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歡迎關注“環球情報員”,更多有趣的環球地理、歷史、人文知識待你發現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日本是戰後亞洲出現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戰後的日本,因世界格局及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而獲得美國的援助,經濟發展上十分迅速。

不過,花無百日紅,美國為了自身利益,逼迫日本簽下廣場協議致使日本經濟發展陷入停滯,至今未有所好轉。

以GDP為例,1995年達到巔峰的日本經濟,在後來的20多年幾乎停滯。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中日德GDP變化,日本從1995年後幾乎停滯

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例,1995年日本入圍企業有149家,而2018年僅剩下52家。

縱觀歷史,日本在戰後的崛起與停滯不是偶然,這其中的得與失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借鑑與警惕的因素。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變化(1995年-2018年)


一、化敵為友,廢墟中的重建

1945年9月2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場戰爭的失敗,不僅讓日本失去了幾乎所有自明治維新後對外侵略所獲得的果實,還讓日本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戰後的一段時間內,日本計劃由盟軍分區佔領,但由於中國、英國相繼因為國情原因退出,蘇聯不滿於駐日盟軍必須聽令於美國,但又攝於原子彈的威脅,於是憤然撤軍。

最終美國以盟軍名義,派出46萬美軍單獨佔領日本,得以控制日本內政。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戰後盟國對日本的佔領方案,最終由美國獨佔

作為二戰中日本帝國窮兵黷武、發動戰爭的代價,東京等全國大部分城市被盟軍炸燬,到處是一片廢墟。

剛剛走下世界審判席的日本,對外貿易全部空白,國民經濟接近崩潰邊緣。一位負責日本經濟方面的官員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至日本投降時整個日本只剩下了兩種人—死人和瀕死的人,日本平民能吃進嘴裡的就只有子彈了。”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日本投降時的城市,一片斷壁殘垣

戰後世界秩序的變化是日本經濟得以復甦的主要因素,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序幕在全球範圍內拉開。

中國內戰中,親美的國民黨政權的節節敗退,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急需一個在東亞的盟友,美國對日本的態度也開始由戰爭的敵對,變為了戰後的拉攏。

首先體現於對法西斯戰犯審判的遠東軍事法庭中,美國偏袒了部分日本侵華戰犯,還在各戰勝國的非議中將天皇制保留下來,這讓本該走上絞刑架的日本皇室對美國感激涕零。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麥克阿瑟,日本佔領區盟軍最高長官

這一時期美國對日本的態度是:一個發展起來的且處於美國掌控下日本,能夠有效遏制蘇聯在東亞地區的擴張。

決心將日本“培養起來”的美國,不僅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還反而向日本提供了多達20億美元的貸款,來重建戰時被破壞的工業體系。

由於日本曾經的工業底子還在,且還擁有數目不少的技術人才,日本政府自1947年起,開始集中物力人力財力投入到煤炭與鋼鐵的生產上面,集中扶持大企業的發展,日本經濟復甦開始逐步走向正軌。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經濟復甦期間的日本工廠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日本在戰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到來。

入侵朝鮮的美軍大量向日本廠商訂購戰爭物資和廉價勞務,拉動了日本社會輕工業的發展。據統計,從朝戰爆發到1953年,日本的外匯儲備增加了5倍。

對外貿易的增多,就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日本自戰後持續上升的失業率得到了有效降低。


二、貿易立國,經濟騰飛

1960年,藉助於對國際形勢的精準把握以及自身的發力,日本經濟開啟了第一次騰飛,此時日本政府定下了四字立國方針,叫貿易立國,在大舉發展出口貿易的同時限制進口。簡單來說就是:你們多買我的東西,我少買你們的東西。

由於日本不久前曾給亞洲人民帶去過災難,亞洲市場顯然還不是進入的時機,歐洲對於日本又太遠。

就這樣,與日本關係鐵、且擁有廣闊消費前景的美國就理所應當成了日本商品的主要傾銷目標,這一段時間裡,前往美國的日本商品主要是以紡織品和玩具為主的輕工業製品。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60年代日本的輕工業生產

隨著技術和資本的積累,日本進行了產業升級,開始將目光投向汽車工業。

日產汽車有三大優點:便宜、實用和省油,但可惜這些所謂的優點根本無法俘獲到美國人的芳心。

以大氣自居的美國人更喜歡粗獷、氣派的本土肌肉車,更為重要的是當時世界油價很便宜,美國人根本不在乎汽車的油耗。就這樣,日本車剛剛登陸北美就遭遇了冷場。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登陸美國的日本汽車,精緻而低耗

不過事情在70年代末發生了重要轉變,1978年中東局勢突變,伊朗親美政權被推翻,伊朗石油宣佈停止對外出售。

不久後兩伊戰爭爆發,隨著兩個產油大國—伊朗和伊拉克你死我活的戰爭,世界油價一路上漲,從每桶13美元飆升到了每桶41美元,漲幅達3倍之多,這對於汽車普及的美國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耗,因為美國人的出行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了。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兩伊戰爭爆發

