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風口交匯:“特色小鎮”碰到“田園綜合體”

從去年下半年起,“特色小鎮”發展迎來一次戰略機遇——特色小鎮建設戰略上升到國家政策高度,各地掀起了特色小鎮建設的熱潮;與此同時,田園綜合體也迎來產業風口,近兩年,得到政策支持無數。

兩大風口交匯,“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將促生一個新業態:農業型特色小鎮。比起一般的小鎮,它有何不同?在這產業裡,蘊藏著哪些戰略機遇?

農業型特色小鎮是社區類特色小鎮的一種細分類型。建設農業型特色小鎮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一劑良方,不僅具有現實的、經濟的可行性,也會有很好的社會效益。

農業型特色小鎮有很大普適性,和當下政策也一拍即合。今年上半年,財政部對外發布《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開展鄉村田園綜合體試點,並將創新投入方式,做好支持政策統籌。

如何抓住特色小鎮給予農業的機遇

1.可以在滿足農業需求中扮演多重角色。

特色小鎮幾十公里外的城市母體孕育著巨大的農業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需求,特色小鎮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和城市經濟牢牢焊接在一起。比如,農業生產基地管理者的角色,物流配送起點的角色,訂單農業執行者的角色,鄉村旅遊度假中心的角色。

2.生鮮電商的“後院”。

近年,生鮮電商或者了長足發展,其最大特點在於打破了農業供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離的狀況。特色小鎮可以作為生鮮電商的“後院”,儘管目前多數生鮮電商實際上還是通過一級批發市場來採購,但依託特色小鎮的周邊,可以增加產地直供在整個商品供給中的比例。比如,可以在特色小鎮周邊種植時令的花果、蔬菜,經由生鮮電商供給給城市消費者。

3.農業本身可以作為產業特色。

特色小鎮依託城市母體,通常擁有一定的產業優勢和特色。實際上,農業也完全可以成為特色小鎮的產業特色,在一些農業資源稟賦良好,或者周邊本身就有地理標誌性產業的地區。可以開發附加值高的農業產業集體,打造大特產品牌,推動農產品深加工。

4.打造多層次農業需求。

城市對於農業的需求是多層次的,特色小鎮可以通過打造農業多層次產業體系,滿足城市對於農業的多層次需求,打造農業服務“綜合體”。比如,針對養老需求,特色小鎮可以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針對養老需求,可以建立養老社區,針對城市休閒需求,可以建設特色農莊、農家樂等。

怎樣建設農業型特色小鎮?

主要有以下七個要點:

1.選址

農業型特色小鎮的選址,直接決定了小鎮的“特色”所在。通常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一是位於城市周邊。一線城市,車程在1小時之內;二三線城市,車程在半小時以內為宜。二是農業相對發達的地區,有相對充足的可流轉土地。三是最好具備生態環境好,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資源、歷史人文、特色產業等條件。

2.產業選擇

以現代農業中的規模農業、設施農業、休閒農業和智慧農業為核心構建農業產業體系。最好當地擁有比較獨特的農林牧漁產品,有條件的特色小鎮可以在品牌農業方面發力。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之間的關係,在區域公用品牌的基礎之上打造企業品牌。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形成的風貌具備構建良好景觀的條件。

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同時挖掘具有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和特色產業等,形成特色小鎮的輔助產業,構建特色小鎮品牌。

3.社區

居住社區的首要目標是成為城市居民的第一居所。要建設適於社區居民與農民間交流的空間,打造市民農園是社區居民和農民最好的交流空間和手段。從生活服務、健康服務和快樂服務三個方面構建社區服務體系。

4.配套

要按照宜居城市標準進行農業特色小鎮的配套設施建設。除道路、供水、供電、通信、汙水垃圾處理、物流、寬帶網絡等基礎設施外,重點搞好社交空間、休閒娛樂空間、健身設施和文化教育設施建設。尤其在教育和康養等方面,應形成亮點。

5.景觀

景觀建設以滿足居民需要為主,兼顧遊客需要,因此不一定需要按照3A級景區的標準建設,更多的應該考慮實用性。可以通過挖掘當地的特殊歷史人文特色,形成有吸引力的地標性景觀。

6、農民利益保護

在農業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農民利益保護是重中之重。要通過提供合理用地補償、土地租賃、企業入股、提供就業機會、提供培訓和良好社會福利等手段,確保農民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

7、政策與機制

農業特色小鎮建設,未必一定是建制鎮。因此要在用地指標、審批和管理權限方面尋求創新和突破。

同時,農業特色小鎮的開發,一定要採用市場化的運作機制。政府僅負責政策和規劃支持,具體的運作,要由市場化的企業主體來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