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一“炮”而紅的深圳柔宇科技

扒一扒一“炮”而紅的深圳柔宇科技

因為炮轟小米,一向默默無聞的柔宇科技這兩天登上了科技媒體的頭版頭條。針對柔宇科技的激烈言論,小米公司今天也罕見地給出了回應。從小米公司的回應來看,柔宇對小米的指責不僅張冠李戴,而且還缺乏基本的行業常識。那麼,口口聲聲自主研發、掌握核心科技的柔宇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呢?我們不妨來扒一扒。

在去年10月31號發佈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之前,柔宇科技一直宣稱自己是一家屏幕公司。根據媒體報道,柔宇科技還先後得到過包括華為、OPPO、VIVO在內的國產手機廠商的投資。如果光從百度搜索的結果來看的話,給人的映像就是,這是一家處在供應鏈上游的屏幕廠商,並且即將在摺疊屏手機風靡時實現彎道超車。事實是這樣的嗎?很遺憾不是。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柔宇科技至今沒有量產過任何一款屏幕,並且從其融資背景看,也沒有接受過華為、OPPO、VIVO任何一家的投資。因此,百度上鋪天蓋地的華為OV戰略佈局柔宇,究竟是客觀的媒體報道,還是柔宇自己強蹭熱點鋪的營銷稿件就有待商榷了。

那麼為什麼一家號稱專注於技術研發的屏幕廠商出現在媒體上的新聞基本上都是一些高大上的假新聞呢?也許我們同樣可以從其9次融資背景看出點端倪。

柔宇科技至今的九次融資的投資方大部分都是“國家隊”,各大銀行也輪番上陣,但就是看不到在高科技產業嗅覺最靈敏的國內外VC。我們是應該懷疑專業VC們的眼光集體有問題呢?還是應該懷疑柔宇這家公司值不值得投?國家隊聽上去比較高大上,但科技創業公司都知道,拿國家隊的錢是下下策,除非萬不得已,上一家拿了國家隊錢的錘子科技,結局怎麼樣大家都知道。

在從公司本身的角度聊聊柔宇。柔宇自稱是一家以柔性屏幕和柔性傳感器為核心的公司,但是自2012年成立至今,柔宇沒有任何量產的屏幕產品,也沒有采用大批採用柔宇柔性屏的第三方公司產品面世!有趣的是,在柔宇設計量產的產品裡面,有充電插頭,有衣服,就是沒有任何屏幕。

而去年10月31號發佈的柔宇摺疊屏手機,將近3個月過去了還處於預售階段。而這款手機搭載的驍龍855處理器,在手機發布時甚至都還沒量產,不知道柔宇哪來的勇氣說小米PPT,況且小米自己也說了是展示工程機,做用戶調研,可沒說要賣。

柔宇自稱是以柔性屏幕和柔性傳感器為核心的公司,屏幕的產線是需要很大一筆投入資金的,屏幕的生產是要花很多錢的,開始幾輪的融資柔宇根本建不起生產線的,然後就自稱領先於三星了。

去年6月份,總投資約110億元的柔宇科技全球首條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成功點亮投產!柔宇的生產線號稱年產5000萬片,也就是每月產416萬片,總投資110億,看看國內外主流面板廠商的投資,每個月產量超過萬片都上百億了,根本沒有屏幕量產經驗的柔宇一上來在生產效率上就幹翻LG、三星?怎麼看著都像是在給投資方畫大餅。

最後在來看看柔宇引以為傲的專利。根據企業查查的數據,柔宇科技有多項專利信息,其中多項是實用新型專利,我國專利分為三類: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和發明專利。其中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屬於用處不大的專利,柔宇科技有多少有價值的核心專利也是個很大的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