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面積0.44平方公里,世界面積最小的主權國家(第二小國則是1.98平方公里的摩納哥)。其可謂名副其實的“城中之國”,地處意大利羅馬城臺伯河右岸,除東南部的聖彼得廣場外,三面均有城牆環繞。然它的面積到底有多小呢?如此袖珍國度是如何演變的呢?

梵蒂岡到底有多小

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上圖展現的就是“浩瀚”羅馬市中梵蒂岡的身影。注意此圖東南部有一橢圓形的建築物,那就是古羅馬帝國的遺存——鬥獸場。始建於公元72年,即弗拉維王朝開創者韋帕薌時期。

放大點兒看一看

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梵蒂岡旁邊的河流就是穿越羅馬市的臺伯河。其總長達405公里,是意大利第三長河。自羅馬以北至河口段可全年通航。

再放大點兒看一看

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梵蒂岡的標誌性建築就是東南部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其前部的聖彼得廣場。教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馳名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和雕塑。因教堂是為紀念伯多祿(耶穌12門徒之一)而建,故又名聖伯多祿大教堂。據說可容納6萬人同時祈禱。


再放大,此時已是百米左右精度,梵蒂岡的建築樣式及佈局可謂盡在掌握。

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如果橫向比較一下,就可清晰的感知梵蒂岡國到底有多小啦。其0.44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等同於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0.4平方公里)。如與故宮博物館相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0.72平方公里),梵蒂岡僅為其1/2強。

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演變歷程——從教皇國到梵蒂岡

梵蒂岡的前身是教皇國。8世紀時,掌控西歐的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諸王孱弱無能,宮相查理·馬特之子矮子丕平在751年經貴族集會被推舉為王,自此開始加洛林王朝統治。因教皇支持矮子丕平僭越王位,並在754年為其加冕,故丕平投桃報李,率兵進攻威脅教皇的倫巴第人(今意大利北部),並將征服的瀕臨亞得里亞海的拉文那總督區獻予羅馬教廷,由此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這就是丕平獻土。

時間轉至1860年,著名愛國志士加里波第正疾風驟雨般掃蕩南意大利的兩西西里王國。法皇拿破崙三世擔心民主派會在南意大利掌權,遂默許撒丁王國攻取受其保護的教皇國領地。9月教皇國東部2/3左右的領地被併入撒丁王國,自此僅羅馬周邊地域遊離在新生的意大利王國之外。1870年意軍藉助普法戰爭時駐羅馬法軍奉命回調的良機,破羅馬城而完成統一。

俯瞰梵蒂岡——百米以下精度,到底有多小?歷史脈絡又如何?

而居於羅馬的教皇庇護七世則退居梵蒂岡城堡。1929年,意總理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協議:意大利承認梵蒂岡城為羅馬教廷絕對所有,天主教為意國教……。自此延續上千年的教皇國正式被梵蒂岡國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