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北宋《清明上河圖》


說到北宋的《清明上河圖》,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它號稱是北宋最為著名的風俗畫,入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列,其價值難以估量,有人曾說它價值連城,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今天,我們頭條號:歷史觀景臺通過一組圖片,與大家一起鑑賞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北宋《清明上河圖》。

照片中您看到的這組畫面,正是北宋《清明上河圖》的一角,此處所畫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一處城門。據我們頭條號:歷史觀景臺考證,汴京城共計11座城門,每個城樓上方的匾額都鐫刻有門名,作為全圖中的標誌性建築,《清明上河圖》中的城門牌匾,是被畫家刻意模糊,意為迴避實名。

此處您看到的,是都城汴京護城河橋頭的一家餅鋪,店主正在烙餅,話說在北宋時期,餅是北方人的主食,在很多的宋代題材電視劇中,都有賣炊餅的畫面,比如武大郎的炊餅。

而這張圖中,您看到的畫面,包括一個“微服出遊”的鏡頭,只見兩頂輕紗轎,三個隨行轎伕,一個隨行挑夫欲放下擔子,一騎馬的文士下馬候立在轎門口。

再來看《清明上河圖》中這一幅畫面,圖中,您能看到一排沿街店鋪,據考證,其中靠前的一家是茶肆,這家茶肆生意正旺,店鋪夥計正忙著收拾,來此處就餐的人絡繹不絕,有研究者稱,店內掛著的店中掛有一張豎幅小簾,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菜單。

最後您看到的這幅畫面,是《清明上河圖》上最大的木製拱橋,看上去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其實,《清明上河圖》是一幅了不起的古畫,上面有許多畫面,值得細細品味,以後我們頭條號:歷史觀景臺會慢慢和大家分享古畫鑑賞的知識,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觀景臺,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