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囊丨邏輯、細節、節奏:班主任如何講好故事?

锦囊丨逻辑、细节、节奏:班主任如何讲好故事?

柏拉圖說過:“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傳播,歸根到底,就是給別人講一個好故事。對於傳道、授業、解惑的班主任而言,講好故事,帶起班來會更加得心應手。如何學會講一個好故事呢?白巖松《白說》一書中的三個方法值得借鑑。

01

邏輯: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

雖然白巖松說的是新聞故事,但並不妨礙教師拿來使用。我們也有一個受眾群體——學生。要讓自己說的話讓學生愛聽、樂聽,第一個準則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們常常抱著“我是為你們好”的良苦用心,但落實到言語、行為上,卻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說事論理,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02

細節: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個好故事,有了人、懸念、邏輯,還有很重要的一項——細節。好的細節,會抓住聆聽者的心。被細節牽引著的人,聆聽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班主任要學會捕捉細節,並將其收入到故事中,這樣,不只是故事的主人公,那些聽故事的人,也都會有所收穫。

03

節奏:講故事的技術核心

講一個故事,怎麼才能在最短的時間,用最恰當的語言把人抓住?只給你一分鐘時間,怎樣才能把故事說明白?這就是講故事的技術核心——節奏,要學會合理佈局。

對於教師而言,就是指講話的時機。以課堂紀律為例,老師講課的內容是否吸引人?吸引人,課堂紀律相對就好;反之,較差。也許老師講的東西都是“乾貨”,但是,語言沒有魅力,沒有節奏,就難以吸引學生。

白巖松講的三個方法,我深有同感。幾年來,我一直帶小學高年級,圍繞“做最好的自己”話題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我將“為什麼要做最好的自己”“怎麼做最好的自己”“如何才是最好的自己”……系列話題分佈於每個學年的不同時期去滲透。

如果純粹以說教的方式落實,效果肯定不佳,老師說的話只有讓學生聽了走心,他們才會有所觸動。因此,我常常給他們講故事,絕大多數故事都來自學生。不知不覺中,故事講了很多很多,學生也進步了很多很多。細細回味,許多故事都契合了這三個方法。試舉一例說明。

田洋洋是全校“鼎鼎有名”的“問題學生”,我在不同場合聽到過他的“事蹟”。六年級剛開學,我的目光便在他的身上久久停留,我用一週的時間捕捉了他的無數細節,發現了別人評價之外的另一個他。然後,第一週的班會課上,我給孩子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走進六(1)班,我想盡快認識你們每一個人,可是我不願意去問原來的老師、同學,因為我覺得你們每一個人在新學期一定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看到不少人在點頭,我頓了頓,繼續講)

六年級了,你們又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我只看到在六(1)班這個集體中的你,所以我想向你們介紹我認識的第一個同學。

開學一週來,他非常努力地想做好作業,也確實做到了——瞧,這是他的暑假作業本,這是他這一週最漂亮的作業本;開學一週來,他非常努力地想為班集體做事,也確實做到了——瞧,這是你們去上體育課後,他一個人在默默地擺放教室沒有排齊的桌子,把講臺上的書收拾乾淨,這是放學後,他去倒垃圾桶;開學一週來,他樂於為同學們服務——瞧,這是他在為大家分湯,大家注意到了嗎?他是最後一個吃飯的;開學一週來,他想幫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瞧,這是他幫我捧電腦去辦公室;開學一週來,他想做個小暖男——那天我急匆匆來教室,他叮囑我:“老師,您穿著高跟鞋,不要跑,慢慢走。”……

這一週,發生在他身上的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用掌聲請出這個故事的主角——田洋洋!老師感謝你帶給大家的所有溫暖,我想代表大家說一聲:“謝謝你!”

從前那個臉上常常帶著一副無所謂表情的大個子,盯著屏幕,迎著同學們的笑意,無法置信地盯著我,眼眶慢慢地紅了。當他終於站到我身邊時,掌聲經久不息。

我又繼續說:“和田洋洋原來一個班的幾個同學請站起來,告訴大家,剛才故事中的田洋洋是不是你們見到的最好的他?”當孩子們紛紛點頭時,我看到站在身邊的他終於仰起頭,轉過身去,眼中充盈著淚花。

此時,我用一句話將故事收尾:“其實,每個人都有好的和不好的一面,只要你努力堅持好的一面,改變不好的,久而久之,你就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這一年,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故事講完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也真的慢慢改變了,其他人也因此有了思考和改變。

我想,這個故事的成功,一是因為我捕捉到的那些細節。看起來小小的瞬間,卻因為被放大,被集中,被注意到,使事情和人物之間形成極強烈的衝擊,如此才能直達孩子的內心。

二是源於故事的節奏。我抓住了開學初這個特別的時機。開學初,每個人都憋著一股勁,尤其是剛分班,面對新的同學、新的老師,都想展示給大家最好的一面,此時呈現正能量的榜樣,會給無所適從的孩子們以直接的價值引領。

故事的開頭讓曾經表現不好的孩子有了希望,帶給所有人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幾個原來同班同學的肯定更是讓每一個孩子明白“最好”“更好”的意義。

最重要的是,我是站在受眾者的角度講故事。開學講常規,是老師必做的事,但六年級的孩子,一年又一年聽從學校角度提出的各項規定,除了熟視無睹之外,約束性並不強。換個角度,從“這一個”出發,讓孩子真實地感知到,原來,這樣做就是最好的,這些事我也可以做到——我要行動了,甚至有些事我還可以做得更好!如此種種,便是故事的續集了。

與學生對話,是一門真正的學問。如果能夠蹲下身來平視孩子,去敏銳地捕捉“這一個”的細節,選擇恰當的時機,用講故事的方式把你的發現、你的想法、你的要求分享給孩子們,你終會聆聽到春暖花開、生命拔節的聲響。

锦囊丨逻辑、细节、节奏:班主任如何讲好故事?
锦囊丨逻辑、细节、节奏:班主任如何讲好故事?

欄目:工作筆談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