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什麼都不買會有什麼損失嗎?

簡明扼要的先說一句:今年雙十一我沒有任何購物計劃。並且不認為有損失。

因為從購物這件事本身來說,購物時我們付出的只是物品的價格嗎?這個價格就是物品的價值嗎?很明顯不是這麼簡單。

所以我把關於物品價值的計算列了個公式,可能並不嚴謹,只是想表達這樣一種思路:


雙十一什麼都不買會有什麼損失嗎?

成本一:個人時間

在購物之前,我們很容易用大量時間去挑選和對比。特別在雙十一期間,規則越來越複雜,要研究清楚各種優惠券的疊加組合,沒點耐心和數學水平真的會暈頭轉向。而為這件物品付出的個人時間,也是需要計入成本的一部分。

不過一個人的時間值多少錢?這個成本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在其他變量恆定的前提下,你兢兢業業用來挑選和計算的時間價值,是不是真的不如雙十一購物省出的錢呢?

成本二:物品價格

花了多少錢去買這件東西,這個就是平時我們認為的購物成本。大家都理解,就不多說了。


雙十一什麼都不買會有什麼損失嗎?

成本三:資金時間成本

花錢購買的時候,還有一個維度是:你的錢現在花了,但這件東西究竟什麼時候使用?商家經常做的反季節銷售,類似夏天促銷羽絨服之類的手段,其實是把庫存和資金壓力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在高價格物品上,這個因素會更明顯一點。比如你如果在雙十一剁手一條夏季真絲連衣裙,大約要半年之後才會穿,這筆本來可以產生半年收益的資金,就默默變成了裙子在衣櫃裡待了半年,還提前佔了存儲空間。

並且提前購買,還有物品過期直接價值清零的風險。比如這位前兩天徵集的時候留言的同學:

@羅Bee:以前都不用面膜,去年雙十一心血來潮買了幾十片面膜,結果沒有堅持敷,每次都是想起來才敷一下,到今年3月還有一大半不敢用了,全丟了。

雙十一什麼都不買會有什麼損失嗎?

成本四:存儲空間

空間是一個特別容易忽略的成本,用這個成本去計算,經常會有驚人的發現。

特別是折算成平米租金,再用它存放衛生紙洗衣液之類大體積家居用品的時候。

以廣州天河為例,使用面積15平方米的房間大約租金2000元/月,摺合0.5平方米空間的月租金在60元左右,囤貨放半年的話,還要再乘以6。除非真的是房屋面積和儲存空間都足夠,不然囤貨真的需要謹慎思考。


雙十一什麼都不買會有什麼損失嗎?

變量五:使用次數

前兩天在公眾號問大家“雙十一買了後悔的東西”,很多人的反饋都是在使用次數上:

@Lisa:幾年前的雙11買了掛燙機,總共也沒用3次

@張麗玲:去年雙11買的微單,總共才用到不足5次,後悔買了!

@丁靈琳:買了超級厚的羊毛呢子長裙。座標深圳,一次穿的機會都沒有。

@董晃晃:KATE液體眉膏,只用過一次,超級難用。前幾天發現躺在抽屜裡被我扔了。

實用類的物品(非裝飾品),如果不使用,基本沒有價值可言,所以使用次數是個非常重要的變量。但很多時候我們面對打折促銷,忘記問自己“需不需要”,還是直接跳到“劃不划算”,“買哪一款”,沒有實際需求的物品,買回來當然用不了幾次。

變量六:使用效能

終於來到了令人欣喜的一個變量,也就是使用的效果怎麼樣。如果單次使用成本相同,自然是使用效能高的物品,具有更高的價值。

比如購買成本相同的兩本書,一本讀完很有啟發和收穫,常讀常新,另一本空洞無物,這兩者的使用效能對比就很明顯了。一本好書,如果成本低而效能高,甚至可能比一套昂貴的同類線上課程更有價值。

比如一件值得購買的衣服,應該是穿著次數多,每次穿上都能感覺是最好的自己(使用效能高),而不是因為打折購入,感覺閒置著好浪費,為了穿而穿的。

雙十一什麼都不買會有什麼損失嗎?

綜上所述,你覺得雙十一什麼都不買到底會有什麼損失呢?

除非是當前確實有需要的物品,

並且有實在的折扣優惠。

否則,

你什麼都不會錯過,你也什麼都不會損失。

最後奉上:剁手前的9個問題

1.這件東西在我的購物計劃裡嗎?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2.我真的需要它嗎?

——家裡現有物品能不能代替它的功能?

3.是現在立刻就要用到嗎?

——還是可能會用到,以後會用到?

4.挑選和計算折扣會不會花費我很多時間?

——眼睛和錢包會抗議嗎?

5.買了之後,會佔據多少空間來存放?

——你願意每月給它交多少房租?

6.買了之後,會多久使用一次呢?

——確定不會成為新的閒置嗎?

7.它是一件高使用效能的物品嗎?

——如果不是,再考慮考慮

8.如果不買,會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大部分並不會有影響

9.如果有等同物品價格的一筆收入,你想拿來做什麼呢?

——想想你心裡更重要的那些事

轉發本文解救身邊剁手症患者。


作者

Echo Shen,極簡愛好者,前美食主編。

不定期往返中英兩地,

尋找簡單美好的生活方式。

配圖

攝圖網

Less is more

一個簡單而安靜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