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 杭州靈隱寺 未被大火燒光的羅漢堂影像


西湖葛嶺 整個西湖風景的中心 位於西湖之北寶石山西面。海拔166米,相傳東晉時著名道士葛洪曾於此結廬修道煉丹,故而得名。右下角 孤山柳樹 白沙堤 隔著一道堤岸可以看到錢塘江

錢塘江 漁舟投網 漁舟蕩起點點漣漪 圈圈波紋分散開來 最終歸於平寂 美得像一幅畫

西湖白堤 原稱白沙堤,橫亙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宋時因此路是通往孤山的唯一的道路,故稱孤山路。明朝修築後,雜植花木,亦名什錦堂。唐代詩人白樂天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因此後人改稱為白堤。

寶石山上 保俶塔是一處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築。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於五代後周年間,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俶北上京城歸來而建。北宋鹹平年間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之後保持完好至今。

唐代名妓蘇小小之墓,據說蘇小小的墓是她死後,人們仰慕她的文采在修建,後人又在她這座墓上修建了一座亭子,是用來為弔唁的人遮風避雨的,亭子的柱子上有許多名人題的楹聯。這座墓用青石雕砌而成,四周有六根方形的柱子作為支撐,高度大約3.1米,墓地直徑2.6米,高度約為0.9米。墓碑上題字:“錢塘蘇小小之墓”


靈隱寺旁飛來峰造像石窟群中的布袋和尚像 北宋元符元年,宋哲宗賜封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崇寧三年嶽林寺住持募捐建閣,將彌勒像塑造於寺內,宋徽宗賜閣名為“崇寧”。杭州靈隱寺對面的飛來峰上,遍佈五代以來的三百多尊石窟造像。其中最大的一尊造像,就是以布袋和尚為原型的彌勒造像。

羅漢群像 杭州雲靈寺又稱靈隱寺,在大殿後面羅漢堂有五百羅漢雕像,此組照片拍自1930年 在1936年冬,羅漢堂失火被毀,前代所遺之物,僅存天王殿中的木刻韋馱像。其餘皆被燒燬,難得一見的圖片資料了

老龍井 據考是唐宋年間葛洪的煉丹所用 後來為和尚取水之地 再後來的杭州龍井茶 或許和這口井也有關係

春光明媚的湖畔 柳葉剛剛散開在春風裡 附近的居民在藤椅牆根下交談叫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