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出土的一件國寶: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現在遠不如日本

法門寺出土的一件國寶: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現在遠不如日本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稀奇的文物,這是十分肯定的。想必大家一定見過那種報道吧,就是說某一件文物出土之後,才發現這件文物後世根本做不出來,古人太神奇了。對於這些太過於奇妙的文物,小編通過查詢資料,發現其實很多文物並不像報道中說的那樣,在現代做不出來。相反,現在做出來的比那時候要更好,技藝更加精湛。

但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法門寺出土一件國寶,是古代時的一種工藝,在現代確實很難效仿,這種工藝就是一種繡法,名叫法門寺簇金繡。

法門寺出土的一件國寶: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現在遠不如日本

顧名思義,這種繡法就是在繡東西的時候要用到金子了。確實如此,它是需要首先把金子進行加工,等到加工成一條條金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把這些絲收縮起來,製成花朵的形狀,最後固定在絲綢上面。這一系列過程是相當複雜的,它對工匠自身的水平要求極高,對製作工藝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稍微差一點點都不能製成。

法門寺出土的一件國寶: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現在遠不如日本

從理論上來講,金絲越細,製成的產品越精巧,當然所需的工藝也就越高。當時把這種繡法制作時所用的金線用絲來做單位,直到現在,中國還有不少人在使用這項工藝,最高的水平是能做到70絲,日本人也在用,日本做得最好的是20絲。可見日本現在做得比我們要好,但是在以前呢?小編可以告訴大家,其繡法千年前已達到6絲,現代科技也望塵莫及。

法門寺地宮曾經出土了一件這樣的工藝絲織品,這是一件唐代的文物。剛一出土全部的考古人員就驚呆了,因為這件絲紡品竟然只有6絲。若用現在的單位來描述的話,它就是隻有0.06毫米,這麼細的絲簡直比頭髮還細。

法門寺出土的一件國寶: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現在遠不如日本

這樣的高度,現在是無法達到的。這樣看來,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但現在遠不如日本。日本的20絲和這件文物是不能比的,可見古代確實有稀奇的寶物,那時候的工藝就連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水平也達不到,這很難讓人想象!

這件唐朝的文物現在已經成了我國的國寶,國寶不在大小,在於它的價值。有些東西雖然大,但並沒有什麼考古價值。更何況唐朝時期的絲織物品本來保存下來就不容易,很容易經過歲月的消磨變成一堆塵土。但就是這樣一件絲織品,不僅完美地保存了下來,還保存了更加珍貴的東西,就是簇金繡在古代時的成品。

法門寺出土的一件國寶:此項工藝千年前世界領先,現在遠不如日本

這件成品做出來十分不易,這樣高超的技藝,如此絕美的成品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除了這些以外,在法門寺的地宮當中還出土了其它一些很有價值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異常精巧,如果大家對這些文物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