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將領出身的丁汝昌為何能擔任北洋水師提督?

本文為頭條號宇澤歷史談甲午戰爭,北洋海軍第九期:丁汝昌為何能擔任北洋水師提督一職?

最近在頭條上看見很多有關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是因為外行領導內行從而導致整個甲午海戰的失敗,個人對這種言論很不認同,所以便寫出這篇文章來說明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面留言補充!

首先是北洋水師是晚清重臣之一的李鴻章所創建的,而李鴻章是合肥肥東人,丁汝昌則是合肥廬江人,兩個人剛好是同鄉。再從李鴻章的角度看,丁汝昌的資歷、功績、視野也是最適合擔任北洋水師統帥的人。再者,北洋水師中的將領多為留學外洋受過專門訓練,也就是海軍科班出身的人,但他們大多數都是福建籍居多,並且沒有經歷過實戰,而丁汝昌作為李鴻章的同鄉,又有豐富的作戰經歷,在很大程度上丁汝昌也是最適合擔任北洋水師統帥的人,同樣也是李鴻章發展其個人勢力的需要。

陸軍將領出身的丁汝昌為何能擔任北洋水師提督?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生於安徽廬江,早年曾參加太平軍,後投誠入湘軍,因其戰功顯赫升任千總,不久後改隸淮軍,升任營官,授參將。先後參加了對太平天國以及捻軍的作戰,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升為副將。因為剿滅捻軍有功,又授其總兵,加提督銜。從丁汝昌前期陸軍生涯的作戰就可以看出雖然是太平天國的降兵,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打仗方面確實有一定的水平與能力。在太平天國和捻軍作戰之後,丁汝昌被置於閒散位置,後來被罷職歸田數年。1879年,其又被丁汝昌調北洋海防差用,率水師官兵赴英國接艦。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經過李鴻章的提名,丁汝昌任北洋水師提督,也是近代中國最早的海軍統帥。

但是在甲午海戰失敗之後,在北洋水師的諸多將領當中,首當其衝受到指責的就是丁汝昌。一百多年來對他褒貶不一,譭譽參半,至今爭議不斷。大致就分為四點,一、丁汝昌實屬陸軍,不懂得海軍戰術,不堪勝任北洋水師提督。二、丁汝昌能力不強,缺少將“德”。三、丁汝昌消極怯戰,一味消極保船,貽誤戰機。(個人很不贊同這一點,禦敵保船的方針明明是李鴻章提出來的。)四、丁汝昌是投降派。還有的說,丁汝昌只是個庸將,李鴻章誤用之。

陸軍將領出身的丁汝昌為何能擔任北洋水師提督?

以上的種種說法都是在極力否認丁汝昌,也就是說丁汝昌沒有能力甚至是沒有資格去當北洋水師的提督,可是除了丁汝昌還有誰能去當這個北洋水師提督呢?林泰曾還是劉步蟾?儘管丁汝昌未曾經過近現代會化的海軍專業培訓,不是海軍科班出身,但相對北洋海軍其他將領,仍有明顯優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丁汝昌一生從戎,是北洋水師中資歷最深的將領,參加戰鬥無數,也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將領。作戰勇敢頑強,是立戰功最多的將領。也是最早使用洋槍洋炮的將領,是最早參與建設新軍的將領。

二、丁汝昌雖然是陸軍出身,對海事不甚精通,這是事實。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說他是對海軍之奧妙全然不知的門外漢和指揮無能的庸才。雖然丁汝昌沒有像北洋水師中的諸多將領那樣留學海外,但他受過專門訓練,早年曾在長江水師管帶船炮,在光緒初年就已經留北洋差序,執行籌建海防的工作,曾赴英德購軍艦,觀察國外船廠。在壬午兵變、甲申政變以及巨文島事件中都是由丁汝昌一手帶領北洋水師去平息爭端的,丁汝昌投身海軍建設、擔任北洋艦隊提督多年,對海軍事務早就從不懂到懂,就連北洋艦隊總教習琅威理也曾稱讚他“韜略素嫻”,所以就丁汝昌的資歷看也是最適合最有能力去擔任北洋水師提督的。

三、丁汝昌早在甲午海戰全面爆發之前,就已經對日本海軍的快速發展,北洋海軍已經處於落後的狀態有了清醒的認識,他一再向清政府申請,添船換炮刻不容緩,但清政府為了給慈禧太后慶壽,花掉了大量建設海軍的錢財。另一方面朝廷又拒絕了丁汝昌在主要戰艦上配置克虜伯速射炮和後膛炮的最低要求,這些方面足以表明丁汝昌的能力以及站前對待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的清醒認識。

四、甲午戰爭中,丁汝昌是積極主戰的,始終身處戰爭一線,並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他是投降派、庸將、貪生怕死之人。丁汝昌在指責、彈劾、幾乎被革職的情況下,仍然率領北洋水師駛向戰場。丁汝昌是在被摘去頂戴,以戴罪立功之身,暫留北洋水師提督的情況下,親自指揮了威海衛保衛戰。他拒不接受伊東祐亨的勸降,在威海衛諸炮臺失守,靖遠艦中彈沉沒,整個北洋艦隊和劉公島面臨縱深打擊,陸軍鼓譟譁變要求投降求生之後。丁汝昌被逼至降敵自殺的選擇,在悲痛中給李鴻章留下一紙電文,遙望北京服鴉片自盡。

陸軍將領出身的丁汝昌為何能擔任北洋水師提督?

丁汝昌自盡之後,日本聯合艦隊的伊東司令為丁汝昌提督獨自承擔降服之責,保護艦隊兵勇生命而死感慨備至。伊東集合了全艦官兵,通告了北洋水師最高司令長官丁汝昌的死訊,命令全艦停止奏樂表示哀悼。

我想除了丁汝昌,沒有第二個人適合來擔當北洋水師的這個統帥了吧,況且近代日本海軍的創始人勝海舟也曾高度讚揚丁汝昌,並在丁汝昌自盡之後為其寫下了悼念的詩作。

(原創不易,謝絕其他平臺創作者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