公平道阻且難,一面感謝著為改變不公平而努力的人們,一面順便伸出了自己轉發的手。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連網易科技CEO丁磊也熱血揚言要“贊助”1個億,讓處處都是“學區房”。

可以說直播教學確實給了貧困地區一道之光。有了光,也就有了希望。而這篇爆文也確實讓更多人關注到了教育資源不對等的現象。

但今天我想說說這篇文章沒提到的一些事情。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今年10月,看天下也曾報道過直播教學,可能因為文章不如中青報的感人,所以並沒有爆紅網絡。卻為我們呈現出了更多有價值的細節。

這篇文章除了關注在直播教育中獲益最深的“資優生”,也走訪了“雖然努力,卻依然跟不上直播”的普通學生,也有“如果有機會再來一次,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會選擇網絡班”的另一種聲音。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教育的邏輯與其機制之複雜,本就並非一塊屏幕即能覆蓋。

文章聚焦的是廣西省平果中學的1522班。這個班的學習對象同樣是成都七中,經過三年直播後,班級升學率同樣有所提升,不僅產生了省狀元,還達到了全班過一本線的成績。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順利跟上名校的腳步。於是平果中學決定選擇最優等的35個人做直播小班,另設有一個錄播班。在這個資源並不豐富的學校,直播班和錄播版的學生享受最優質的資源和更寬敞的食堂以及中央空調,還被年級主任下了禁令,不許隨便下樓和其他人接觸。年級主任甚至用“呼風喚雨”來形容直播班的特權。

些問題在祿勸一中並不存在嗎?不一定。反而普遍存在於全國,很多學校都會給優等班特殊待遇。

我想看天下如果以和中青報一樣的角度,也許也可以書寫寒門微光的感人故事。那篇爆文確實寫得很好,也讓許多人感動。但如果從這個視角書寫就遮蔽了太多東西。如果社會以為僅以為靠網校就可以改變寒門學子的命運,那麼只會害了他們。

另外,網校直播並不便宜。它本身亦是一個商業項目。

對接一個直播班,每學期的標準收費是7萬元,平果中學的第一屆直播班,網校給打了折,每年3萬元。平均到每一位同學,每人每年需要1000多元學費,這與普通錄取的學生所繳納的學雜費幾乎相當。無論對貧困地區的高中,還是學生,這都是筆不小的開支。

商人逐利,無可厚非。而在教育中,商人是否能夠足夠的保證師生的教學質量仍然很難得以保證。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 圖為網友搜索提供網校服務的東方聞道公司

也許,我們可以把直播班的實驗,視作破局貧困落後地區教育的一線微光,照見邊遠地區教育的更多可能性,重新連綴起孩子們的人生。但中國SOS專委會兒童專家也發文倡導大家別太過被媒體引導了觀點:不要過分關注“技術改變教育”的感人故事,其他因素反而更重要。

是的,寒門學子的背後還有被我們忽視的。比如國家向多所高校開展的扶貧定向招生的政策、以及被弱化的本校老師角色等。

那篇爆文中也提到了,當學生們覺得七中的課聽不懂時,本校老師研究出了一套與技術合作的方法,比如“整理七中老師事前發送的課件,編製成學案,佈置成頭一晚作業讓學生預習;課上盯著學生的表情,記錄下疑惑的瞬間,琢磨著課後補足;屏幕那端偶有間隙,可以見縫插針給學生解釋幾句。”

這也解答了為什麼全國與成都七中連線的學校有200多所,卻並非都效果良好。

文中那位謝頂、穿著舊衣裳,坐在小椅子上說:““什麼是幸福?就是得天下英才教育之。”的中年男教師;那位一邊說著“真的累。覺得自己這麼窮,每天忙啥呢?”轉頭又覺得“唯獨上課不覺累。看到學生,講話聲就大起來。”的本校老師,比起網校事件,更加觸動了我。


一塊屏幕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雖說技術打破了山村孩子與城市孩子的消息壁壘,打開了山村孩子的眼界,讓他們能將自己放在更大的世界去進行定位與努力。但沒有真正與他們朝夕相伴的好老師,光靠看直播,真的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嗎?

只能說軍功章裡直播教學頂多有一半吧。

而在目前直播教育還不能惠及更多的鄉村學子的時候。

對直播教學過於樂觀,會讓我們忽視弱勢群體的實際困境,但也沒必要對網校求全責備,畢竟任何變革都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期待更多力量加入到對貧困學校的關注中來,讓網校的價格降下來,也摸索出更多適合孩子們的路子。

畢竟,農村的孩子等不起。



以上為一些淺談,部分資料來自:知乎-雞柳小鋪、騰訊新聞-今日話題

附上兩篇文章的原文鏈接,方便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厲害了!直播不光能出網紅,還能產狀元!》https://mp.weixin.qq.com/s/5lFN4-LsXO0tE32mORkNbA《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https://mp.weixin.qq.com/s/l4f4r2d7bw06mqBstJL-mA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