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只要超越煩惱障礙,靈魂就會因進化而充滿光輝

稻盛和夫:只要超越煩惱障礙,靈魂就會因進化而充滿光輝

煩惱只會耗費精力和時間,有時甚至會損害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

01

在人生中經常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但是我盡力做到了不煩惱,而且規勸大家“不要煩惱”。

我們需要深思熟慮,但卻不需要煩惱。煩惱只會耗費精力和時間,有時甚至會損害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為了解決工作中發生的問題,我會思考、思考、再思考,一直到想通為止,但對策一旦確定,思考就告一段落。

為了不生煩惱,我會透徹地思考,思考到“不需要再思考為止”,之後就會採取“盡人事、待天命”的態度。這是很必要的。

然而,思考透徹並不等於一切問題都能解決。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有的人就會習慣性地煩惱不已。這樣的人重要的是:自己下決心“不要煩惱”。

02

據我所知,這也煩惱、那也煩惱的人,多數是在確定對策之後,到結果出來之前,總是煩惱不堪:“能順利嗎?會失敗嗎?”但是,事情不會因為你煩惱,結果就會變好。既然箭已離弦,接著只能等待,可以做的只有“待天命”而已。

經過徹底的思考拿出的對策,最後是吉還是兇,不得而知。為不得而知的結果而煩惱,不是很愚蠢嗎?這種煩惱沒有意義。應該這麼去想。

結果是吉,當然沒有問題,皆大歡喜。但是,一旦結果是兇,就是失敗了,人們又開始煩惱了。

例如,遭受的損失超過預想,但是既然木已成舟,就沒辦法了。所謂“覆水難收”,潑到地上的水已被地面吸收,收不回來了,再為它煩惱已毫無意義。

03

與其為了已經蒙受的損失一味煩惱,不如著眼於往後的工作,獲取新的利益。

那麼做就不會再煩惱。所以結論是不去煩惱,就是擺脫煩惱最佳的方法。那麼究竟怎麼做才能“不去煩惱”呢?

第一,如果有空去煩惱,不如去幹活,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第二,要謙虛不要驕傲;

第三,要每天反省,反省同煩惱不同;

第四,要知足,活著就要感謝;

第五,不要老是考慮自己,而要更多地為別人著想,要具備利他之心。

拼命投入工作,以至沒有煩惱的餘暇,自己對自己說:“活著不就是幸福嗎?你還企求什麼呢?”這樣來培養自己的感謝之心。這麼一想,煩惱自然會消退。

04

人的消極情緒中除煩惱之外,還有憎惡、仇恨。例如家人被殺,親屬對殺人犯的憎惡、仇恨非同尋常。

我不是要否定人們的這種憎恨、這種難以宣洩的憤怒。對於孩子被殺的父母而言,對犯人的憎恨程度無以復加。因此,如果有人一定要問我:“對犯人該如何處置?”我會回答:判死刑也該。接受與罪行相應的懲罰,理所當然。但是,儘管如此,憎恨之心還是不要為好,就是說,受害者的家屬和相關朋友對犯人的憎恨之情應該儘量抑制。

我這麼說,也許有人會反駁:“因為你不是當事人,才會說出這樣的風涼話。”這種反駁固然有它的道理。作為非當事人的門外漢,多嘴多舌本身就是冒昧,這點我完全知道、非常清楚,然而,我依然認為不可有憎惡和仇恨。

不管多麼仇視犯人,被殺害的親人不會起死復生。不僅如此,憎惡和仇恨會帶來可怕的反作用,它會傷害當事人的心,刻骨銘心地傷害,而且還可能嚴重損害當事人的身體。

每天發怒生氣、憤憤不平的人,臉色會發紫發黑,看起來就很不健康。雖然沒有具體的證據,但聽說惱怒、厭惡、憎恨這類情緒,會讓人體內分泌出某種不好的荷爾蒙。

05

心理狀態影響身體健康的事情司空見慣。比如,眾所周知,煩心事太多,會導致胃潰瘍。耐得住胃酸、相當強韌的胃壁居然會穿孔,就是因為太過憂慮,而分泌出了導致弱化胃壁細胞的荷爾蒙。

讓仇恨付諸東流吧!這句話或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哪怕你恨之入骨,死去的親人還是回不來。我想,為了讓逝者的靈魂安息,“寬恕”是必要的。

如果說,人活在現世最重要的任務是提升心性,那麼在人們的情感中,最糾結、最痛苦的,莫過於要寬恕那些不能寬恕的人和事。這同時也是最艱難、最重要的修行,或許是比被剝奪財產、名聲這類試練更為苛刻的修行。

但是,只要超越這種障礙,就能獲得比任何修行都更有效的提升心性的機會。我們的心靈就會因此而進化,我們的靈魂就會充滿光輝。

本文摘自《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

稻盛和夫:只要超越煩惱障礙,靈魂就會因進化而充滿光輝

稻盛和夫:只要超越煩惱障礙,靈魂就會因進化而充滿光輝

點擊【擴展鏈接】 · 走近稻盛和夫

投稿[email protected]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

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在的京瓷公司)。

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名KDDI,是僅次於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這兩家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

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長,僅僅一年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

現任京瓷名譽會長、KDDI最高顧問、日航名譽顧問。

代表作:《活法》、《京瓷哲學:人生與經營的原點》、《思維方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