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清朝康熙帝執政時期,大清處於鼎盛時期,但到了康熙晚年,朝堂局面卻是非常亂,因為康熙兩廢太子,又遲遲不肯立儲,這才造成了群臣站隊,九子奪嫡的局面。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說起九子奪嫡,這可是清廷有名的一出大戲,是很多影視劇改編的素材,比如大火的《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裡面就主要講述了這件事。九子奪嫡派系複雜,太子被廢后,皇子分為四派,分別是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大阿哥和三阿哥就不必說了,這兩個人基本沒怎麼出場。主要派系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四阿哥和八阿哥名聲響亮,有能力,有才幹,其中尤以八阿哥勢力最大,人稱“八爺黨”。八阿哥為人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入微,性格很好,老九、老十、十四這三位阿哥跟八阿哥關係都非常親近,與諸多王公朝臣的交情也非常深厚。與八阿哥溫潤如玉不同,四阿哥就顯得比較冷靜,善韜光養晦,不與朝臣隨意結交,身邊就只有一個十三阿哥,常隨左右,情誼深重。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九子奪嫡的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老四登上皇位,成為雍正帝。那為何人心所向的老八卻沒有成功上位?恰是因為八阿哥鋒芒太露,招致康熙不喜, 後又行事差錯,最終大權旁落,無緣帝位,落得一個悲慘下場。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康熙帝一廢太子胤礽時,讓群臣舉薦合適的人選,誰知百官聯名保奏八阿哥胤禩為太子,康熙此時還對廢太子心中掛懷,一看八阿哥的勢力已經滲透得這麼深,非常有威脅性,心中生氣,沒有采納群臣的建議,後來又把廢太子給立回來了,這樣一來,大家也都知道皇帝心中是怎麼想的了,只有老八心中不甘,暗中積蓄力量。二廢太子後,九卿等以請立皇太子之名又給康熙上書,康熙徹底生氣了,手書諭旨,直接駁回。這時的八阿哥對皇位是虎視眈眈,他已經不想再隱忍了,他對皇位的念想之深,已經展露在外,讓人無法忽視。太子二次被廢以後,八阿哥明裡暗裡想要搞垮太子,斷絕康熙再度立儲之心,這點讓康熙非常痛心。康熙最不願看到的就是手足相殘,但八阿哥讓他很失望。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還中間還有一件事,讓康熙和八阿哥這對本來十分和睦的父子,關係變得極差。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康熙巡視熱河途中,八阿哥本應該侍立在旁,但因為這時恰好是老八生母良妃去世三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去祭奠母親,沒有跟隨康熙一起。他派了太監向康熙請安說明,還挑選了兩隻海東青送給自己的父皇。結果太監到了皇帝跟前,康熙一看,這明明是兩隻奄奄一息的老鷹,當時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八阿哥胤禩在詛咒自己,當即召集了諸位皇子,把八阿哥又批了一頓,並說:“從此以後,朕與胤禩,父子恩情斷絕。”史稱斃鷹事件。

九子奪嫡,康熙為何將皇位傳位老四,而不是風評更好的老八?

四阿哥與八阿哥相比之下,雖然勢力上不如八阿哥,性格上也沒有八阿哥那樣溫潤,但他更能忍,更孝順。他也有奪皇位的心思,但是他不顯露,也沒有那麼著魔,他想著的是國家續存,如何整頓吏治,反對貪腐。而八阿哥這邊呢,政績上做得漂亮,雖然是人心所向,口碑良好,但這都是場面活,康熙看得明白,老四比起老八來,更適合當這個皇帝。可惜老八一直信心滿滿,以為眾心所向,大勢所趨,皇位定會是自己的。到頭來卻什麼都沒落得,最後更是被打入大牢,死於獄中,令人不由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