不過,石油危機的爆發卻日本汽車工業帶來了天賜良機,日本廠商抓住了機會,在美國電視、期刊和報紙上打出了鋪天蓋地的日本車廣告,只突出兩個特點:便宜與實用。

曾經叫囂“走路累死也堅決不碰日本車”的美國人,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開上了日本車,但在他們真正握住方向盤的那一刻,卻發出了“真香”的感慨,他們發現除了沒有美國車堅固外,日本車在其他方面也沒有那麼不堪。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正在試駕的美國人對日本車讚不絕口

在汽車工業的帶領下,日本其他產業,如機床(東芝)、重型機械(小松)以及攝像機(松下)也相繼在美國站住腳跟,日本對外貿易進入了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外貿的繁榮給日本國內的社會發展注入強心劑,出現了以東京為中心的世界級大都市群。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80年代末期,日本經濟“黃金時期”的東京


三、美日反目,日本“失去二十年”

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正處於騰飛過後的“黃金時期”。而

作為日本頭號貿易國的美國卻苦不堪言由於日本商品相對於美國貨更加精巧與便宜,日本貨在美國社會十分暢銷。

美國企業歷史悠久,財大氣粗的生產習慣一時間無法調整。在這樣的衝擊下,美國國內的工廠大量倒閉,失業的美國人民衝上街頭,舉行大規模“反日遊行”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失業的美國人正在打砸日本車,牌子上寫著“要想在美國銷售,就在美國生產”

當時美國對日貿易逆差高達500億美元,佔美國對外貿易的40%,也就是說美國每年對外花的100美元裡,就有40美元被日本人拿走。

一時間,美國媒體開始紛紛唱衰美國經濟,全美知名大學的經濟專家、諾貝爾獎得主們紛紛加入“反日”的隊伍,他們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這場來自日本的“經濟侵略”,提議以美元貶值、日元升值的辦法來應對。

日本雖在經濟上位居第二,但對於謹慎心細的日本政客來說卻一點也不敢太過張揚。

戰後這麼多年以來,國家的實際控制權始終在美國人手裡東京政治圈內,美國政府仍是懸在日本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戰後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

面對太平洋對岸傳來的陣陣殺氣,日本迫於壓力派出官員前往美國,對日元升值問題進行商議。

經過一番較量,1985年9月,美、日、英、法和聯邦德國的五國財長齊聚曼哈頓廣場酒店,正式簽署了著名的“廣場協議”,確定了日元的升值。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1985年,五國財長在美國波士頓廣場酒店會晤

其實日元升值對日本政府來說也並非不可接受,日元升值固然會破壞出口經濟,但同時也能擴大內需,帶動國內消費。

日本政府本意想讓日元升值20%,這樣既在表面討好了美國,又能讓自己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但美國人對此並不買賬,威逼利誘之下,日本政府只好讓日元繼續往上升

不久後,美國又嫌日元升值太慢,讓美聯儲也親自加入戰鬥,在廣場協議簽訂僅僅兩年後,日元升值突破了50%。

日元升值已經大大超過了日本政府的預期,日本政府不得不對銀行降息來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這一時期,由於日元升值與美元貶值成了大概率事件,虛擬經濟的泡沫開始在日本迅速膨脹。當時只要有些常識,都知道日本升值是趨勢,投機日元根本不需要費功夫。

因此,在廣場協議簽署後的日本,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實業,而是買賣日元。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1987年,東京外匯市場忙碌的職員

由於銀行降息帶來的借貸成本降低,日本實體企業紛紛開始成立“財務技術部”,借得大筆資金去炒日元。

日本中產階級人數激增,到了90年代,當時的日本GDP一度高達美國的70%(2017年中國GDP僅為美國的62%)。

暴富的日本企業主開始滿世界購買資產,洛克菲勒中心、帝國大廈等美國地標建築相繼被收入囊中,東京地價也隨之飛漲,日本人甚至在媒體中大放厥詞說道:“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夜晚的東京街頭,都市白領手拿大把鈔票乘坐計程車

而這虛假繁榮的背後,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後的狂歡。首先是美國股市的崩盤,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隨之日本房價也出現爆發式下跌,各企業開始大規模裁員,大量的銀行、證券公司相繼倒閉。

在此後的日子裡,日本經濟增速停滯,進入了“失去的二十年”。

成也美國,敗也美國!美國是如何成就日本,又“搞垮”日本的?

▲日本GDP增速(紅線)在70年代下滑後趨於停滯,甚至出現負增長(黑色)

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所以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無能為力,固然是因為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強大影響,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之前發動侵略戰爭的失敗,讓其失去了作為主權國家的底氣,正所謂“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End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