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在遠古的動物崇拜和圖騰文化下,誕生了猴的十二生肖,從古代起,猴子一直是機靈、智慧的象徵。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易元吉 《猿猴摘果圖》


宋代“猴畫”在民間繪畫中十分風靡,大量作品以“猴”為表現題材,達到了猴畫的頂峰。古代人畫猴,不僅僅是畫一個獸類或者動物那麼簡單,因為“猴”與“侯”諧音,象徵官運,猴不僅是靈性可愛的動物,亦是十分吉祥的靈物。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代是畫猴的興起朝代,出現畫猴專門家:宋代易元吉(11世紀)長沙人便是畫猴的專家。起先他以花鳥為主,見名家趙昌之作,自認無法超越,所以另闢蹊徑開始練習畫猴,最後因此成為了古人畫猴之最。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易元吉《縛猴竊果圖軸》


一隻小猴,一手抓著木樑,俯身向下,試圖竊取散落在地上的鮮果,雖被繩子縛住,但仍不失機智聰敏,猴兒狡黠的神情裡,透出無限的專注,一心一意專注於竊果。在宋人筆下,猿猴如孩童般調皮、機智、貪玩,饒富生趣。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易元吉《猴貓圖》


這幅圖中,被拴在柱子上的猴子,懷裡抱著一隻貓,面露得意色,左邊的貓,緊張而又警覺地望向猴子,猴子被栓在樹樁上,兩隻小貓脖子上都繫著紅色絲帶,“猴“與”候“相通,“貓”與“耄”相通,貓和猴一起,寓意“富貴長壽”。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易元吉《三猿捕鷺圖》


左邊的猴兒伸出手臂,向上張望,身旁另一隻猴子,望向下方《三猿捕鷺圖》,“鷺”與“祿”諧音,寓意官職爵位,帶有加官進爵,祿位高升的美好寓意。

除了易元吉,整個宋代,亦有許多以猴子為自己創作源泉的畫家,畫出了許多猴子的佳作,作為對他人或自己做官的一個祝福。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毛松《猿圖》


這隻赤耳紅面、毛茸茸的猴子安安靜靜地蹲坐於地,彷彿陷入沉思的樣子,在畫眼球時,瞳孔旁邊也用了泥金,顯得神采奕奕。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佚名《子母猴圖》


這幅圖中母猴蹲坐地上,閉嘴抿鼻雙眸炯炯,子猴竄在母猴背上扭頭張望,右手欲撫摸母猴臉部,右手緊拽小猴尾巴,形象刻畫生動傳神,“大猴背小猴”之構圖,即為“輩輩猴”,諧音有“輩輩為候”的含義。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馬興祖《猿鹿圖》

高高在上的長臂猿,望著樹下馴服的小鹿,右邊的小鹿望向樹上的另一隻猴子,畫面左邊邊緣位置,添加三隻小猴子,動靜大小,變化豐富,猴子不僅僅是一隻猴子,它通過眼神可以傳情,目光尤其吸引人。和鷺鷥一樣,“鹿”也諧音“祿”,表達的依然是期望當官,享受俸祿的主題思想。

古人對做官到底有多大的執念?

宋 易元吉《猿鹿圖》

除了“猴”與“侯”、“貓蝶”與“耄耋”,“鹿”與“祿”,我們的先人還有許多用諧音表達的吉祥祝福。

想知道中國人都用哪些刁鑽的諧音來含蓄表達祝福嗎?

這些諧音的祝福使用起來有什麼禁忌?

諧音祝福畫片的流傳,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